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34-奇效良方-第89页

中散加草果二个,灰火炮锉,用水二盅,生姜十片,
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服。
<目录>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篇名>脾胃通治方属性:进食极妙。
苍术(四两,麸炒) 干姜(四两,灰炒) 乌头(六两,以江水浸七日,取出切片,
以盐四两炒干,或先切片子,以江水浸两日,炒黄为度,同盐取出) 甘草(五两半,炒)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前用白汤入盐调服。
<目录>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篇名>脾胃通治方属性:治脾胃气弱,饮食多伤,胸膈痞闷,可思饮食。
肉豆蔻(面裹煨) 槟榔(火炮,各一枚) 神曲(二两,炒) 青皮(去白) 京三 棱(炮切)
上为细末,用汤浸蒸饼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用橘皮汤送下。
<目录>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篇名>脾胃通治方属性:治脾胃虚弱,胸膈痞结,吐逆不止。
丁香(四十九粒) 附子(一两,煮) 生姜(半斤,取自然汁半碗)
上将附子钻孔四十九个,以丁香填在孔内,将生姜汁用文武火熬尽,取大罗卜一个,取 一穴子,入附子在内,仍以罗卜盖之,用文武桑柴火烧香熟为度。取出附子切片,焙干为细 末,每服一钱,用米汤一盏调服,日进三服甚妙。
<目录>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篇名>脾胃通治方属性:治脾胃气虚,四肢倦怠,肌体瘦弱,脏腑受湿,大便频数,不思饮食。
陈粟米(一升) 附子(一两)
上同入锅铫内,用水煮令附子透,取出附子,切作片,焙干,别取陈粟米半升,水淘净 ,控干,慢火炒令香熟,同附子碾为细末,却用元煮附子者粟米饮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 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陈橘皮汤下,空心食前服。
<目录>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篇名>脾胃通治方属性:治脾胃不和,中脘气痞,心腹胀闷,不思饮食,呕吐痰逆,噫气吞酸,面色萎 消瘦,腹胁刺痛,便利下调,少力嗜卧,体重节痛。及治虚劳,脾胃弱,饮食不化 痛,并宜常服。老幼气弱皆可,能和中,温脾胃,进饮食。
浓朴(去粗皮,锉碎,以生姜二两,捣碎同炒) 鳖甲(九斤大者一个,黄泥外固,以 米 干后 桂(去粗皮,
诃子(炮,去核) 陈皮(去 各一两) 赤茯苓(去皮) 干姜(炮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微嚼碎,用温水送下,不 拘时服。
<目录>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篇名>脾胃通治方属性:调中养气,和胃健脾。治中焦积寒,胸膈气痞,呕逆恶心,腹胁疼痛,脏腑 多伤,困倦少力,肢体怠惰少精神。
肉桂(去粗皮,锉) 浓朴(去粗皮,细锉,用生姜一两研碎,同淹一宿,炒令香熟)
甘草(炒,各一两) 肉豆蔻(面裹煨) 干姜(炮) 丁香 胡椒 附子(炮,去皮脐) 木 香 半两) 诃子(面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用温水饮送下,食前服。
<目录>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篇名>脾胃通治方属性:大理脾胃,胸膈不通,调中顺气。方治冬三月,阴气在外,阳气内藏,当外 得发汗,内消阴火,勿令泄泻,此闭藏周密之大要也。盛冬乃水旺之时,水旺则 令母实,肺者肾之母,皮毛之阳,元本虚弱,更以冬月助其令,故病者善嚏,鼻 甚出浊涕,嚏不止,比常人大恶风寒,小便数而欠,或上饮下便,色清而多,大 寒无寐,甚则为痰咳,为呕为哕,为吐为唾白沫,以致口开目瞪,气不交通欲绝 之。
吴茱萸 草豆蔻仁(各二钱二分) 益智仁 人参 黄 升麻(各八分) 白僵蚕 泽 泻 夏(一钱)
上为细末,用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细嚼,用白汤送下,无时。夏三 月大暑,阳气在外,阴气在内,以此病而值此时,是天助正气,而胜其邪气,不治而自愈。
然亦有当愈而不愈者,盖阴气极盛,正气不能伸故耳。且如膈噎不通,咽中如梗,甚者前证 俱作,治法当从时利膈丸泻肺火,以黄 补中汤送下。如两足酸厥,行步颓然,欹侧欲倒 ,KT 如折,及作痛而无力,或气短气促而喘,或不得倚息,以黄 人参甘草白术苍术 泽泻猪苓茯苓橘皮等作汤送下滋肾丸一百五十丸。六七月之间,湿热之令大行,气短不能言 者,加五味子麦门冬。如心下痞,膨闷,食不下,以上件白术苍术等汤,下消痞丸五七十丸 ,更审而用之。
<目录>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篇名>脾胃通治方属性:青皮 陈皮 缩砂仁 干葛 舶上茴香(炒) 桔梗 白芷 良姜 浓朴(各一两) 木 香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枣一枚,煎七分,空心服。
<目录>卷之十七\脾胃门(附论)
<篇名>脾胃通治方属性:大治一切心肺脾胃虚寒,为万病服之皆愈。盛季文传于贺方回云∶顷在河朔 生脾胃泄泻脓血,仍发呕吐霍乱,心腹撮痛,时出冷汗,四肢厥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