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34-奇效良方-第407页

气短促而喘,
肌肤充盛,饮食不减,大小便如常,惟畏其麻木,不敢合眼,是其苦楚。观其色脉,形病相 应而不逆。《内经》曰∶阳盛瞑目而动轻,阴病闭目而静重。又云∶诸脉皆属于目。《灵枢经》
云∶开目则阳道行,阳气布遍周身,闭目则阳道闭而不行,如昼夜之分,知其阳衰而阴旺也。
且麻木为风,三尺之童皆以为然,细按之有区别耳。久坐而起,亦有麻木,为如绳系缚之人,
释之觉麻木而不敢动,久则自已。以此验之,非有风邪,乃气不行也。治之当补肺中之气,
麻自去矣。知经脉中阴火乘其阳分,火动于中为麻木也,当兼去阴火则愈矣。时痰嗽者,秋 凉在外在上而作也,则实其皮毛以温剂。身重脉缓者,湿气伏 而作也,时见燥作,当升阳 助气益血,微泻阴火,与湿通行经脉,调其阴阳则已矣,非五脏六腑之本有邪也,补气升阳 和中汤主之。
黄 (五钱) 白芍药 人参(各三钱) 当归身 白术 橘红 泽泻(各二钱) 草 豆蔻仁 黄柏(酒制) 升麻 白茯苓 生甘草梢(各一钱) 苍术(一钱半) 佛耳草(四 钱) 炙甘草(四两)
上 咀,每服五钱,煎法如常,巳时间服。
<目录>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篇名>调经通治方属性:治虚劳血弱,肌肉枯燥,手足多烦,肢节酸痛,须发脱落,面少颜色,腹中拘急,痛引 腰背,去血过多。崩伤内竭,胸中气短,昼夜不得眠,情思不乐,怔忡多汗。
熟地黄 当归(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时米饮送下。
<目录>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篇名>调经通治方属性:治妇人劳倦。
虎骨(五铢) 防风 本 甘草 白芷 茯苓(各二铢) 当归 芍药 续断 白术 附 子(各三铢)
上为粗末,生姜枣煎服,不拘时。
<目录>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篇名>调经通治方属性:治妇人血气不足,夜间虚乏,有汗,倦怠少力。
黄 当归 茯苓 五味子(各半两) 芍药 远志 人参 白术 浮麦(各一分) 甘 草(三铢)
上锉,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服。
理中茯苓汤 曾治一妇人六十岁,病振寒战栗(太阳寒水客也,)呵欠嚏喷(足少阳溢 也,) 口亡津液(足阳明不足也,) 心下急痛而痞(手少阴受寒水,故急痛,足太阴血滞 为胜,) 身热近火(热在皮表,寒在骨髓,亦有振寒战栗也,) 脐下恶寒(丹田有寒,) 满 身黄而白睛黄(寒湿也,以表证之炮其寒也,) 溺黄赤而黑频数(寒湿胜也,)自病来身重 如山,便着床枕(至阴湿胜也,) 其脉诊得左右缓,并尺命门中得弦而急极细,杂之以洪 而极缓(如急为寒,加之以细者,其方寒水,杂以缓,甚者湿胜,出黄色也,又洪大者 ,
心火受制也,)左尺按之至骨,举指来实者(壬癸俱旺也,) 六脉按之俱空虚(下焦无阳也,)
先以轻剂去其中焦寒湿,兼退其洪大脉,理中汤。
人参 白术 干姜 茯苓(去寒湿)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冰令寒服之,谓之热因寒用。其寒已对足 太阳之假热也,以干姜之辛热,以泻真寒也。故曰∶真对真假对假,若不愈,当以术附汤冰 之,令寒以补下焦元气也。
<目录>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篇名>调经通治方属性:治妇人上肢沉重自汗,上至头,际颈而还,恶风,头燥热。
黄 (一两) 白术 人参(各半两) 五味子(二钱) 细辛(三分) 柴胡 升麻 (各一钱) 当归身(一钱半) 吴茱萸 川芎(各半钱) 黄柏(酒制) 羌活 甘草(炙,
各二钱)
上 咀,每服半两,水二大盏,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稍热食前服。腹中不快,
加炙甘草一钱,汗不止,加黄柏一钱 <目录>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篇名>调经通治方属性:治妇人崩中,漏下不止。
地榆(锉) 熟地黄 鹿角胶(捶碎,炒令黄燥) 漏芦(各一两) 川芎 当归(锉,
炒,各三分) 伏龙肝(一两半) 干姜(炮) 桂心 甘草(锉,炙赤,各半两)
上锉碎,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入竹茹一分,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目录>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篇名>调经通治方属性:治妇人崩中漏下,不问年月远近,渐至黄瘦,四肢无力,腹内疼痛,不思饮食。
柏叶 续断 川芎 生地黄 当归 鳖甲 龟甲(各一两半) 禹余粮(二两半) 阿 胶牡蛎 地榆 赤石脂 艾叶 鹿茸(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粥饮调下。一方有丹参,加鹿茸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 服三四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或醋汤亦可。
<目录>卷之六十三\妇人门(附论)
<篇名>调经通治方属性:治冲任气虚,崩中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