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98-景岳全书-第448页

虚,邪不能解者,宜去姜、桂,单以三味 加减与之,或只加人参亦可。若治脾肾两虚,水泛为痰,或呕或胀者,于前方加茯苓一钱半 ,或加白芥子五分以行之;若泄泻不止及肾泄者,少用当归,或并去之,加山药、扁豆、吴 茱萸、破故纸、肉豆蔻、附子之属;若腰腹有痛,加杜仲、枸杞;若腹有胀滞疼痛,加陈皮 、木香、砂仁之属。
\x养中煎\x 治中气虚寒,为呕为泄者。
人参(一、二、三钱) 山药(炒,二钱) 白扁豆(炒,二、三钱) 炙甘草(一钱) 茯苓(二钱) 干 姜(炒黄,一、二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嗳腐气滞者,加陈皮一钱,或砂仁四分;如胃中空虚觉 馁者,加熟地三、五钱。
\x温胃散\x 治中寒呕吐,吞酸泄泻,不思饮食,及妇人脏寒呕恶,胎气不安等证。
人参(一、二、三钱,或一两) 白术(炒,一、二钱,或一两) 扁豆(二钱,炒) 陈皮(一钱,或不 用) 干姜(炒焦,一、二、三钱) 炙甘草(一钱) 当归(一、二钱,滑泄者勿用)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下寒带浊者,加破故纸一钱;如气滞或兼胸腹痛者,加 藿香、丁香、木香、白豆蔻、砂仁、白芥子之属;如兼外邪及肝肾之病者,加桂枝、肉桂,
甚者加柴胡;如脾气陷而身热者,加升麻五、七分;如水泛为痰而胸腹痞满者,加茯苓一、
二钱;如脾胃虚极,大呕大吐不能止者,倍用参术,仍加胡椒二、三分许,煎熟徐徐服之。
\x五君子煎\x 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而兼湿者。
人参(二、三钱) 白术 茯苓(各二钱) 炙甘草(一钱) 干姜(炒黄,一、二钱)
水一钟半,煎服。
\x六味异功煎\x 治证同前而兼微滞者。
即前方加陈皮一钱。此即五味异功散加干姜也。
\x参姜饮\x 治脾肺胃气虚寒,呕吐咳嗽气短,小儿吐乳等证。
人参(三 五钱或倍之) 炙甘草(三、五分) 干姜(炮,五分或一、二钱,或用煨生姜三、五 片)
水一钟半,煎七、八分,徐徐服之。此方或陈皮,或荜茇,或茯苓,皆可酌而佐之。
\x胃关煎\x 治脾肾虚寒作泻,或甚至久泻,腹痛不止,冷痢等证。
熟地(三、五钱,或一两) 山药(炒,二钱) 白扁豆(炒,二钱) 炙甘草(一、二钱) 焦干姜(一 、二、三钱) 吴茱萸(制,五、七分) 白术(炒,一、二、三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泻甚者,加肉豆蔻一、二钱,面炒用,或破故纸亦可;气 虚势甚者,加人参随宜用;阳虚下脱不固者,加制附子一、二、三钱;腹痛甚者,加木香七 、八分,或加浓朴八分;滞痛不通者,加当归二、三钱;滑脱不禁者,加乌梅二个,或北五 味子二十粒;若肝邪侮脾者,加肉桂一、二钱。
\x佐关煎\x 治生冷伤脾,泻痢未久,肾气未损者,宜用此汤以去寒湿,安脾胃。此胃关煎之佐者也。
浓朴(炒,一钱) 陈皮(炒,一钱) 山药(炒,二钱) 扁豆(炒,二钱) 炙甘草(七分) 猪苓(二钱)
泽泻(二钱) 干姜(炒,一、二钱) 肉桂(一、二钱)
水一钟半,煎服。如腹痛甚者,加木香三、五分,或吴茱萸亦可;如泻甚不止者,或破 故纸,或肉豆蔻,皆可加用。
\x抑扶煎\x 治气冷阴寒,或暴伤生冷致成泻痢,凡初起血气未衰,脾肾未败,或胀痛,或 呕恶,皆宜先用此汤。此胃关煎表里药也,宜察虚实用之。其有寒湿伤脏,霍乱邪实者,最宜用此。
浓朴 陈皮 乌药(各一钱五分) 猪苓(二钱) 泽泻(二钱) 炙甘草(一钱) 干姜(炮,一、二钱)
吴茱萸(制,五、七分)
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如气滞痛甚者,加木香五、七分,或砂仁亦可;如血虚 多痛者,加当归二钱;如寒湿胜者,加苍术一钱半。
\x四维散\x 治脾肾虚寒,滑脱之甚,或泄痢不能止,或气虚下陷,二阴血脱不能禁者,无出此方之右。
人参(一两) 制附子(二钱) 干姜(炒黄,二钱) 炙甘草(一、二钱) 乌梅肉(五分或一钱,酌其 味之微甚,随病患之意而用之。或不用此,即四味回阳饮也)
上为末,和匀,用水拌湿,蒸一饭顷,取起烘干,再为末。每服一、二钱,温汤调下。
\x镇阴煎\x 治阴虚于下,格阳于上,则真阳失守,血随而溢,以致大吐大衄,六脉细脱,
手足厥冷,危在顷刻而血不能止者,速宜用此,使孤阳有归,则血自安也。如治格阳喉痹上 热者,当以此汤冷服。
熟地(一、二两) 牛膝(二钱) 炙甘草(一钱) 泽泻(一钱半) 肉桂(一、二钱) 制附子(五、七分 ,或一、二、三钱)
水二钟,速煎服。如兼呕恶者,加干姜炒黄一、二钱;如气脱倦言而脉弱极者,宜速速 多加人参,随宜用之。
\x归气饮\x 治气逆不顺,呃逆呕吐,或寒中脾肾等证。
熟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