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81-思考中医-第93页

左右,无有上下。余则为百官而有左右、上下之分。五窍的这样一个特性,既使我们看到了自然的一面,也使我们看到了社会的一面,二者似不可分。
(2)九窍之布局
谈完五窍的问题,接下来我们看九窍。九窍即二耳、二目、二鼻、一口、一前阴、一后阴。九窍的布局很有意思,双窍的有三,单窍的亦有三。双窍的耳、目、鼻居于上,单窍的口、前阴、后阴居于下。双窍之构成恰似易卦之阴爻(--),而单窍之构成则恰似易卦之阳爻(—),且双数偶亦为阴,单数奇亦为阳。上三阴是为坤,下三阳是为乾,上坤下乾是一个什么卦象呢?正好是一个泰卦。所以,九窍的布局就正好构成一个天然的地天泰卦。而连接这个地天的又是什么呢?就是处于口鼻之间的人中。人中的称谓过去我们也许不理解,它不过是鼻口之间的一个沟渠,为什么要叫人中?其实人中的这个称谓,甚得中医的三昧。它就像是一个机关,这个机关解开了,中医的许多东西就能一目了然。何谓人中?天在上,地在下,人在其中矣。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五味入口,藏于胃。因此,鼻口实际就是天地与人身的一个重要连接处,天气通过鼻与人身连接,地味通过口与人身连接。经云:“人以天地之气生。”人何以天地之气生?天地之气何以生人?显然这个口鼻担当了重要的作用。而鼻为肺窍,口为脾窍,肺主乎天,脾主乎地。故鼻口者,天地之谓也。即以鼻口言天地,那处于其间的这道沟渠不为人中为何?因此,人中的这个称谓非它莫属。《素问·六微旨大论》云:“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研究人气交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什么是气交呢?气交就是指天地的气交,阴阳的气交。天气要下降,地气要上升,阳气要下降,阴气要上升,天降地升这就气交了。气交了就有万物化生,气交了就有人的产生。故曰:天地气交而人生焉。天地气交,乾天之气下降,坤地之气上升,这是一个什么格局呢?这正好是一个泰卦的格局。所以,人身这个九窍的布局,它要三个双窍在上,三个单窍在下,这就正好体现了天地的气交,就正好体现了泰卦这个格局。这好像是巧合,又好像不是巧合。总之,造化的奇妙着实令人赞叹。天地要气交,阴阳要气交,这个气交的过程总要有一个通道,而人中生就的是一个沟渠,这样一个结构就正好可以作为气交的通道。有诸内必形诸外,人中这个通道虽然是外在的,但它必然反映内在天地气交、阴阳气交的情况。因此,人中的这个结构,人中的这个长相就非常的重要。相家看人中可以看人的寿元,为什么呢?因为人中的结构反映了人体气交的状况,“言人者求之气交”,人的身体状况,人的健康,人的长寿,它由什么来决定呢?就由这个气交来决定。气交好的人,你当然就有了健康和长寿的基础,气交不好,天地之气不生你,四时之法不成你,你从哪里去找健康?你从哪里去找长寿?基础没有,根基没有,你没法获得健康和长寿。所以,看人中实际上就是看气交,看气交实际上就是看生命的根本。生命的根本你都看到了,那你为什么不知道他的寿命,当然就知道了。因此,大家不要以为看相就是迷信,孙真人要求一个大医必须精通诸家相法,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你从基因去了解一个人的生命状况,去了解一个人的寿命长短,那我为什么就不能从人中去研究、去了解呢?难道从基因看出的就是科学,从人中看出的就是迷信吗?我看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怎么只许官家点火,不许百姓点灯呢?重要的应该来考究它能不能看出?能不能看准?如果看不出,看不准,你又说能看出,能看准,那当然是骗人!当然是迷信!倘若他能看出,且又能看准,与基因研究的结果不相上下,那这个问题就严重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方法,不需要借助任何外部条件,却能与一个高科技的、复杂的方法所得出的结果相近,甚至相符。单就这个事实就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就足以让我们对这个简单的方法刮目相看。简单了难道就不科学,难道就注定是土气、是朴素,难道就登不了大雅之堂。让我们看拉丁的一则箴言:“简单是真的标志。——Simplexsigillum veri.”科学所要追求的是什么?难道不是这个“真”吗?简单的其实就意味着真,越真的就越简单,越简单的就越真。复杂了那是没办法,那是不得已,而复杂了往往容易失真。《老子》讲:“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个简不简单,真是够简单。可正因为这个简单,它透发出真实。人生的真实,社会的真实,都包含在这个简单里面。可就因为这个简单,“天下莫能知,天下莫能晓”。人性是不是都有喜复杂的一面呢?本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可人总觉得这样简单不过瘾,还是复杂一些好。你摸脉摸出这个病来,他觉得不保险,不放心,还是要搞一些现代手段的检查。另外,现在你开医院如果就是望、闻、问、切,就是开几剂中药,即使你把病人治好了,那你的医院也要倒闭。为什么呢?经济在制约你,你的经济指标上不去,医院怎么能开下去?除非你到国外去开!所以,你必须开大量的检查,也必须上西药。这是现实,中医也还得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