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42-婴童类萃-第19页

见前惊门,黄连甘草汤下)
\x四苓解毒汤\x 治中火酒毒,兼治热泄痢疾。
白术(一钱) 茯苓(一钱) 猪苓(一钱) 泽泻(一钱) 干葛(二钱) 黄连(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灯心二十寸,水煎,候冷,频频当水灌之。热甚,加香薷 柴胡 黄芩 木通;痰甚,加贝母 麦冬 花粉 黄芩。
<目录>中卷<篇名>伤寒论属性:伤寒遵仲景之法,药症精明,诸医罕及。至陶节庵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其间杂症叠兴,非有真传不足语 此。夫小儿伤寒与大人无异,所兼者惊积而已。其煎剂,视儿大小,比大人少减耳。大人诊脉,视症显而易明;小儿之 症,隐而难见。况兼惊、积、变蒸混杂难明。果的是伤寒,亦不可大汗下。何也?小儿肠胃脆薄、肌肤娇嫩、一经汗下,
恐变生痘痧之症,则难于调治矣。慎之!慎之!又当辨虎口三关,纹色红紫,色盛便是此症。大者,诊人迎脉,盛于气 口一倍,乃真感冒之症也。须察天时,识表裹,辨阴阳,审汗下,临时视症。用药十分斟酌,毫厘之差,千里 之谬,医乃人之司命可不谨欤。又有时行瘟疫,大小传染,卒皆相似。治法又与伤寒不同一例而治。须明天时,识岁运,
随寒温,看是何经受病,随经而治之。药以清凉解热毒为主。
\x麻黄汤\x 治寒伤荣。
麻黄(三钱) 杏仁(一钱五分) 桂枝(一钱) 甘草(五分)
生姜三片,葱头一个,水煎,热服取汗。
\x桂枝汤\x 治风伤卫。
桂枝(二钱) 白芍(一钱) 甘草(七分)
生姜三片,水煎。
\x三拗汤\x 治风寒无汗,气急痰喘。
麻黄(二钱) 杏仁(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x四拗汤\x 本方加石膏(三钱) 治症同前。
\x参苏饮\x 治四时感冒,时行瘟疫,及伤风咳嗽并效。
紫苏(一钱) 陈皮(七分) 半夏(五分) 茯苓 甘草 桔梗 枳壳 前胡 人参 干葛(各七分) 木香(三 分)
生姜三片,葱白三茎,水煎,热服取汗。痰喘气急,加杏仁、桑皮、麻黄。
\x十神汤\x 治症同前。
麻黄 紫苏 干葛 川芎 甘草 升麻 赤芍 陈皮 白芷 香附(各等分)
生姜三片,葱白三茎,水煎,热服。
\x芎芷香苏散\x 治四时伤寒,头痛,发热,恶寒。
紫苏 香附 陈皮 甘草 白芷 川芎 麻黄 生姜三片,葱白三茎,水煎,热服。
\x九味羌活汤\x 治四时伤寒。春分后,代麻黄汤用。
苍术(炒) 防风 羌活(各一钱) 白芷 甘草 川芎 生地 黄芩 细辛 生姜三片,葱一根,水煎。取汗加麻黄、杏仁、石膏。
\x升麻葛根汤\x 治时行瘟疫,头痛,发热及痧痘之症。已发未发疑似之间,并宜服。
升麻(一钱) 葛根(一钱五分) 白芍(八分) 甘草(五分)
姜三片,水煎。
\x防风通圣散\x 此方古人治伤寒,随症加减,心得不传之妙,后学宜玩味之。
防风 川芎 麻黄 薄荷 当归 连翘 芒硝 黄芩 桔梗 石膏 滑石 甘草 荆芥 白术 山栀 大黄(便秘 加倍)
姜三片,水煎。随症加减,其功效无穷。自利去大黄、芒硝;自汗,去麻黄。
\x人参败毒散\x 治伤寒头疼,壮热恶寒,及时行疫症。
柴胡 前胡 川芎 人参 甘草 桔梗 羌活 独活 茯苓 枳壳 各等分,生姜三片,水煎。
\x小柴胡汤\x 治伤寒?六日,潮热似疟,心胸痞满。
柴胡(二钱) 黄芩(一钱) 半夏 人参 甘草(各五分)
生姜三片,水煎。
\x大柴胡汤\x 治婴童感冒七八日,余邪内结,身热烦躁,潮热 语,大便不通,绕脐刺痛。
柴胡(一钱五分) 枳壳 赤芍 黄芩(各七分) 半夏(五分) 甘草(二分) 大黄(二钱,便结加三钱)
水煎,临起加大黄,再煎一沸服。
\x白虎汤\x 治伤寒汗后,邪热未除,热结在里,心胸烦渴,躁欲饮水。
知母(三钱) 石膏(五钱) 甘草(一钱)
水煎。
\x白虎加苍术汤\x (本方加)苍术 治感寒湿两足酸疼。
\x化斑汤\x (本方加)人参 治汗后七八日,不解及时行痧症。
\x竹叶石膏汤\x (本方加)麦冬 人参 竹叶 治口渴心烦,余热不退。
\x加味温胆汤\x 治病后虚烦不眠,心惊胆怯。
茯苓 半夏 橘红 枳实 麦冬 酸枣仁(炒) 人参 柴胡 甘草 桔梗 浮小麦百粒,灯心二十寸,水煎。
\x藿香正气散\x 治伤寒头疼发热,四时疫症,及山岚瘴气,不服水土,霍乱吐泻。
紫苏 藿香 浓朴 茯苓 陈皮 白芷 半夏 桔梗 大腹皮 白术(各等分) 甘草(减半)
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
\x茵陈汤\x 治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