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55-寿世保元-第96页

理。亦当以幽闲之处。安乐之中。使其绝于忧惫。远其六欲七情。如此渐安矣 一论思虑伤脾。不能摄血。致血妄行。或吐或下。或健忘怔忡。惊悸不寐。发热盗汗。
或心 脾伤痛。嗜卧少食。大便不调。或血虚发热。或肢体重痛。妇人月经不调。赤白带下。或晡 热内热。瘰 流注。不能消耗溃敛。或思虑伤脾。而作疟痢。
\x归脾汤\x 主方。
人参(三钱) 黄 (二钱) 白术(一钱五分) 白茯苓(三钱) 当归(三钱) 远志(一钱 甘草水泡去心) 龙眼肉(十枚) 酸枣仁(三钱炒) 木香(八分) 甘草(六分炙)
上锉。姜、枣煎服。加柴胡、附子。名加味归脾汤。神不宁而健忘。倍酸枣仁、茯神、
当归。加柏子仁。
一论诸虚健忘。及惊悸怔忡等症。
\x加减补心汤\x 人参 白茯苓 陈皮 白芍(酒炒) 远志(甘草水泡去心) 酸枣仁(炒) 知母 白术 生地黄 当归 石菖蒲 麦门冬(去心) 黄柏(酒炒) 甘草 上锉。姜、枣煎服。
一论宁心保神。益血固精。壮力强志。令人不忘。清三焦。化痰涎。祛烦热。疗咽干。
除惊悸。定怔忡。育养心神。大补元气。读书劳神。勤政劳心。并宜服之。
\x天王补心丹\x 大中丞松石刘公传。加石菖蒲、百部、杜仲、甘草。
怀生地(四两) 天门冬(去心) 桔梗(各五钱) 当归 柏子仁 酸枣仁(炒) 五味子(
各一 两) 麦门冬(去心) 远志(甘草水泡去心) 白茯苓(去皮) 元参 丹参 人参(各一两)
一方。加酒炒黄连五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二三十丸。临卧。灯心、竹叶煎汤送下。
灯心、枣汤亦可。如饮食不思。大便不实。恐不宜也。又当服后方。
\x安神定志丸\x 功同补心丸。
人参(一两五钱) 白术(去芦炒) 白茯苓(去皮) 白茯神(去心) 远志(甘草水泡去心)
石菖蒲(去毛忌铁) 酸枣仁(炒各一两) 麦门冬(去心一两) 牛黄(另研一钱) 辰砂(二钱 五分水飞为衣)
上为细末。元眼肉四两熬膏。和炼蜜三四两为丸。如梧子大。辰砂为衣。每服三十丸。
清米汤送。不拘时。日三服。
一论凡人多识不忘者。心血足而无所蔽也。若心血不足。邪气蔽之。则伤虚灵之体。而 学问易 忘矣。龟介虫之灵物也。龙鳞虫之灵物也。假二物之灵。以养心之灵。欲其同气相求云尔。
远志辛温味浓。辛温可使入心。味浓可使养阴。菖蒲味辛气温。味辛则利窍。气温则通神。
以之而治易忘。斯近理矣。
\x聪明丸\x 春元周用廷经验。
败龟甲(炙酥) 龙骨(入鸡腹中煮一宿) 远志(去心苗) 石菖蒲(九节者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酒调下。日三服。
一论读书辛苦。而有房劳者。
当归 生地黄 白术 元参(各一钱) 川芎 白芍 白茯苓 黄柏(酒炒) 知母(酒炒)
麦门冬(去心) 山栀(炒) 甘草(各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煎服。
一论癫狂健忘失志。及恍惚惊怖入心。神不守舍。多言不定。一切真气虚损。用紫河车 入补 药内服之。大能安神养气宁志。治健忘惊悸怔忡不寐。用六味丸。加远志、石菖蒲、人参、
白茯神、当归、酸枣仁炒。
一论诸虚健忘等症。以十全大补汤。去川芎、肉桂、黄 。加陈皮、远志、石菖蒲、麦 门冬、酸枣仁、黄柏、知母。
<目录>卷五<篇名>惊悸属性:寸口脉动而弱。动为惊。弱为悸。心中惊悸。脉必大结。饮食之悸。沉伏动滑。夫惊悸 即动悸也。动之为病。惕然而惊。悸之为病。心下怯怯。如恐人捕。皆心虚胆怯之所致也。
又曰。惊者。恐怖之谓。悸者。怔忡之谓。怔忡、惊悸、健忘三症。名异而病同。又云。惊 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如有欲厥之状。有时而厥者是也。属血虚。时觉心跳者。亦是血虚 盖人之所主者心。心之养者血。心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肇端也。
一人闻声即惊。医者令病患坐于堂下。使两人挟之。医自堂上。以小凳木槌 手击。而口云。吾击凳。亦常事耳。尔何必惊且击且言。患者视之久。而惊遂定。此深 得乎治之法也。
一论惊悸怔忡。健忘不寐。属心血虚者。
\x补心汤\x 主方。
当归(一钱二分) 川芎(七分) 白芍(炒一钱) 生地黄(一钱二分) 白术(去芦一钱)
远志 (去心八分) 白茯神(一钱二分) 酸枣仁(炒八分) 麦门冬(去心一钱) 黄连(姜汁炒 一钱) 元参(五钱) 甘草(炙三钱)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一方。加柏子仁。
一论血虚心神不安。惊悸怔忡不寐并治。
\x安神镇惊丸\x 当归(酒洗一钱) 贝母(去心一两) 川芎(七钱) 生地黄(酒洗一两半) 麦门冬(去心)
酸 枣仁(炒)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