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辛温) 桂枝(去皮。辛热) 甘草(炙。甘平。以上各等分)
《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半夏、桂枝之辛,以散经寒;甘草之甘,以缓正气。
以上三味,(赵本作“右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 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煎(赵本作“煮”)三沸,下火令小 冷,少少咽之。(赵本有“半夏有毒,不当散服”二句)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少阴主水。少阴客寒,不能制水,故自利也。白通汤温里散寒。
白通汤方∶ 葱白(四茎。辛温) 干姜(一两。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赵本无“用”字,去皮,破八片。辛热)
《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葱白之辛,以通阳气;姜附之辛,以散阴寒。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 死,微续者生。
少阴病,下利,脉微,为寒极阴胜,与白通汤复阳散寒。服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寒气太甚,
内为格拒,阳气逆乱也,与白通汤加猪胆汁汤以和之。《内经》曰∶逆而从之,从而逆之。又曰∶逆者正治,
从者反治。此之谓也。服汤脉暴出者,正气因发泄而脱也,故死;脉微续者,阳气渐复也,故生。
白通加猪胆汁(赵本医统本并有“汤”字)方∶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五合。咸寒) 猪胆汁(一合。苦寒)
《内经》曰∶若调寒热之逆,冷热必行,则热物冷服,下嗌 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由是病气随愈,呕哕皆除,情且不违,而致大益。此和人尿、猪胆汁咸苦寒物 于白通汤热剂中,要其气相从,则可以去格拒之寒也。
以上三(赵本作“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 无胆亦可用。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 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少阴病二三日,则邪气犹浅,至四五日邪气已深。肾主水,肾病不能制水,水饮停为水气。腹痛者,寒湿 内甚也;四肢沉重疼痛,寒湿外甚也;小便不利,自下利者,湿胜而水谷不别 也。《内经》曰∶湿胜则濡泄。与真武汤,益阳气散寒湿。
真武汤方∶ 茯苓(三两。甘平) 芍药(三两。酸平) 生姜(三两,切。辛温) 白术(二两。甘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热)
脾恶湿,甘先入脾。茯苓、白术之甘,以益脾逐水。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湿淫所胜,佐以酸平。附子、
芍药、生姜之酸辛,以温经散湿。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后加减法∶(赵本无“后加减法”四字)
若咳者,加五味(赵本医统本并有“子”字)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赵本作“细辛一两,干姜一两”)
气逆咳者,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气。水寒相搏则咳,细辛、干姜之辛,以散水寒。
若小便利者,去茯苓。
小便利,则无伏水,故去茯苓。
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
芍药之酸泄气,干姜之辛散寒。
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赵本作“为”)半斤。
气逆则呕,附子补气,生姜散气。《千金》曰∶呕家多服生姜。此为呕家圣药。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赵本作“色赤”)
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为里寒;身热,不恶寒,面色赤为外热。此阴甚于内,格阳于外,不 相通也,与通脉四逆汤,散阴通阳。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
葱味辛,以通阳气。
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
芍药之酸,通寒利。腹中痛,为气不通也。
呕者,加生姜二两。
辛以散之,呕为气不散也。
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
咽中如结,加桔梗则能散之。
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赵本有“病皆 与方相应者,乃服之”十字)
利止脉不出者,亡血也,加人参以补之。经曰∶脉微而利,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脉(熊校记∶ □病皆与方相应者,乃可服之。汪本病上增脉字。按旧钞本赵本,此二句皆属正文,直接加人参二两 句下,惟乃下无可字,计凡十字,并非成氏注语也。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