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属。随其攸利。(王注。假如小寒之气。温以和之。大寒之气。热以取之。甚寒之气。则下夺之。夺之 不已。则逆折之。折之不尽。则求其属以衰之。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甚热之气。则汗发之。发 之不尽。则逆制之。制之不尽。则求其属以衰之。)病之中外何如。曰。从内之外者调其内。(皆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中外不 相及。则治主病。(中不出外。外不入中。则治其本病。)五味阴阳之用何如。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涌吐。泄下。)
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利小便。)六者或收(酸。)或散。(辛。)或缓(甘。)或急。(咸苦。)或燥。(苦。)
或润。(辛。)或 。(咸。)或坚。(苦。)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至真要大论)
补上下者从之。治上下者逆之。(王注。上下谓司天在泉也。气不及。则顺其味以和之。气太过。则逆其味以折之。)
以所在寒热盛衰而调之。(地有寒热异宜。人有盛衰异质。)故曰。上取(涌吐。一曰头面胸喉。)下取。(泄利。一曰少 腹胫足。一曰二便通塞。)内取(药饵。一曰切脉虚实。一曰沉以候里。)外取。(形色。一曰按摩针灸。一曰渍形为汗。
一曰浮以候表。)以求其过。能(耐。)毒者以浓药。不胜毒者以薄药。(视其人之强弱。)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通 其下而上病愈。)病在下。取之上。(升其上而下病愈。)病在中。旁取之。(病在中。而经脉行于左右。针灸熨药而旁取 之。灵枢终始篇。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 。此言刺法。然药饵亦有此理。
李东垣曰。灵枢曰。头有疾。取之足。谓阳病取阴也。足有疾。取之上。是阴病取阳也。中有疾。旁取之。中者。脾胃 也。旁者。少阳甲胆也。甲胆风木也。东方春也。胃中谷气者。便是风化也。胃中湿胜而成泄泻。宜助甲胆。风胜以克 之。又是升阳。助清气上行之法也。)治热以寒。温而行之。(寒药热服。)治寒以热。凉而行之。(热药凉服。二者为反 治。)治温以清。冷而行之。(清药冷服。)治清以温。热而行之。(温药热服。二者为正治。)故消之削之。吐之下之。补 之泻之。久新同法。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药之有毒无毒者。)固宜常制(度。)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
(过之则伤正气。)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张子和曰。凡药皆毒也。虽苦 参甘草。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偏胜为害。)谷肉果菜。食养尽之。(饮食调养。以尽病邪。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 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余邪未尽。复行前法。)必先岁气。
无伐天和。(必察岁运时令之气。逆之则伤天和。)无盛盛。无虚虚。(当泻而补为盛盛。当补而泻为虚虚。)而遗人夭殃。
无致邪。无失正。(助邪气。伐正气。)绝人长命。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其故何也。曰。
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太少(一作大小。)之异也。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阳生于东。而盛 于南。故东温而南热。)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阴生于西。而盛于北。故西凉而北寒。)是以 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感阴寒而成胀。)之温热者疮。(感湿热而生疮。)下之则 胀已。汗之则疮已。此腠理开闭之常。太少之异耳。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 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王注。西北人腠理密而食热。故宜散宜寒。东南人腠理疏而食冷。故宜收宜温。吴注。
西北气寒。寒固于外。则热郁于内。故宜散其外寒。清其内热。东南气热。热则气泄于外。寒生于内。故宜收其外泄。
温其内寒。是以有病同而治异者。盖天气与地宜不同也。)故曰。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药治其内。汤渍其 外。)气温气热。治以温热。(二义解者俱欠明确。岂即上文所谓西北散而寒之。东南收而温之之意乎。)强其内守。必同 其气。(即气寒气凉。治以寒凉之义。)可使平也。假者反之。(或有反此为治者。乃假借之。以为反治也。)(五常政大论)
木郁达之。(宣吐。)火郁发之。(升散。)土郁夺之。(泻下。)金郁泄之。(解表。利小便。)水郁折之。(制其冲逆。)
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过。太过也。折之以其所畏。即泻之是也。王注。咸泻肾。酸泻肝。辛泻 肺。甘泻脾。苦泻心。)必折其郁气。先资其化源。(吴注。如寒水司天。则火受郁。火失其养。则资其木也。)抑其运气。
(主运胜气。)扶其不胜。无使过暴。而生其疾。论言热无犯热。寒无犯寒。(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