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26-续名医类案-第214页

茱、连、藿香、香附、砂仁、神曲、煨姜而愈。
薛立斋治一妇人,饮食少,每碗许稍加,非大便不实,必吞酸嗳腐。或以为胃火,用二陈、黄连、枳实,
加内热作呕。曰∶末传寒中,故嗳气吞酸,胀满痞闷。不信,仍用火治,虚症并至,月经不止。始信,以六君 子加炮姜、木香,数剂元气渐复,饮食渐进。又以补中益气,饮食渐进,加炮姜、木香、茯苓、半夏,数剂全 愈。后因饮食劳倦,兼之怒气,饮食顿少,元气顿怯,用前药便加发热,诚似实火,脉洪大,按之而虚,两尺 如无。此命门火衰,用补中益气加姜、桂,及八味丸,兼服两月余,诸症悉愈。此症若因中气虚弱者,用 人参理中汤,或六君子加木香、炮姜。不应,用左金丸,或越鞠丸。虚寒者加附子,或附子理中汤,无有不愈。
一男子虚弱恶食,虽热食亦少,作胀吞酸,日削瘦,服参、苓等药,及灸脾 等穴不应,用八味丸治之而 愈。此真气不足,不能生土,虚火上炎之症也。
一妇人年二十余,饮食每每因怒气吞酸嗳腐,或兼腿根 疼,服越鞠丸等药不应。此脾气虚,湿气下注而 然,以六君子汤、香附、砂仁、藿香、炮姜,数剂少愈,更以六君汤数剂而愈。
一男子瘰 已愈,患吞酸,服参、术药不应。彼谓余毒,薛治以附子理中丸而愈。
张景岳曰∶予向在都中治一 绅,病吞酸,告以为寒,彼执为热,坚持造酒之说,以相问难,莫能与辨,
竟为芩、连之属所毙。此见理不真而固执,以致酿成大害者。(选。)
<目录>卷十六<篇名>头属性:徐灵胎曰∶头风一症,往往本热而标寒。清火之药,固能愈风火轻症。或有寒邪犯脑,及风寒外来,
则温散之法固不可略,而外提之法,尤当博考也。
凡属形体之疾,皆当兼外治。不明外治之法,服药虽中病,仅得医术之半耳。
又曰∶头风之疾,轻者易愈。其重者,风毒上攻,络血横逆,重则厥冒,久则伤目,必重剂并外治诸 法,方能有效。
有人三代不寿,问彭祖。祖观其寝处,果有穴洞当其脑户,令塞之,遂得寿。盖隙风入耳吹脑,则阳气散。
头者诸阳所最,以主生也。(《延寿书》。)
窦材治一人,起居如常,但时发头痛。此宿食在胃脘也,服丁香丸十粒而愈。(阳明食积头痛。)
张子和治南卿陈君,将赴秋试,头痛偏肿连一目,状若半壶,其脉洪大。张出视《内经》,面肿者风,
此风乘阳明经也。阳明气血俱多,风肿宜汗,乃与通圣散,入生姜、葱根、豆豉同煎一大盏,服之微汗。次日 以草茎入鼻中,大出血立消。(阳明风热头痛。)
王定国病风头痛,至都梁求明医杨介老治之,连进三丸,实时病失。恳求其方,则用香白芷一味,洗晒为 末,炼蜜丸弹子大,每嚼一丸,二茶清或荆芥汤化下,遂名都梁丸。其药治头风眩晕,女人胎前产后头痛,及 血风头痛皆效。(《百一选方》。按∶此方惟阳明风热宜之,余不可服。)
张大复曰∶偏头风之苦,病者不能自言,方亦多岐而罕效。戊申予忽病此,正闷郁时,周叔明以饼法见 寄,未服也。五月五日顾民服贻二饼,贴太阳上,一夕良已。法用南星、半夏、白芷,三味等末,烂捣生姜、
葱头为饼,不服、不攻、不熏,视诸方更简便也。(《笔谈》。按∶此方风痰用之。)
姚应凤治严州施盛宇,三载患头痛不可忍。姚曰∶法当取首中骨,今八月,时收敛,难猝治。期以明岁春,
乃割额探去其骨,出瘀血数升顿愈。(《钱塘县志》。此症似与脑中石蟹略同。雄按∶未免涉诞。)
龚子才治杜侍御,患头痛如刀劈,不敢移动,惧风怕语言,耳鸣,目中溜火,六脉紧数有力。与酒浸九蒸 九晒大黄为末,三钱,茶调服,一剂而愈。(此亦阳明血热为病,病在至高之地,故大黄必用如是制法。)
孙文垣治蔡乐川内人,患头痛如刀破,发根少动则痛连满头,痛倒不省人事,逾半时乃苏。通身亦作疼,
胸膈饱闷,饮汤水停膈间不下。先一日,因怒吐水数次,蛔虫三条。今或恶风,或恶热,口渴或不渴,而大便 秘,脉则六部皆滑大有力,此痰厥头痛也。先以藿香正气散止其吐,继以牛黄黑虎丹清其人事,头仍痛甚。又 以天麻、 本各三钱,半夏二钱,陈皮、白芷、薄荷、麻黄、生姜、葱白煎服,得少汗而头痛少止。至晚再服 之,更痛止大半,人事未全清。此盖中州痰盛,非下不可,乃用半夏五钱,巴霜一分,面糊为丸,每服三十丸,
生姜汤下。下午大便行三次,皆稠粘痰积也。饮食少进,余症差可,惟遍身疼未尽去,改用二陈汤加前胡、石 膏, 本、薄荷、枳壳、黄芩、石菖蒲,调理而安。(木盛土衰。)
朱丹溪治一人,因浴冷水,发热头痛脉紧。此有寒湿也,宜温药汗之,苍术、麻黄、干葛、甘草、陈皮、
川芎。二剂得汗后,知病退,又与下补药,陈皮、川芎、干葛、白术、苍术、人参、木通、甘草,四剂,姜水 煎服。(湿热。)
一妇人头痛发热而渴,白术、陈皮、川芎、干葛、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