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15-类证活人书-第47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如麻豆大。水二盏,煎六分,温服,汗出得解止,

续添青竹茹汤
(出百问方)

妇人病未平复,因有所动,致热气上冲胸,手足拘急搐搦,如中风状方。
栝蒌根(无黄根者二两) 青竹茹(刮半升淡竹者)
上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二合,去滓温。温作二三服吃,立有效。

续添当归白术汤
(出百问方)

妇人未平复,因有所动,小腹急痛,腰胯疼,四肢不任举,身无热发者。
白术(一分) 当归(一分) 桂枝(一分去皮) 附子(一枚破分八片,去皮) 生姜(半两) 甘草(一分炙)
芍药(一分) 人参(一分) 黄 (一分蜜炙 上锉如麻豆大。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通口服一
知母麻黄汤(二十八)
伤寒瘥后,或十数日,或半月二十日,终不惺惺,常昏沉似失精神,言语错谬,

又无寒热。医或作鬼祟,或作风疾,多般治不瘥;或朝夕潮热颊赤,或有寒热似疟,都是发 汗不尽,余毒在心胞络之间所致。
知母(一两半) 麻黄(去节) 甘草(炙) 芍药 黄芩(各半两) 桂枝(去皮半两。盛暑可减作一分)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以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半日可相次二三服,温服令微汗;若心烦不眠,欲 饮水,当稍稍与之,令胃中和即愈
鳖甲散(二十九)
伤寒八九日不瘥,名曰坏伤寒,不能治者,宜此疗之。

升麻 前胡(去芦) 乌梅(去核) 枳实(
草(一分炙) 鳖甲(去裙,米醋炙赤黄,杵碎用半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

人参顺气散(三十)
治伤寒头疼,憎寒壮热,四肢疼痛。

麻黄(去节秤一两半) 干葛(一两) 白术(一两) 甘草(一两炙) 桔梗(去芦一两) 人参(一两) 干 姜(半两炮) 香白芷(一两)
上捣罗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葱白二寸,煎至八分,通口服,如要出汗
苍术散(三十一)
治伤寒一二日,头疼发热,憎寒,身体疼痛。

麻黄(一两汤洗过,焙干秤) 苍术(半两米泔浸,去皮,切)
山 茵陈(半两去梗)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八分,数服出汗。

麻黄葛根汤(三十二)
治伤寒一日至二日,头项 麻黄(用沸汤泡一二次焙干秤) 芍药(各三两) 干葛(四分) 葱白(七茎) 豉(一合)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一中盏,去滓 温服。服了以浓衣盖覆,如人行四五里间,再服;良久如未得汗出,更煮葱粥少许,热投之 取汗。

败毒散(三十三)
治伤风、温疫、风湿,头目昏眩,四肢痛,憎寒壮热,项强目睛疼。寻常风眩、拘倦、风 痰皆服,神效。

羌活(洗去土) 独活(去芦) 前胡(去芦 梗(去芦头) 人参(以上各一两)甘草(半两炙)
上件捣罗为末。每服三钱,入生姜二片,水一盏,煎七分;或沸汤点亦可,老人小儿亦宜,日三二服,以知为度。
瘴烟之地,或温疫时行,或人多风痰,或处卑湿脚弱,此药不可阙也。

独活散(三十四)
治伤风温瘴等疾。

羌活(去芦头) 独活(去芦头) 人参 细辛 用) 防风 (去芦) 黄芩(细坚者)
膏(水飞 过二两)
上十三味,捣罗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薄荷四五叶,同煎至七分,去滓,微 芎代黄芩。

桂枝石膏汤(三十五)
治伤寒三日外,与诸汤不瘥,脉势仍数,邪气犹在经络,未入脏腑者,桂枝石膏汤。

此方可夏至后代桂枝证用;若加麻黄去节半两,可代麻 桂枝(半两去皮) 石膏(二两碎) 黄芩(半两)甘草 (三 分) 干葛(三分)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生姜四片,水一盏半,

栀子升麻汤(三十六)
治晚发伤寒。三月至夏为晚发。

栀子(十枚切碎) 升麻(一两半) 生地黄(半斤切碎用)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 无地黄,用豉代之。

橘皮汤(三十七)
治伤暑痰逆恶寒。

甘草(半两) 人参(一分) 陈橘皮(去白二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用青新季竹,轻轻刮上面青茹一团,姜四片,枣一枚,水一盏半,煎 不恶寒,即宜竹叶汤。

解肌汤(三十八)
治伤寒温病。天行头痛。壮热。

葛根(一两) 黄芩(半两) 芍药(半两) 甘草(一分炙) 桂心(一分) 麻黄(三分 干 用)
上六味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枣子 发汗,脉沉实者宜下之。

小柴胡加桂汤(三十九)
治疟疾先寒后热,兼治支结。

柴胡(八两) 人参 甘草(炙) 半夏(汤浸七次,切)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