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但欲杀人,不避水火者。用苦参为末,蜜丸桐子 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滚汤或清茶送下。
【目录】卷之三十四天集·杂证谟\癫狂痴呆【篇名】灸法属性:间使(五壮)、人中(用小炷灸之)、骨 (二十壮)。
两手足大拇指,以二指并缚一处,灸爪甲角七壮。须于甲肉之半,令其四处着火。
【目录】卷之三十四天集·杂证谟\癫狂痴呆【篇名】癫狂论列方属性:抽薪饮(新寒三) 白虎汤(寒二) 四君子汤(补一) 清心汤(寒三四) 清膈煎(新寒九)
大补元煎(新补一) 排气饮(新和六) 六安煎(新和二) 大和中饮(新和七) 抱龙丸(小 八五) 滚痰丸(攻七七) 紫河车丸(小百七) 二陈汤(和一) 三黄丸(攻六八) 十全大补 汤(补二十) 苏合丸(和三七一) 牛黄丸(和三六五) 当归龙荟丸(寒一六七) 八珍汤(补 十九) 四物汤(补八) 朱砂安神丸(寒一四二) 七福饮(新补七) 玉泉散(新寒十五) 朱 砂滚涎丸(攻七八) 二阴煎(新补十) 凉膈散(攻十九) 橘皮半夏汤(和十三) 三补丸(寒 一六二) 四磨饮(和五二) 丹溪润下丸(和百十六) 服蛮煎(新寒十九) 吐法(新攻一)
《集成》润下丸(和百十七) 生铁落饮(寒七七) 大承气汤(攻一) 黄连解毒汤(寒一) 《
集验》龙脑安神丸(和一四七)
【目录】卷之三十四天集·杂证谟\癫狂痴呆【篇名】论外备用方属性:正心汤(补八一 心虚主热) 宁心丸(补百十四 养心神) 辰砂妙香散(固十五) 抱胆 丸(和三五七 惊气结) 宁志丸(和三百六十 心风养神) 人参琥珀丸(和三六一 养心安 神) 归神丸(和三五九 神不守舍) 神应丹(和三六三 镇惊痰) 五痫神应丸(和三六四)
《秘方》半夏丸(和三六二 风痰) 辰砂丸(和三五八 痰气结) 琥珀寿星丸(和百十三 痰痫) 五生丸(热九六 寒痰) 犀角丸(攻九一 风痰) 牛黄清心丸(攻三五 实热)
【目录】卷之三十四天集·杂证谟\癃闭【篇名】经义属性:《灵兰秘典论》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 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宣明五气篇》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
《生气通天论》曰∶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口问篇》曰∶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
《本输篇》曰∶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 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
《奇病论》曰∶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详死生门八)
《玉机真藏论》帝曰∶夫子言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其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 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
《气厥论》曰∶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
《经脉篇》曰∶肝所生病者,遗溺闭癃。足少阴之别,实则闭癃。
《骨空论》曰∶督脉为病,癃痔遗溺。
《厥论》曰∶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 内 热。
《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肾脉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
《痹论》曰∶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 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经脉篇》曰∶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实则闭癃,虚则腰痛。
《阴阳类论》曰∶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肢 别离。
《至真要大论》曰∶太阳之胜,隐曲不利,互引阴股。岁太阴在泉,少腹痛肿,不得小 便。
《五常政大论》曰∶涸流之纪,其病癃闭,邪伤肾也。
《六元正纪大论》曰∶阳明司天之政,民病癃闭。
《标本病传》曰∶大小不利者,治其标。
《热病篇》曰∶癃,取之阴跷及三毛上及血络出血。
《癫狂篇》曰∶内闭不得溲,刺足少阴、太阳与 上以长针。
【目录】卷之三十四天集·杂证谟\癃闭【篇名】论证(共三条)
属性:小水不通,是为癃闭,此最危最急证也。水道不通,则上侵脾胃而为胀,外侵肌肉而为 肿,泛及中焦则为呕,再及上焦则为喘,数日不通则奔迫难堪,必致危殆。今人一见此证,
但知利水,或用田螺罨脐之法,而不辨其所致之本,无怪其多不治也。
凡癃闭之证,其因有四,最当辨其虚实。有因火邪结聚小肠膀胱者,此以水泉干涸,而 气门热闭不通也。有因热居肝肾者,则或以败精,或以槁血,阻塞水道而不通也;若此者,
本非无水之证,不过壅闭而然,病因有余,可清可利,或用法以通之,是皆癃闭之轻证也。
惟是气闭之证,则尤为危候。然气闭之义有二焉∶有气实而闭者,有气虚而闭者。夫膀胱为 藏水之腑,而水之入也。由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