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者,便呼为漏底伤寒,即用热药止之者,是犹抱薪救火 也,误人多矣。
大黄 芒硝(老弱者去此) 浓朴 甘草 人参 当归 水一钟半,生姜三片,枣二枚,煎服。
《良方》
黄龙汤
方在妇人。治妊妇感冒风寒,热入胞宫,寒热如疟。
(钱氏)
黄龙汤
方在小儿。治小儿感冒发热,或寒热往来。
(子和)
玉烛散
治血虚有滞,或妇人经候不通,腹胀作痛。此四物汤对调胃承气汤也。
当归 川芎 芍药 地黄 大黄 芒硝 甘草(各等分)
上 咀。水煎服。甚者倍用大黄。
四顺清凉饮子
治大人小儿血脉壅实,脏腑生热,面赤烦渴,睡卧不宁,大便秘结。
大黄 当归 芍药 甘草(各等分)
上 咀。水煎服。
《元戎》
四物汤
治脏结秘涩。
当归 熟地黄 川芎 白芍药 大黄(煨) 桃仁(各等分)
上用水煎,或丸服亦可。
(仲景)
抵当汤
治伤寒热在下焦,少腹硬满,其人发狂,小便自利,下血乃愈,以 太阳病瘀热在里也。
水蛭(三十条,熬) 虻虫(三十个,熬,去翅尾)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酒浸)
上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又,抵当丸,亦即此四味。
(仲景)
十枣汤
治悬饮内痛。
芫花(醋拌经宿,炒微黑勿焦) 大戟(长流水煮半时,晒干) 甘遂(面裹煨,各等分)
上为细末。先以水一钟半,煮大枣十枚至八分,去枣纳药末,强人一钱,弱人五分,平 旦服之,不下更加五分,快下,徐以糜粥补之。
(洁古)
三化汤
治中风外有六经之形证,先以续命汤主之;内有便溺之阻格,此方主之。
浓朴(姜制) 大黄 枳实 羌活(各等分)
上 咀。每服一两,水煎服。微利则止。
《选要》
透膈汤
治脾胃不和,中脘气滞,胸膈满闷,噎塞不通,胁肋胀痛,痰涎呕逆,饮食不下。
木香 白豆蔻 砂仁 槟榔 枳壳(麸炒) 浓朴(姜汁炒) 半夏(制) 青皮 橘红 甘 草大黄 朴硝(各一钱)
水一钟半,姜三片,红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金匮》
因陈蒿汤
治伤寒发黄,及谷疸。发热不食,大小便秘,或食即头眩,是为谷疸。
茵陈(九钱) 大黄(四钱半) 山栀(一钱半)
上作二服,每服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温服。
《河间》
芍药汤
下血调气。经曰∶溲而便脓血,气行而血止,行血则便自愈,调气则后重除。
芍药(一两) 当归 黄连(各五钱) 木香 甘草(炙) 槟榔(各二钱) 大黄(三钱) 官桂(一钱半)
黄芩(五钱)
上咀。每服半两,水二钟,煎一盏,食后温服。如血痢,则渐加大黄;如汗后脏毒,加 黄柏半两,根据前服。
愚按∶此汤乃河间之心方,然惟真有实热者可用,若假热假实者,误服则死。
枳实大黄汤
治湿滞香港脚。
羌活(钱半) 当归(一钱) 枳实(五分) 大黄(酒煨,三钱)
水一钟半,煎八分,食前空心温服,以利为度。
羌活导滞汤
治风湿实滞香港脚。
羌活 独活(各半两) 防己 当归(各三钱) 枳实(麸炒,二钱) 大黄(酒煨,一两)
上每服五、七钱,水一钟半,煎至七分,温服,量虚实加减,微利则已。
牛黄泻心汤
治心经实热,狂言妄语,神志不安。
牛黄(另研,一两) 冰片(另研,一分) 朱砂(另研,二钱) 大黄(生,一两)
上为细末,和匀。每服一、二钱,冷姜汤或蜜水调下。
《宣明》
三棱散
治积聚、 瘕, 癖不散,坚满痞闷,食不下。
三棱 白术(炒,各二两) 蓬术 当归(各五钱) 木香 槟榔(各三钱)
上为末。每服三钱,沸汤调下。
三棱丸
治血 血瘕,食积痰滞。
莪术(醋浸炒) 三棱(各三两) 青皮 麦芽(炒) 半夏(各一两)
上共享好醋一钟,煮干焙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淡醋汤下。痰积,姜汤下。
三圣膏
贴积聚 块。
锻石(十两) 官桂(半两,为末) 大黄(一两,绵纹者,为末)
上将锻石细筛过,炒红,急用好醋熬成膏,入大黄、官桂末搅匀,以瓷器收贮,用泊纸或 柿漆纸摊贴患处,火烘熨之。
《良方》
桃仁煎
治血瘕。
桃仁 大黄(炒,各一两) 虻虫(半两,炒黑) 朴硝(一两)
上为末,以醇醋一钟,瓷器中煮三分,下前三味,不住手搅,煎至可丸,乃下朴硝,丸 如桐子大。不吃晚食,五更初温酒下五丸,日午下秽物,如未见,再服。仍以调气血药补之 。立齐曰∶向在毗陵,一妇人小便不通,脐腹胀甚。予诊之曰∶此血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