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42-婴童类萃-第11页

\x 治变蒸壮热,心烦啼哭,及骨蒸劳热。
沙参 柴胡 防风 麦冬 甘草(五分) 龙胆草 地骨皮 知母 生地(各一钱) 木通(七分) 灯心二十寸,
水二钟,煎钟半,母子同服。
\x五苓汤\x 治变蒸,余热不退,心经伏热,夜啼或泻。
白术 白茯 猪苓 泽泻 木通 生地 小柴胡(各一钱) 薄荷(六分)
灯心二十寸,水二钟,煎一钟五分,母子同服。
<目录>上卷<篇名>急慢惊风论属性:小儿急慢惊风症候,素问所谓阴阳痫者是也。急者,属阳,阳盛而阴亏;慢者,属阴,阴盛而阴亏。阳动而燥疾;
阴静而迟缓。其始也,皆由脏腑内虚,失于调理而得之。虚则生热,热则生风。是以风生于肝,痰生于脾,惊出于心,
热乘于肺,惊风痰热四证已具,八候生焉。八候者∶搭眼摇头、口张舌出、唇红脸赤、搐搦颤汗。其症面青眼青、唇青 泻青、太阳发际印堂青筋、虎口三关纹红紫咚青色、皆惊风症候也。须知表里、察寒热、磕虚实、辨逆顺、而随症治。
大抵急惊用药以凉;慢惊用药宜温。又栅男搐左视左;女搐右视右。男眼上窜;女眼下窜。男握大拇指在外;女握大拇 指在内。男手左引;女手右引。此皆顺症可治。反此则逆。凡治惊先截风;治风先于利惊,治惊先于解热;解热先于豁 痰;治痰先于降火。若四症俱见兼而治之。慢脾风者,或泄泻、或呕吐、或痢久饮食不进,元气虚极乃变此症。须温脾 和胃,扶元气为主,驱风豁痰次之。又有马脾风一症极恶,乃风寒失于发散,寒气客于肺经而成斯候。面青气急,口张 鼻孔扇,两胁连胸牵动而喘,类马走乏而喘急,故以名之,鲜有生者。
非时吊眼惊入肝 睡后切牙惊入肾 夜啼到晓惊入小肠 气喘饮水惊入肺 面红脸赤惊入心 五心烦热惊入脾 面青乍白惊入胆 喉中痰锯惊入大肠 干呕无时惊入胃 睡中啼哭惊入三焦 又一说八候∶搐、搦、掣、颤、反、引、窜、视。(皆恶症也。)
搐者,(两手伸缩;搦者,十指开合;)掣者,(势如相扑;)颤者,(头偏不正;)反者,(似弓反张;)引者,(臂若 开弓;)窜者,(目瞪似怒,)视者,(睛露不转。)
\x通关散\x 治急慢惊风,昏迷不醒。
猪牙皂角(一钱) 生半夏(一钱) 北细辛(三分)
共碾细末,用灯心醮药入鼻孔,得喷涕为验,不则难疗。用姜汤调少许服之,亦效。
\x九转玉华丹\x(一名白凤髓) 治小儿痰迷心窍,惊厥不醒,五痫并效,及大人中风。
半夏曲(三钱。制半夏曲法∶伏天磨末,每斤加白面半斤,捣姜汁拦匀成块,悬当风听用。) 轻粉(一钱五分) 巴 豆(一分制) 冰片(三分)
HT 细,绿豆粉打糊为丸,菜子大,量大小,姜汤下。
\x大抱龙丸\x 治小儿急慢惊风,手足抽掣及伤风咳嗽,神昏多睡,一切中风、中暑、中恶、痰厥喘急并效。
天竺黄(二钱) 珍珠(二钱) 僵蚕(三钱) 人参(三钱) 胆星(五钱) 雄黄(二钱) 琥珀(二钱) 神 砂(二钱,为衣) 礞石(五钱) 牛黄(一钱) 犀角(五钱,镑) 甘草(一钱) 麝香(五分) 冰片(一分)
各取净末,加白丸子末五钱,甘草煎膏丸,芡实大,金箔为衣,姜汤下。
\x大惊丸\x 治症同前。
羌活 防风 川芎 茯苓 茯神(各五钱) 白附子(炮) 白术(炒) 全蝎(炙) 僵蚕(炙。各二钱) 胆 星(六钱) 明天麻(三钱)
为末,蜜丸,芡实大,薄荷、灯心化下。
\x安神丸\x 治急慢惊风,安神镇心,消痰顺气,育养心神,心经伏热,夜啼并效。
人参 白术(各五钱炒。) 茯苓(五钱) 甘草(二钱) 羌蚕(炒) 桔梗(各二钱五分) 全蝎(五个,炙)
麦冬(五钱) 酸枣(五钱,炒) 木香(三钱) 辰砂(五钱) 大赭石(一两,醋 七次)
为末,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薄荷、灯心汤下。
\x羌活汤\x 治惊风潮热,痰涎壅盛,牙关紧急。
柴胡 羌活 地骨皮(各一钱) 前胡 川芎 茯苓 独活 天麻 枳壳 桔梗(各七分) 人参(肺热少用) 薄 荷甘草(各五分)
生姜三片水煎。体僵直加麻黄,惊热加蝉蜕。
\x钩藤饮\x 治一切惊风潮热,痰涎壅盛,抽制眼窜,昏沉不醒,惊痫变易,并效。
麻黄 升麻 甘草 蝉蜕(研去土,五分) 胆草 川芎 钩藤 羌活 防风 独活 薄荷(各七分) 天竺黄(三 分,乳细和煎剂服)
生姜三片,水二钟,煎一钟五分,乳母同服。
\x防风汤\x 治急惊余热不退,手足时复搐掣,心悸不宁。
防风 柴胡(各一钱) 半夏(五分) 黄芩 川芎(七分) 细辛(四分) 白芷 薄荷 甘草(各六分) 大 黄(一钱)
生姜三片,水一钟五分,煎一钟服。便秘加芒硝。
\x导赤饮\x 治急惊之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