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14-类证治裁-第202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蛎粉(各五钱) 朱砂(二钱半) 研末,
以黑枣肉丸。
〔收摄〕
固精丸
见七卷溃泄。

〔固肾〕
锁精丸
故纸 青盐 茯苓 五味 研末,酒糊丸,盐汤下。

〔淡渗〕
威喜丸
见七卷淋浊。

〔摄肾〕
固阴煎
见二卷脱。

〔滋阴〕
保阴煎
见五卷痉。

〔和肝〕
加味逍遥散
见一卷火。

〔泻火〕
龙胆泻肝汤
见三卷诸气。

〔温脾〕
寿脾煎
参 术 归 草 山药 枣仁 炮姜 远志 莲子 〔扶元〕
七福饮
见三卷郁。

〔大补〕
十全大补汤
见一卷中风。

〔补阳〕
家韭子丸
见七卷闭癃。

〔补中〕
补中益气汤
见一卷中风。

〔益脾〕
归脾汤
见二卷劳瘵。

〔利湿〕
大厘清饮
见四卷泄泻。

〔渗湿〕
小厘清饮
见一卷湿。

〔通腑〕
五苓散
见一卷温。

〔温理〕
萆 厘清饮
见七卷淋浊。

〔理脾〕
六君子汤
见一卷中风。

〔脾肾〕
苓术菟丝煎
苓 术 莲子(各四两) 五味 山药 杜仲(各三两) 菟丝饼(十两)

炙草(五钱) 山药粉糊丸。
〔舒郁〕
越鞠丸
见三卷诸气。

〔泻热〕
大补丸
见一卷火。

〔产淋〕
卫生汤
归 芍(各三钱) 甘草(一钱)

〔温涩〕
固真丸
白石脂 柴胡 黄柏 白芍 当归 龙骨 炮姜 研末糊丸。

〔止脱〕
玉关丸
白面(四两,炒) 枯矾 文蛤(醋炒) 诃子(半生半炒各二两) 五味(一两)

研末为丸。
〔调补〕
参 汤
熟地(钱半) 参 苓 归 芍 鹿角胶(各一钱)

地骨 车前子 术 草 芎(各五分) 加枣煎。
〔补涩〕
克应丸
地 芍(各二两) 归 芎 丹 苓 赤石脂 龙骨 牡蛎 艾叶(各一两) 醋糊丸。

〔温涩〕
秘真丹
菟丝子 韭子 破故纸 杜仲(俱炒) 炮姜(各一两) 龙骨 牡蛎(俱 ) 山萸 赤石脂(各五钱) 远志 覆盆子 巴戟 杞子 山药(各七钱) 柏子仁(一两) 鹿角胶(一两半)

黄柏(盐酒炒,七钱半) 金樱子(焙,二两) 研末。蜜丸桐子大,淡盐汤下。
【目录】卷之八\带下论治【篇名】带下脉案属性:徐氏 血崩后继以溺血,溺血后继以白带,淋沥不已。冲任虚滑,治在固摄下元,培养奇脉。阿胶、牡蛎、
茯神、杞子、菟丝子、白芍、杜仲、续断、熟地(俱炒),蜜丸数服而固。赤带属热兼火,白带属湿兼痰,带 久不止,须补脾肾兼升提。此症由崩漏而成淋带。《脉诀》所谓崩中日久为白带,漏下干时骨髓枯也。夫肝肾 内损,自必渐及奇经,至带脉不司束固,任脉不司担承,非用摄纳。冲为血海,虚滑曷止。李先知所谓下焦有 病患难会,须用余粮、赤石脂,亦镇固之旨。
侄女 中年崩漏久愈,近忽身麻心悸,自汗肤冷,带多肢颤。阅所服方,数用阿胶、熟地。遂致食入呕满,
大便频滑。不知症属阳虚气陷,胶地滋滑,大与病情凿枘不入。拟方用半夏曲(炒)、于术(生)、牡蛎( )、
鹿角霜、潞参、茯苓、枣仁、砂仁、小麦。四服诸症悉减,去半夏曲,加杜仲、芡实、莲子、白芍、山药(俱 炒用),又数服得安。
徐氏 脉沉小数,体羸久嗽,损象已成,惊蛰后重加喘嗽,带下如注。医用补涩太过,致小溲短少,
小腹满闷,是病上加病,法在通摄兼用。潞参、茯苓、灯心、湖莲、薏米、杞子、杜仲、沙苑子(俱生用)、
山药(炒)、橘红、五味,数服诸症平,带止食加。但饥则嗽频,劳则体热,知由中气馁怯。去灯心、薏米、
杜仲、沙苑子,加黄 (炙)、甘草、饴糖、贝母、百合,数服而起。
何氏 五旬外寒从背起,督脉阳虚,带下经旬,肾真失固,多奇经主病。脉象两尺虚涩,右关滑,左 寸强,系操劳扰动心阳,
中脘停痰,时闷时热,烦嘈干呕,恍惚失寐。先用温胆汤去枳实,加茯神、栀子(炒)、一服能寐。子后便泻,
怯冷有年,阳分素亏,急须温摄,鹿角霜、杞子炭、茯神、杜仲(炒)、砂仁、潞参、龙眼肉、莲子(炒)、
一啜寒止。三剂诸症全瘳。
【目录】卷之八【篇名】前阴诸疾论治属性:肝脉抵少腹,环阴器。督脉起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循阴器。凡妇科前阴诸症,不外肝督二 经主病。然有阴肿、阴痒、阴冷、阴挺、阴蚀等类,为条列而分治之。
〔阴肿〕玉门 肿,并两 俱痛,憎寒发热,小水涩少,肝经湿热也,龙胆泻肝汤渗而清之。阴肿急痛,
寒热往来,肝火血虚也,加味逍遥散凉而调之。风热客于阴经, 发肿痛,小水淋沥,积热闭结也,元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