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帝曰∶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按∶始以发端言,散以分授言,
布者遍满,终者化去也。气至则生,气尽则死,天地之间,一气而已。)然而五味所资,生化有薄浓,成熟有 少多,终始不同,其故何也?岐伯曰∶地气制之也,非天不生,地不长也。(按∶人物之生,固以天气为始终,
而生物之体,实借地气以长养。故生化成熟者天也,天气所至,宜无不同,而其间有薄浓多少之殊者,则非天 之生物有异,盖由地之长养不同耳。下文正说地不长。)帝曰∶愿闻其道。岐伯曰∶寒热燥湿不同其化也。
(举四气不同,则温清异化可知之矣。)故少阳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苦酸,其谷苍丹。(巳亥岁气化 也。夫毒者,皆五行 盛暴烈之气所为也。今火在地中,其气正热,寒毒之物,气与地殊,生死不同,故生少 也。火制金气,故味辛者不化也。少阳之气,上奉厥阴,故其岁化苦与酸也。六气主岁,唯此岁通和,木火相承,
故无间气也。苦丹,地气所化;酸苍,天气所生矣。余所生化,悉有上下胜克,故皆有间气也。)阳明在泉,湿 毒不生,其味酸,其气湿,(按∶新校正云∶“详在泉,唯阳明与太阴之岁,云其气湿,其气热,盖以湿燥未见 寒温之气,故再云其气也。”)其治辛苦甘,其谷丹素。(子午岁气化也。燥在地中,其气凉清,故湿温毒药少 生化也。金木相制,故味酸者少化也。阳明之气,上奉少阴,故其岁化辛与苦也。辛素,地气也。苦丹,天气也。
甘,间气也,所以间金火之胜克,故兼治甘。)太阳在泉,热毒不生,其味苦,其治淡咸,其谷 。(丑未岁气 化也。寒在地中,与热殊化,故其岁物,热毒不生。水胜火,故味苦者不化。太阳之气,上奉太阴,故其岁化生 淡咸也。太阴土气,上生于天,气远而高,故甘之化薄而为淡也。所以淡亦属甘,甘之类也。淡 ,天化也。咸 ,地化也。 ,黄也。按∶ 音巨,黑黍。)厥阴在泉,清毒不 生,其味甘,其治酸苦,其谷苍赤,(寅申岁气化也。温在地中,与清殊性,故其岁物,清毒不生。木胜其土,
故味甘少化也。厥阴之气,上合少阳,所合之气既无乖忤,故其治化酸与苦也。酸苍,地化也。苦赤,天化也。
气无胜克,故不间气,以甘化也。)其气专,其味正。(厥阴少阳在泉之岁,皆气化专一,其味纯正。然余岁 悉上下有胜克之气,故皆有间气间味矣。)少阴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辛苦甘,其谷白丹。(卯酉岁气化 也。热在地中,与寒殊化,故其岁药,寒毒甚微。火气烁金,故味辛少化也。少阴阳明主天主地,故其所治,
苦与辛也。苦丹为地气所育,辛白为天气所生。甘,间气也,所以间止克伐也。)太阴在泉,燥毒不生,其味 咸,其气热,其治甘咸,其谷 。(辰戌岁气化也。地中有湿,与燥不同,故干毒之物,不生化也。土制于 木,故味咸少化也。太阴之气,上承太阳,故其岁化,甘与咸也。甘 ,地化也。咸 ,天化也。寒湿不为 大忤,故间气同而气热者应之。)
化淳则咸守,气专则辛化而俱治。(淳,和也。化淳谓少阳在泉之岁也,火来居水而反能化育,是水咸自守,
不与火争化也。气专谓厥阴在泉之岁也,木居于水而复下化,金不受害,故辛复生化,与咸俱王也。唯此两岁,
上下之气,无克伐之嫌,故辛得与咸同应王而生化也。余岁皆上下有胜克之变,故其中间甘味兼化以缓其制抑。
余苦咸酸三味,不同其生化也。故天地之间,药物辛甘者多也。)
故曰∶补上下者从之,治上下者逆之,以所在寒热盛衰而调之。(上谓司天,下谓在泉也。司天地气太过,
则逆其味以治之;司天地气不及,则顺其味以和之。从,顺也。)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能毒者以浓药,
不胜毒者以薄药。此之谓也。(上取谓以药制有过之气也,制而不顺则吐之。下取谓以迅疾之药除下病,攻之 不去则下之。内取谓食及以药内之,审其寒热而调之。外取谓药熨病所,令气调适也。当寒反热,以冷调之;
当热反寒,以温和之;上盛不已,吐而脱之;下盛不已,下而夺之,谓求得气过之道也。药浓薄谓气味浓薄者 也。按∶新校正云∶“甲乙经云∶胃浓色黑大骨肉肥者皆胜毒,其瘦而薄胃者皆不胜毒。又异法方宜论云∶ 西方之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不衣而褐荐,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
以上二段,虽有故曰二字,似根上文。然是说治病用药之法,与上文之义绝不相同,故别书其一而去其一。能音 耐。)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按∶此分解求病之法也。气反谓本寒似热,
本热似寒,本实似虚,本虚似实之类也。即如阳浮于上者,气涌火腾,病在于上矣;而不知其为阴虚不能维阳 之所致,则补阴配阳与夫敛火归原之法可用也。又如泄利下注者,流滑不已,病在于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