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沉困,饮食减少,宜调胃去湿。
白术 茯苓 芍药 上各等分,水煎服。腹痛甚者,加当归,倍芍药。(《医林集要》)
三白散,治一切泻泄如神。
白术(去芦炒一钱半) 白芍(炒一钱五分) 白茯苓(去皮一钱) 泽泻(一钱) 浓朴(姜炒)
黄连(炒各一钱) 干姜(炒五分) 乌梅肉(煎用二钱,丸用三钱。)如兼伤食,加神曲炒、麦芽炒各一钱。
上锉,生姜三片,水煎,食前服。为末,神曲为丸,服尤效。(《保元》)
抑扶煎,治气冷阴寒,或暴伤生冷,致成泻痢。
浓朴 陈皮 乌药(各一钱五分) 猪苓(二钱) 泽泻(二钱) 炙甘草(一钱) 干姜(炮一、二钱)
吴茱萸(制五、七分) 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温服。如气滞痛甚者,加木香五、七分,或砂仁亦可。(《景 岳》)
\x固胃暖元方法\x(附外治)泻久不止,大孔如竹筒,直出无禁,气陷者,升阳补胃汤、补中益气汤加白芍。
气欲脱者,真人养脏汤加附子,或四柱散、大断下丸(系辛热固涩之剂)、古蔻附丸(肉豆蔻、附子)香茸丸 (麝香、鹿茸、肉豆蔻)。又有大便滑泻,小便精出者,万全丸(赤石脂、干姜、胡椒,此本蔻氏方。)(《入 门》)
如果系藏虚滑泄,审无腹痛,脉微虚、不沉滞者,可以 温涩之药固之。(《金匮翼》)
参苓白术散,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多困少力,中满痞噎,心忪气喘,呕吐泄泻。
白扁豆 人参(去芦) 白茯苓 白术 甘草(炒) 山药(各二斤) 莲子肉(去皮) 桔梗(炒令深黄色)
薏苡仁 缩砂(取仁各一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和剂》)
久病虚弱、年高及气弱人,脏腑泄泻久不止者,可与人参豆蔻散、浓肠丸、参苓白术散。(《指南》)
六君子汤,治脏腑虚怯,心腹胀满,呕哕不食,肠鸣泄泻。
人参 甘草 白茯苓 白术 肉豆蔻(湿纸裹,煨熟锉碎,以浓纸裹,压去油) 诃子(煨去核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三钱,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服。或为末,热盐汤调服亦可。(《得效》)《医圣楷梯》
加味六君子汤,治一切脾胃虚弱泄泻之证,于本方去诃子,加黄 、山药、砂仁、浓朴。
真人养脏汤,治冷热不调,泄泻,里急后重。(《直指》)
久泄谷道不合,或脱肛,乃元气下陷,大肠不行收合而然,补中益气加诃子、肉果、五味、乌梅肉为丸。
(《医通》)
泻久不止,大孔如竹筒,直出无禁者,气将脱也,诃子散。
木香(五钱) 甘草(炙) 黄连(各三钱) 诃子(一两半生半熟)
末之,煎芍药白术汤,调服一钱。(《明医指掌》)(按∶更有温中固涩,如六柱散、八柱散,既见上。)
治肾泄,五味子散。
五味子(二两拣) 吴茱萸(半两细粒绿色者)
上二味同炒,香熟为度,细末,每服二钱,陈米饮下。顷年有一亲识,每五更初欲晓时,必溏痢一次,如是 数月。有人云∶此名肾泄,肾感阴气而然。得此方服之而愈。(《本事》)
治脾肾俱虚,泄泻不食,二神丸。(原文作治脾肾虚弱,全不进食,今从《直指》。)
破故纸(四两炒香) 肉豆蔻(二两生)
上为细末,用大肥枣四十九个,生姜四两切片,同煮枣烂,去姜取枣,剥去皮核,用肉研为膏,和杵丸如梧 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下。(同上)(《直指》不用姜。)《济生续方》枣肉丸,于本方加木香(不用姜)。
《澹寮》四神丸,于本方加木香、茴香。《内科摘要》四神丸,于本方加五味子、吴茱萸。(《续焰》曰∶即二 神丸、五味子散合丸。)
胃关煎,治脾肾虚寒作泻,或甚至久泻,腹痛不止,冷痢等证。
熟地(三、五钱或一两) 山药(炒二钱) 白扁豆(炒二钱) 炙甘草(一、二钱) 焦干姜(一、二、
三钱) 吴茱萸(制五、七分) 白术(炒一、二、三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气虚势甚者,加人参,随宜用。阳虚下脱不固者,加制附子一、二、三钱。
(《景岳》)
艾黄熨法,治泻脱,困乏危笃。
蓖麻(七个去壳研如泥) 熟艾(半两) 硫黄(末二钱)
上拌匀,于脐上先铺纸,付药在上,更用纸铺衬稍浓,用熨斗适温凉熨之,不可令熨斗甚热,以脐内响为 度。(《小儿卫生总微论》)
或水泻不止,以大蒜捣烂,贴脐下并脚心,立止。(《琐碎录》)
\x回阳方法\x 予尝治数人,在下则泄泻不止,在上则吐痰不已者皆死,盖气脱无所管摄故也。若用参 术膏救之,早者十活二三。(《医纲》)
大泻如倾,元气渐脱者,宜速用四味回阳饮或六味回阳饮主之。凡暴泻如此者,无不即效。若久泻至此,犹 恐无及。盖五夺之中,惟泻最急,是不可见之不早也。倘药未及效,仍宜速灸气海,以挽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