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38-脉诀汇辨-第31页

于阴,故右胜。胜者,甚不甚之谓,非左疾右不疾也。
更视其腹如箕者为女胎,如釜者为男胎。盖男女之孕于胞中,女则面母腹,男则面母背,虽各肖父母 之形,亦阴阳相抱之理。女面腹则足膝抵腹,下大上小故如箕;男面背则背脊抵腹,其形正圆故如釜。
按男女之别,叔和《脉经》曰∶“左疾为男,右疾为女。”又曰∶“左手沉实为男,右手浮大为女。”又曰∶“尺 脉左偏大为男,右偏大为女。”又曰∶“得太阴脉为男,得太阳脉为女。太阴脉沉。太阳脉浮。”自后凡言 妊脉者,总不出此。及滑伯仁则曰∶“左手尺脉洪大为男,右手沉实为女。”近代徐东皋则曰∶“男女之 别,须审阴阳。右脉盛,阴状多,俱主弄瓦。左尺盛,阳状多,俱主弄璋。”备察诸义,固已详尽;然多彼此矛 盾,难为凭据;若其不易之理,则在阴阳二字。以左右分阴阳,则左为阳,右为阴。以脉体分阴阳,则鼓搏 沉实为阳,虚浮沉涩为阴。诸阳实者为男,诸阴虚者为女,乃为一定之论。更当察孕妇之强弱老少,及 平日之偏左偏右,尺寸之素强素弱,斯足以尽其法耳。
欲产之脉,散而离经。新产之脉,小缓为应;实大弦牢,其凶可明。
此言产中之脉也,其脉与十月怀妊平常见者忽异。假如平日之脉原浮,临产则脉忽沉;平日之脉迟,
临产则脉忽数;至如大小滑涩,临产皆忽然而异。盖十月胎气安定,一旦欲落,气血动荡,胞胎迸裂,自 与经常离异,而脉亦非平昔之状貌矣。及其已产也,气血两虚,其脉宜缓滑。缓则舒徐,不因气夺而急 促;滑则流利,不因血去而涩枯;均吉兆也。若脉实大弦牢,非产后气血俱虚者所宜。实为邪实,大为邪 进,弦为阴敛而宣布不能,牢为坚着而瘀凝不解,是皆相逆之脉,设外有证,又岂能顺乎?
小儿之脉,全凭虎口;风、气、命关,三者细剖。
虎口者,食指内侧连大指作虎口形,故曰虎口。此处肌皮嫩薄,文色显明,即肺手太阴经脉之尽处,诸 脉大位之地也。虽无五部之分,而有三关之别。指初节曰风关,二节曰气关,三节曰命关,男左女右侧 看之。文色见风关者轻;再进则上气关为重;再进则直透命关为最重,甚则主死。由风邪而干正气,正 气不能胜而迫及于命,渐进渐深之象也。
其色维何?色赤为热,在脉则数;色白为寒,在脉则迟;色黄为积,在脉则缓;色青黑痛,在脉沉 弦。
三岁以下小儿,纯阳之体,形质小,脉之周行 而应指疾;故若大法则以七至为平,其太过为数为热,
不及为迟为寒,此其大较矣。然而脉至七八,来往速而数息难,恐医者一时不能得病之情状。在五脏 之列于面,各有定部,如左腮属肝,右腮属肺,额上属心,鼻属脾,颏属肾是已。诸邪之见于三关,亦各有 定色,如上所列。识本知源,错综体认,存乎其人耳。
紫热伤寒。青则惊风。白为疳病。黄乃脾困。黑多赤痢,有紫相兼,口必加渴。虎口纹乱,气不调 和。红黄隐隐,乃为常候;无病之色,最为可喜。至夫变态,由乎病甚。因而加变,黄盛作红,红盛 作紫,紫盛作青,青盛作黑,黑而不杂,药又何及!
此以色合病也。
三岁以上,便可凭脉。独以一指,按其三部;六至七至,乃为常则。增则为热,减则为寒。脉来浮 数,乳痫风热。虚濡惊风。紧实风痫。弦紧腹痛。弦急气逆。牢实便秘。沉细为冷。乍大乍小,知为 祟脉。或沉或滑,皆由宿食。脉乱身热,汗出不食,食已即吐,必为变蒸。浮则为风。伏结物聚。单 细疳劳。气促脉代。散乱无伦,此所最忌,百难必一。
三岁以上,便可切脉断证。但小儿正属纯阳,阳盛必数,故以六七至为常也。小儿三部狭小,故以一指 诊之。
所有死证,虽治无成;眼上赤脉,下贯瞳神。
赤脉属心,瞳神属肾,乃心火胜肾水,水干则不生木,致肾肝皆绝也。
囟门肿起,兼及作坑。
颅囟者,精神之门户,关窍之橐 ,气实则合,气虚则开。诸阳会于首,外生风邪而乘诸阳,所以肿起。风 气乘于阳,阳极则散,散则绝。所以陷者死。
鼻干黑燥。
鼻者肺之窍,肺金燥则不能生肾水,故鼻干黑燥则死。
肚大青筋。
土被木克,以致脾虚而欲绝,故腹胀现青筋者死。
目多直视,睹不转睛。
戴眼者,精不转而返视,此是太阳已绝。
指甲青黑。
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爪甲乃肝之华,肝绝而不能荣,故色黑。
忽作鸦声。
人之言语出于肺,肺属金,扣之则响。肺金既绝,故欲语而不成声,但如鸦鸟之哑哑而已。
虚舌退场门。
舌者,心之苗。心气已绝,故舌纵而不收。
啮齿咬人。
齿者,骨之余也。肾脏精而主骨。肾气已绝,齿多咬啮。心为阳,肾为阴,阴阳相离,安得不死。
鱼口气急,啼不作声。
鱼口,张而不合也,是谓脾绝。气急作喘,哭而无声,是谓肺绝。
蛔虫既出,必是死形。
蛔虫生于胃,藉谷食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