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之造化。二阳相鼓,风火相 搏,肝藏魂,心藏神,因热则神魂易动,故发惊也。心主乎神,独不受触,遇有惊则发热,热极生风,故能成 搐,名曰急惊,以泻青丸泻肝,导赤散泻心,珠珀丸、牛黄丸皆要药也。惊风关窍不利,人不省,通顶散。惊 风热涎潮作,牙关紧急者,礞石滚痰丸。惊热者,凉惊丸。风盛发搐者,天麻防风丸。小儿只有痰热,未有惊 风者,只可退热化痰,不宜妄投惊风药。盖经络本无病,而以寒凉攻击之,反使痰热透入,却成风痫证。急惊 风恶叫三、两声者,是心绝,难治。急惊风四肢俱软者,不治。急惊风鼻中出血者,其热将散,故易治。口中 出血者,是血妄行,故难治。惊风大、小便秘者,易治;尿屎遗者,难治。急惊风关黑纹条直者死。
泻青丸(又名镇肝丸。)
治肝热惊风,目窜或暴赤抽搐。
当归 川芎 山栀 大黄 羌活 防风 胆草 生地 竹叶 琥珀 天竺黄(各等分)
上为末,蜜丸芡实大,砂糖汤下。
加朱砂名驱风膏。
导赤散 治心经实热,从小便利之。
生地 木通 甘草 淡竹叶(各等分)
水煎服。
一方加防风、黄芩、黄连,导去心经邪热,搐自止。
珠珀丸 治惊风痰涎,热嗽不出声,上下不能升降。
牛黄(一钱) 天竺黄 琥珀(各五钱) 雄黄(四钱) 冰片(一分半) 胆星(二两) 青礞石(硝 如金色者,一两) 细珠子(一钱五分)
一方有枳壳微炒一两、生黄芩二两。
上,各研极细末,蜜丸,重一钱二分,朱砂、金箔为衣,薄荷、灯心汤下。
牛黄丸 治一切惊风,肺胀喘急,痰涎灌膈,手足搐溺,目窜口 ,角弓反张,闷乱癫痫,呵欠昏愦。
全蝎 僵蚕 天麻 羌活 防风(等分) 胆星(一倍) 天竺黄(次之) 雄黄(加倍) 牛黄 冰片 麝香(一字)
上,各为细末,研匀,蜜丸重一钱二分,朱砂、金箔为衣,薄荷、灯心、姜汤调下。
大人中风亦可服。
礞石滚痰丸 治惊痫痰涎壅盛,喘促不宁。
大黄(酒拌,蒸) 黄芩(各四两) 礞石(硝 金色,五钱) 沉香(二钱)
上为末,蜜丸如芡实大,量儿加减,大人亦可服。
凉惊丸 治惊热。
防风(三钱) 青黛(三钱) 龙胆草(三钱) 钩藤(二钱) 牛黄(五分) 麝香(一分) 龙脑(少 许) 黄连(二钱)
上为末,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薄荷汤下,不拘时。
通顶散(又名搐鼻散。方见中风。)
\x慢惊风 慢脾风\x 慢惊受病不一,或急惊用凉药,取下太过,以致脾胃虚 损,风邪乘之;又有吐泻不止而成者;有气虚暴吐泻而成者;有伤寒传变日久而成者;有久嗽而成者;有下积 峻取而成者。惟吐泻、积、痢成虚,则变证甚速。凡才吐泻便是慢惊,须用温中快里。或搐来紧急,乃慢惊初 传,尚有阳证,不可误作急惊用凉药。世言搐慢为慢惊,非也,若泥此,往往指慢脾风为慢惊矣。凡慢惊,男 子以泻得之为重;女子以吐得之为重。古人有云∶病家怕惊不怕泻,医家怕泻不怕惊。如泻久不止,且先治泻;
若更治风,则惊风愈甚,只可养脾安胃生津,大养脾丸、参苓白术散、大醒脾散、乌蝎四君子汤不拘时服。如 因他证,例当循根源施治。慢惊,口、眼、手、足一边牵引者,难治。慢惊风要唇红,若囟肿者死。仲景云∶ 阴不得有汗。盖阴证无汗,有汗亡阳,故凡慢惊有汗多死。
慢惊传入慢脾,其变甚速,虚又甚也。治必循次平和,无令速愈之理,治法大要生胃回阳,不可过剂。仲 阳有黄土汤,以土胜水,木得其平,则风自止,以脾土为本也。若眼半开半合,手足不冷,证候尚在慢惊,则 勿用回阳。或已入慢脾而阳气犹未脱者,亦未可即用硫黄、附子等剂。手足渐暖,仍以醒脾散等调之。慢脾风 用药,乃非得已,危如灯无油,渐见昏灭。慢脾风若见有一脏绝,即不可用药。
天麻防风丸 治一切惊风。
天麻 防风 人参(各一两) 胆星(二两) 雄黄(二钱,另研) 甘草(炙) 全蝎(薄荷汤煮数沸,
焙干) 僵蚕(炒去丝、嘴,各五钱)
上为末,蜜丸弹子大,朱砂、金箔为衣,每服一丸,薄荷、灯心、姜汤下。
如惊重,每丸加牛黄半分更效。
至圣保命丹(方见前胎惊条。)
一切急、慢惊风皆治。
参苓白术散(方见四卷泄泻条。)
治脾虚泄泻之要药。
大醒脾散 治慢脾风。
白术 茯苓 陈皮 甘草 人参 石莲肉 木香 丁香 南星 白附 砂仁 全蝎 上,陈仓米一撮,生姜一片,大枣一枚,煎服。
乌蝎四君子汤 治慢惊、慢脾风,吐泻不止者。
即四君子加川乌、全蝎 姜、枣,煎。
\x夜啼\x 夜啼有寒,腹痛面青,口中冷,厥逆便泄不乳,钩藤散去当归,加干姜、肉桂。夜啼有热证者,钩藤散去 当归、木香,加辰砂、木通,或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