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药。急投之美。下痢大孔痛者。当温之。下痢脉大浮弦。下当已。下痢舌黄。燥而不渴。胸中实。
下不止者死。下痢已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此为下不尽。更下之愈。风寒重者不可下。下之后。
心下坚痛脉迟。此为寒。但当温之。脉沉紧。下之亦然。脉大浮弦。下之当已。下痢脉浮大。此为虚。以强温之故也。设脉浮革者。因尔肠鸣。当温之。(以上千金参补。)下痢三部脉皆平。
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下痢脉迟而滑者。实也。痢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下痢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下痢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下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热痢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下痢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下痢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下痢肺痛。紫参汤主之。气痢。诃梨勒散主之。保命集云。脓血相杂而脉浮大。慎不可以大黄下之。下之必死。谓气下竭。而阳无所附也。凡阴阳不和。惟当分利阴阳。经云。暴泄非阳。久泄非阴。大便完谷下。有寒有热。热者。脉疾。身多动。音声响亮。
暴注下迫。此阳也。寒者。脉沉而细。身不动作。目睛不了了。饮食不下。鼻准息微者。姜附汤。
若身重四肢不举。术附汤证也。
东垣云。饮食一伤。起居不时。损其胃气。则上升清阳之气。反下降而为飧泄。久则太阴传少阴而为肠 。寒冷之物伤于中。 满而胀。传为飧泄。宜温热以消导之。湿热之物伤于中而下脓血者。宜苦寒以疏利之。风邪下陷者升举之。湿气内盛者分利之。里急者下之。后重者调之。
腹痛者和之。洞泄肠鸣。脉细微者。温之收之。脓血稠粘。数至圊而不能便。脉洪大有力者。下之寒之。此治痢之大法也。
张介宾曰。肠 一证。即今之所谓痢疾也。其所下者。或赤或白。或脓或血。有痛者。有不痛者。有里急后重者。有呕恶胀满者。有噤口不食者。有寒热往来者。虽其变态多端。然总不外乎表里寒热。而于虚实之辨。尤为切要。凡邪因表者。必有表证。但兼其表而行散之。表邪解则痢自愈。如无表证。则必由口腹。悉属内伤。但伤于内者极多。因于表者。则间或有之。此内外之不可不辨也。以寒热言之。则古以赤者为热。白者为寒。至刘河间而非之曰。如赤白相兼者。
岂寒热俱甚于肠胃而同为痢乎。至丹溪则因之曰。赤痢乃是小肠来。白痢乃是大肠来。皆湿热为本。自二子之言出。则后世莫敢违之者。愚见则有不然。夫痢起夏秋。湿蒸热郁。本乎天也。因热求凉。过吞生冷。由于人也。气壮而伤于天者。郁热居多。气弱而伤于人者。阴寒为甚。须知寒者必虚。热者必实。更以虚实细详之。而寒热愈明矣。如头疼身热。筋骨酸痛者。实也。胀满恶食。急痛拒按者。实也。烦渴引饮。喜冷畏热者。热也。脉强而实者。实也。脉数而滑者。热也。外此则靡非虚寒矣。而相似之际。尤当审察。如以口渴为实热似矣。不知凡系泻痢。必亡津液。液亡于下。则津涸于上。安得不渴。更当以喜热喜冷别虚实也。以腹痛为实热似矣。不知痢出于内。肠胃必伤。脓血稠粘。安能不痛。更当以痛之缓急。按之可否。脏之阴阳。腹之胀与不胀。脉之有力无力。分虚实也。以小便之黄赤短少为实热似矣。
不知水从痢去。溲必不长。溲以阴亡。溺因色变。更当以便之热与不热。液之涸与不涸。色之泽与不泽。分虚实也。以里急后重为实热似矣。不知气陷则仓廪不藏。阴亡则门户不闭。更当以病之新久。质之强弱。脉之盛衰。分虚实也。至于治法。须求何邪所伤。何脏受病。如因于湿热者。
去其湿热。因于积滞者。去其积滞。因于气者。调之。因于血者。和之。新感而实者。可通因通用。久病而虚者。可塞因塞用。皆是常法。独怪世之病痢者。十有九虚。而医之治痢。百无一补。
气本下陷。而再行其气。后重不益甚乎。中本虚寒。而复攻其积。元气不愈竭乎。湿热伤血者。
自宜调血。若过欲推荡。血不转伤乎。津亡作渴者。自宜止泄。若但与渗利。津不转耗乎。世有庸工专守痛无补法。且曰。直待痛止。方可补耳。不知因虚而痛者。愈攻则愈虚愈痛矣。脉来微弱者可补。形色虚弱者可补。口腹素慎者可补。胸膈宽快者可补。病后而痢者可补。因攻而剧者可补。后重之可补者。陷则升而补之。热则凉而补之。腹痛之可补者。滑泄则涩而补之。虚寒则温而补之。然而尤有至要者。则在脾肾二脏。如泻而后痢。脾传肾为贼邪。难疗。痢而后泻。肾传脾为微邪。易医。是知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未有久痢而肾不损者。故治痢不知补肾。非其治也。凡四君子、补中益气。皆补脾虚。若病在火乘土位侮母。设非桂、附大补命门。以复肾中之阳。以救脾家之母。则饮食何由而进。门户何由而固。真元何因而复耶。若畏热不前。仅以参、术补土。多致不起。大可伤已。
喻嘉言曰。内经云。下痢发热者死。此论其常也。仲景云。下痢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
此论其暴也。盖暴病有阳则生。无阳则死。故虚寒下痢。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或其人脏中真阳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