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肾气丸。
\x泻白散\x 治火伤肺气,咳嗽痰血。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x黄芩一物汤\x 治火伤肺血,咳嗽痰血。
黄芩 \x清胃汤\x 治胃火上冲。
升麻 黄连 生地 山栀 甘草 干葛 石膏 \x化痰丸\x 天门冬 栝蒌霜 连翘 香附 黄芩 海石 青黛 桔梗 \x犀角地黄汤\x 凉血止血之方。
犀角 生地 丹皮 白芍药 黄芩 荆芥 山栀 \x归芍天地煎\x 天门冬 生地 当归 白芍药 丹皮 山栀 玄武胶收浓膏服。
\x三才丹\x 天门冬 生地 人参 \x家秘肝肾丸\x 天门冬 地黄 白芍药 当归 黄柏 知母 上为细末,玄武胶为丸。
\x加味归脾汤\x 当归 白茯神 黄 白术 木香 人参 甘草 龙眼肉 远志 酸枣仁 \x加味戊己汤\x 白芍 甘草 黄柏 知母 \x柴胡饮子\x 治怒动肝火,木火上冲。
柴胡 黄芩 广皮 甘草 人参 当归 大黄 白芍药 \x加味补肝散\x 治肝血虚,火旺。
当归 生地 白芍 川芎 广皮 甘草 柴胡 山栀 黄芩 \x导赤各半汤\x 治心火妄动,上刑肺金。
生地 木通 甘草 川黄连 麦门冬 犀角 \x天王补心丹\x 人参 玄参 丹参 五味子 柏子仁 当归 远志 桔梗 生地 天门冬 麦门冬 甘 \x肾气丸\x 治肾阳不足,真火衰者。
生地 山药 泽泻 丹皮 山萸肉 白茯苓 附子 肉桂 秦子曰∶先嗽痰,后见血,皆是胸膈痰盛,此膏粱积热,实火攻冲,先伤肺经之气,
炼而咳白痰,日久不愈,因伤肺经之血,逼迫而嗽血者也;治宜泻白散,加石膏、知母,先 清肺经气分之火,以治其本,后用犀角地黄汤、黄芩一物汤,清肺经血分之火,以治其标,
此即《金匮》酒客致咳,必致吐血,六脉数大,宜清肺胃两家之火者也。若先咳血,后嗽痰 ,皆是阴虚火动,津竭血燥,水中火发,先伤肺经之血,故先咳纯血,日久不愈,后伤肺经 之气,然后而嗽白痰,治宜犀角地黄汤,加荆芥、黄芩,先凉肺经血分之火,以治其本,后 用天地煎、玄武胶,合泻白散,清肺经气分之火,以治其标,此即《金匮》阴虚劳瘵之症,
六脉细数,不可补气,而遵壮水之主,以镇阳光之条者也。有真阳不足,脾肾虚寒,面色痿 黄,时或咳嗽见血,脉多空大无力,此土不生金,肺经亏损,肺气虚,不能摄血,大宜温补 ,切忌苦寒,此即《金匮》面色白,脉沉迟,越人所谓损其肺者,益其气之条也。夫吐血与 咳血不同,咳血纯是肺家伏火,故一切温剂补剂,与兜涩之剂,皆不可用;节斋有服参必死 之戒,单为积热痰盛,咳血嗽血者言。至吐血家,亦有久吐而致阳虚者。盖吐血虽是阳旺,
若久而不止,则真阳亦虚,故仲景有血脱益气之法;又有吐血不止,用柏叶汤。柏叶性燥,
《纲目》但有益脾之名,仲景以久吐不止,则阳随阴耗,用寒凉止血之药皆不应,故用柏叶 性燥辛香之味,引血归于脾经,是以原文止治久吐血,且曰不止者,并不列于咳血嗽血门中 ,今人不会前人本意,误治咳血嗽血,余并表而出之。
<目录>卷二<篇名>衄血论属性:秦子曰∶血从鼻孔而出者,衄也。鼻为清道,肺之开窍,阳明主司,以手太阴肺,与手 阳明大肠,相为表里者也。阳明有热,肺受火制,阳明之脉,入目络鼻,交 中,旁纳太 阳之脉,故仲景伤寒条,以太阳有邪,侵入阳明则衄血。又以足太阳膀胱之脉,与足少阴肾 ,相为表里,故《金匮》内伤条,以肝肾有火,上冲太阳巅顶,传入阳明,亦为衄血。内伤 门衄血,为热在里,宜凉血;外感门衄血,为热在表,宜解表。
<目录>卷二\衄血论<篇名>外感衄血属性:【外感衄血之症】恶寒身热,头疼身痛,鼻孔出血,此寒伤太阳经,侵入阳明,而成 衄血之症也。若目痛鼻干不眠,身热口渴,脉长而洪,此阳明本经郁热衄血之症也。
【外感衄血之因】其人内有积热,外冒风寒,伤于太阳之经,郁而发热,经络热甚,
热侵 汗,两阳相搏,此皆外感衄血之因也。
【外感衄血之脉】浮大而紧,太阳衄血;脉若弦长,热在阳明;脉沉洪数,里有热结 【外感衄血之治】恶寒脉浮紧无汗,冬月仲景用麻黄汤;有汗脉浮缓,桂枝汤,三时 节庵 \x麻黄汤\x 麻黄 桂枝 甘草 杏仁 \x桂枝汤\x 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桢按∶以上二方,辛温太过,仲景冬月用之,治衄血皆表症,不比吐血咳血,里热症耳。
\x羌活冲和汤\x 羌活 黄芩 防风 苍术 川芎 生地 细辛 白芷 甘草 \x干葛解肌汤\x 葛根 桂枝 芍药 甘草 麻黄 \x犀角地黄汤\x 犀角 地黄 白芍 丹皮 山栀 升麻 干葛 加茅根同煎。热甚加黄芩。
\x黄芩芍药汤\x 黄芩 白芍药 生地 丹皮 甘草 加茅根同煎。磨京墨冲服。
<目录>卷二\衄血论<篇名>内伤衄血属性:【内伤衄血之症】身无表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