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98-古今医统大全-第331页

炒) 猪苓 防己(各一两)
上为细末,取绿头鸭血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白汤送下。
\x雄黄神金散\x 治十种水肿证候。
桑白皮 雄黄 芫花(醋炒) 甘遂 大戟 茯苓 泽泻 葶苈 椒目 巴戟 上为细末,所主药加倍,余各等分。每服二三钱,空心用井水调服,以利为度,量人虚实 加减法如前。
(《良方》)\x防己汤\x 治膜外气水病,不限年月深浅,浮肿大喘。
防己 大戟 木香 赤茯苓 海蛤 椒目 白术 犀角屑 葶苈 防风 木通 诃子肉 陈皮 牵牛 槟榔 郁李仁 桑白皮 紫苏(各一两) 大黄(二两) 麝香(少许,汤擂去脚)
上咀,分作二剂,以水三升隔宿浸,明日五更用文火煎减去一升,搅取饮可三盏,平旦空 心先饮一盏,如人行五里又服一盏,至第三服,如药冷,用重汤暖之,不可冷服。若久病腹 中虚,服至第三盏则微汗三两行。若腹中实者,至日午即转泻,宜用盆盛验之,必有污浊黄水 或青黑之物出三五升,并气化为之泻。若不甚浊,困倦,切勿止之,必自住。若觉力乏,即 服浆粥补之。后隔三五日又服一剂,仍根据此法服之。按徒都先生云∶服第一剂则病减半,至第 二剂则去根本。前后历试,重者朝及二剂而暮已瘥。根本深者服药即肿消能起,但觉小腹内 有块结,则须后剂。其药滓慎勿抛弃,布囊盛悬于风中,他日或有微觉发动,则更煎,可更治 两人。徒都先生云∶人家有此药滓悬于户上,一家终不患疫气。此饮不独治水气,凡是气病皆 治之。若患肺气,不 限年月深浅,于此十二味中减去大黄及诃子,加贝母、人参,以童便煎,每日空心服之,当去 病根。有患肺气困重者,因逢患水气人服此药,偶得一盏服之水瘥。有人患香港脚,时时冲心,
服此亦除根本。以此推之,但是气病皆治,不独治水气而已。妇人有孕服之亦无妨,小儿 老人随意增减。
(《良方》)\x退肿集肾丸\x 治诸肿。
商陆 猪苓 汉防己 苦葶苈 椒目 滑石 海金沙 黑牵牛 大腹皮 赤茯苓(各一两)
巴豆(二十七粒,去油) 黄连(净,一两)
上为细末,煨蒜捣烂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五丸,五更温服,两日一次。初服商陆 汤下,次服赤豆汤下,三服木瓜汤下。
\x雄黄木香散\x 治男妇八十种水气,取水法。
大鲫鱼(一尾,去鳞肚,入大戟、甘遂各二钱半) 雄黄(另研) 黑牵牛 木香(各半两)
土狗(一枚,另研)
上以大戟、甘遂一半入鱼内煨令焦,取出焙干,同众药研为末。每服二三钱,冷水调下。
(《宣明》)\x牵牛丸\x 治一切湿热肿满等疾。
黑牵牛 黄芩 大黄 大椒 滑石(各等分)
上为末,酒煮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姜汤下。
(《圣惠》)\x牛郎丸\x 治诸水肿。
槟榔 枳壳 黑牵牛 白牵牛(半生熟)
上各等分为细末,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商陆汤下。
(《良方》)\x夺命丸\x 治水气肿病。
大戟(麸炒) 甘遂(炒。各一分) 苦葶苈(五钱,半生半炒) 泽泻(一分半)
上为细末,煮枣肉为丸,梧桐子大。若四肢肿者,名为顺水,温浆水下三丸,星月上 时服,至天晓利下恶 物。若四肢瘦腹肿者,名为逆水,以苦葫芦子陈面煎汤下,二便频快是效。
\x商陆赤豆汤\x 生商陆(切如豆大) 赤小豆(各等分) 鲫鱼(二尾,去肠肚留鳞)
上将二味实装鱼腹中线缚,水三升慢火煮,豆烂去鱼,取二味空心食之,以鱼汁送下。
甚者过二日再为之,不过三剂瘥。
(《医林》)\x温白丸\x 治一切积聚,腹中有块,久久不治,变成肿胀。
川乌(制,二两半) 皂角(去皮子炙) 巴豆(炒去油。各五分) 浓朴(姜炒) 吴茱萸(泡)
紫菀 茯苓 人参 桔梗 菖蒲 柴胡 干姜(炮) 肉桂 川椒(炒出汗) 黄连(各五分)
上除巴豆另研外,余为末入巴和匀,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七丸,食远姜汤下,治 气肿水肿,腹中有块,用木香、木瓜、槟榔、商陆磨汤下。血肿者有赤紫纹,用苏木、桃仁、
赤小豆煎汤下。
(《直指》)\x行水丸\x 治前证。
葫芦巴(炒) 破故纸(炒) 砂仁 荜澄茄 川椒(净炒出汗) 乌梅肉(各二钱半)
牵牛(炒。各半两) 巴豆(略去油,钱半)
上为末,面糊丸,绿豆大。每服五丸,食后姜汤下。
\x涂脐膏\x 治肿满小便少。
地龙 猪苓 针砂(各等分)
上为末,葱涎调内脐中寸高,以帛束之。
<目录>卷之三十一\水肿门<篇名>药方属性:\x水分\x(一穴,在脐上一寸,灸七壮,疗腹肿不能食,若是水病宜灸。)
\x神阙\x(一穴,当脐中,灸三壮,主水肿鼓胀,肠鸣如流水之声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