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 更服。无所禁忌,勿当风。
《千金》\x小续命汤\x 通治八风五痹痿厥等证,又于六经分别随证加减用之。
麻黄(去节) 人参(去芦) 黄芩(去腐) 芍药 甘草(炙) 川芎 白术 防己 杏仁(
去皮尖,炒) 官桂(各一两) 防风(一两半) 附子(炮去皮脐,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用水一钟半,加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温服。春夏,加 石膏、知母、黄芩;秋冬,加官桂、附子、芍药。可随证增减诸药用。
附云岐子加减法∶如精神恍惚,加茯苓、远志;心烦多惊,加犀角;骨节间烦疼有热者 ,去附子,倍芍药;骨间冷痛,倍用桂枝、附子;燥闷、小便涩,去附子,倍芍药,入竹沥 一合煎;脏寒下痢,去防己、黄芩,倍附子、白术一两;热痢,减去附子;脚弱,加牛膝、
石斛各一两;身痛,加秦艽一两;腰痛,加桃仁、杜仲各半两;失音,加杏仁一两;自汗者 ,去麻黄、杏仁,加白术;春,加麻黄一两;夏,加黄芩七钱;秋,加当归四两;冬,加附子半两。
《千金》\x大续命汤\x 即前方《金匮》续命汤去人参,加黄芩、荆沥。《元戎》方用竹沥。
\x续命煮散\x 补虚消风,通经络,行气血,除螈 疼痛。
人参 熟地黄 当归 川芎 芍药 防风 荆芥 独活 细辛 葛根 甘草 远志 半 夏(各五钱) 桂心(七钱半)
上每服一两,水二钟,生姜三片,煎八分,温服。汗多者,加牡蛎粉一钱半。
《宝鉴》\x秦艽升麻汤\x 治中风手足阳明经,口眼 斜,四肢拘急,恶风寒。
升麻 葛根 甘草(炙) 芍药 人参(各半两) 秦艽 白芷 防风 桂枝(各三钱)
每服一两,水二钟,连须葱白头三茎,煎至一钟,食后稍热服,避风寒卧,得微汗即止。
\x愈风汤\x 治中风诸证,当服此药,以行导诸经,则大风悉去,纵有微邪,只从此药加减 治之。若初觉风动,服此不致倒仆,此乃治未病之要药也。
羌活 甘草 防风 当归 蔓荆子 川芎 细辛 黄 枳壳 人参 麻黄 白芷 甘 菊薄荷 枸杞子 知母 地骨皮 独活 秦艽 黄芩 芍药 苍术 生地黄(各四两) 肉桂(一两)
上 咀。每服一两,水二钟,生姜三片,煎七分,空心临卧服。空心一服,吞下 二丹丸,谓之重剂;临卧一服,吞下四白丹,谓之轻剂。假令一气之微汗,用愈风汤三两,
加麻黄一两,作四服,加姜五、七片,空心服,以粥投之,得微汗则佳;如一旬之通利,用 愈风汤三两,加大黄一两,亦作四服,每服加生姜五、七片,临卧煎服,得利为度。又洁古 羌活愈风汤∶即同前方加柴胡、杜仲、半夏、浓朴、防己、白茯苓、前胡、熟地黄、石膏等 九味,共三十三味,云治肝肾虚,筋骨弱,言语艰难,精神昏愦,风湿内弱,风热体重,或 瘦而一肢偏枯,或肥而半身不遂。心劳则百病生,心静则万邪息,此药能安心养神,调阴阳 ,无偏胜。
景岳曰∶中风一证,病在血分,多属肝经,肝主风木,故名中风,奈何自唐宋名家以来 ,竟以风字看重,遂多用表散之药。不知凡病此者,悉由内伤,本无外感,既无外感而治以 发散,是速其危耳。若因其气血留滞,而少佐辛温以通行经络则可,若认为风邪,而必用取 汗以发散则不可。倘其中亦或有兼表邪而病者,则诸方亦不可废,故择其要者详录之,亦以 存古人之法耳。
\x胃风汤\x 治虚风能食,牙关紧急,手足搐挛,胃风面肿。
白芷(一钱二分) 升麻(二钱) 葛根 苍术 蔓荆子 当归(各一钱) 甘草(炙) 柴胡 本 羌活 黄柏 草豆蔻 麻黄(各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温服。
\x地黄散\x 治中风四肢拘挛。
干地黄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上 咀。用酒三升,水七升,煎至四升,去 ,分作八服。日进二服,不拘时。
(东垣)\x羌活附子汤\x 治冬月犯寒,脑痛齿亦痛,名曰脑风。
羌活 苍术(各五分) 制附子(炮) 麻黄 防风 白芷 僵蚕 黄柏(各七分) 升麻 甘草 (各二分) 黄 (三分) 佛耳草(无嗽不用)
水一钟半,煎八分,温服。一方有细辛。
《宝鉴》\x羌活附子汤\x 方在热阵。治呃逆。
\x羌活胜风汤\x 治两眼眵多 燥,紧涩羞明,赤脉贯晴,头痛鼻塞,肿胀涕泪,脑 颠沉重,眉骨酸疼,外翳如云雾丝缕,秤星螺盖。
羌活 防风 荆芥穗 白芷 独活 柴胡 薄荷叶 白术 桔梗 前胡 枳壳 甘草 川芎 黄芩(各五分)
水二钟,煎一钟,热服。
《圣惠》\x川芎散\x 治偏正头风疼痛。
川芎 羌活 细辛 香附 槐花 甘草(炙) 石膏(各半两) 荆芥穗 薄荷 菊花 茵陈 防风(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服。忌动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