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80-心医集-第18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不用入火之药,冷水生磨,入口便觉爽快,中其肠胃之气也。初入与邪气 相安,既入则邪不能容,反客为主,奏功易易耳。
张修甫 患一症,腰痛重坠如负千斤,惟行房时不见重,服补肾等丸总不效。予视脉曰∶夫 腰者肾之府,肾气虚斯病腰,服补肾丸未尝不是,然何以行房时不见重?瘀血滞之也。故行房时,
肾摇而血行,行即不瘀,遂不见其重也。二剂而愈。

汤方
黄柏(盐水炒) 知母(蜜炙) 乌药 桃仁(去皮尖) 青皮 红花 苏木 穿山甲 木通 (各一钱) 甘草(五分)

加黑枣一枚,生姜二片。
谢家一孩子 九岁,初起感冒,服药五六日不效,眼直手软,懒言语,神色昏迷。至九日 忽然气喘,不省人事,四肢冰冷三日,以为死矣,欲入棺,只胸前火热。至第七日,眼目鼻口手 足俱冷,而胸前火热未除。适予过其门,告以病缘,予视脉曰∶此由疳邪内作,误认为感冒 而治其表,脏气受郁已极,遂不能通心窍,而同死人也。胸前火热者,积表气也,法当下之。上不 下者下不上,表里呼应,即得生机。用朱砂、铁粉、琥珀共八分,挖开口灌之,须臾胸前气响运 旋,即有气退场门,两个时觉手足有动意。再用升麻人参汤,更吞朱铁散八分,肠中作响,鼻息喘急 ;通体微暖,服汤药三日而始能言语,又服药三日而始能开眼。从死得生,亦快事也。

铁朱散
朱砂(二钱) 铁粉(一钱) 琥珀(二钱)


参麻汤
人参(五分) 升麻(五分) 白豆蔻(六分) 香白芷(三分)


汤方
(前三日用)

附子(去皮,炒,五分) 南星(姜炮,八分) 沉香(三分,磨冲) 木香(五分,磨冲)
人参(八分) 甘草(三分)

汤方
(后三日用)

当归(一钱) 白术(八分) 白芍(八分) 肉桂(六分) 白茯苓(六分) 川芎(六分)
人参(八分) 远志(六分) 甘草(三分)
沈维新 患一症,腹如刺疼,有时攻心,咽如烟闭,不能通气,诸医不知何症,一日换数药,
不能忍,遂欲自缢。予视脉曰∶此伤寒症,初感能忍,未经汗散,陡至四五日沉 重,诸医不知此,谓其心疼咽烟,遂以黄连解毒药服之,宜乎其益重,而思死也。用瓜蒂散吐 之,即心不疼,只腹痛;咽不烟,只咽干。然后用四逆汤加减,由从前颠倒用药,故其后遂先吐 而后温脏也。
李买甫 患一症,腹中每响动如雷,有声彻上下,隔邻犹闻之,两胁痛不可忍,偶食肉即发 ,后闻肉气亦发。初起面口俱青,渐紫黑,至不省人事,如死样三个时始得苏,药总不效。予视 脉曰∶此由伤食不得化,积秽成块,体肥多血,以血裹食。其见肉即发者,必系肉块也,肉欲出 不能。遂响动如雷,末药一料而愈。

末方
山查肉(一半酒炒,一半生用,四两) 桃仁(去皮尖,二两) 川芎 山棱 莪术(醋炒 ,各三两) 槟榔(一两) 砂针(一两,醋炒)

共为末,每空心酒吞三钱。
游成宇 患一症,遍身畏寒,夏月亦须绵袄,夜即烘火,鼻中全然不闻香臭,鼻孔有一物豆 大痒极,若以手爪入则又痛极,惟以黄泥入鼻知为土气,常半月不开口,无医可治,予视脉曰∶ 病有奇症,医有奇方,此不必用药,只一昼夜即愈,却用毒手,俾之苦极,始得生路。觅一间房极 小,不漏风,四面有砖者,其房四面俱锥一孔,地下掘一小坑仅盘大,可容人面,病患住房内锁 闭。用家艾百斤,渐从四面孔内烧入,自晨至午,烧至三四十斤,烟塞满房,不能容鼻,没奈何以 头触之,寻有空隙,以鼻抵之,即盘大可容人面者,须臾觉鼻息通畅。自午至子,遍身热极,将绵 袄俱脱。天明开门看时,其鼻中血落,不畏风寒,服补中益气汤十剂全愈。究此病所以,因居楼 上,木气太甚,冬月用火太 多,无缝可泄,木又生火,积久成痼,热在脏腑,寒在皮肤,用艾以灸皮肤之寒,而通 脏腑之窍。木入土而朽,火入土而尽,观其病时,惟闻有土气,固已得治法矣。
张太华 患一症,初起口疮身热,用凉药稍愈,后渐神昏气倦,不思饮食,久益见人 不识,手舞摇头,热极但欲饮水,以水肿不与饮,屡用寒药,吐不能纳。予视脉曰∶此病 固宜寒药,而用寒药亦有异。夫病势已久,服药已多,见连柏等即吐者,伤胃也。夫湿郁 成热,火起于胃,初起但凉膈散一服便清,不早为计,火郁已极,又多服寒药,胃伤畏寒 ,因不相纳。予亦用寒药,一剂而愈。

末方
辰砂(五分) 玄明粉(八分) 真青黛(六分) 人中白(一钱)

共为末,白滚汤吞下,一服即愈。再用六君子汤数剂。盖黄连等药入胃,迟留搜剔而未即 行,又其气太寒,因与胃斗,用辰砂等迅速易达肠胃,积火久欲去此而出矣。
昭庆寺僧无量患一症,腹中有块如拳大,冲左冲右,冲上冲下,昼夜叫号不息,疼不可忍 ,黄瘦已极,至不进饮食月余,将毙矣,予视脉曰∶此因肠气结涩,起于湿热,毒瓦斯逆行,诸 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