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死伤寒发热下利厥逆烦躁 不得卧者亦死俱为正气弱阳不能复故也 活人云汗为火之液汗多则神昏故不眠大热则神不清故不眠大下则动血心主血 故不眠瘥后热气未散阴气未复故不眠
太阳
病二三日不得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有寒分也桂枝加浓朴杏子汤 伤寒脉浮以火劫之惊狂起卧不 得 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干姜附 子汤 衄家不可汗汗则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 不得眠(黄芩芍药汤)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浓朴汤 发汗吐 下后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 栀子豆豉汤太阳病发汗后胃中干燥不得眠欲饮水者少与之则愈
阳明
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尺寸脉俱长者阳明受病也病患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 也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眠宜栀子豉汤
少阴
病欲寐二三日后心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阿胶(三两) 鸡子黄(二枚)上五味 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纳胶熔尽少冷纳鸡子黄搅令和温服七合日三服(成 阳有余以苦除之黄连黄芩之苦以除热 阴不足以甘补之鸡子黄阿胶之甘以补血酸收也泄也芍药之酸收阴气而泄邪热也 然服鸡子黄其病有不愈者今议加当归 人参茯苓白术各等分与前药四味服之立效)
少阴病下利欲寐六七日后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宜猪苓汤(论见下利)少阴病但欲寐脉沉细不烦欲吐至五六日自利 复烦躁不得寐者死 发热下利厥逆烦躁不得卧者死
吴
太阳脉浮数身疼无汗烦躁不眠者宜汗之则愈 阳明标热头额痛目疼身热鼻干不得卧脉长者宜葛根解肌汤汗 之 若自汗脉洪数表里俱热烦渴舌燥饮水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蒸蒸发热大便秘硬者调胃承气汤下之外有伤寒已解或因食 复剧烦闷干呕口燥呻吟错语不得眠者黄连解毒汤主之若表里大热舌燥饮水者人参白虎汤合解毒汤主之 凡少阳发热口 苦心烦不得眠脉弦数者小柴胡加黄连山栀子之类若虚弱人津液不足者加麦门冬酸枣仁之类 太阳病发汗后不得眠脉浮 数微热烦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脉数大者人参白虎汤或竹叶石膏汤不可用五苓也 凡汗下后虚烦不得眠者加味温胆 汤酸枣仁汤栀子乌梅汤朱砂安神丸之类选而用之
附
酸枣仁汤
治虚烦扰奔气在胸中不得眠者 酸枣仁(炒) 人参 茯苓(各一钱半) 桂心(五分) 石膏(二钱半) 知母 甘草(各一钱) 生姜(三片)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滓临卧服
千金流水汤
治虚烦不得眠 麦门冬(去心) 半夏 甘草 黄连 远志 人参 萆 (以上各一钱) 茯神 酸枣仁(各一钱半) 桂心(五 分) 生姜(三片) 米(一合)上用长流水二钟半先煮水令蟹目沸以杓扬万遍取汤二钟煎药至一钟去滓温服
加味温胆汤
治太阳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也 半夏(洗) 酸枣仁(炒各一钱半) 绿枳实 陈皮 甘草(各一钱) 人参(二钱半) 茯神(二钱) 竹茹(一 团) 生姜(三片)上用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滓温服若心烦内热者倍加黄连麦门冬若口燥舌干者去半夏加麦门冬五味子天 花粉若表热未清者加软苗柴胡若内虚大便自利者去枳实加白术茯苓若内实心烦颠倒者加山栀仁
酸枣汤
治吐下后昼夜不得眠 酸枣仁(炒二钱半) 麦门冬 茯神 当归身(各二钱) 甘草 知母 川芎(各一钱半) 干姜(三分) 生姜 (三片)上煎法同前
栀子乌梅汤 栀子 黄芩 甘草 人参 麦门冬(各一钱) 柴胡(二钱) 乌梅(二枚) 生姜(三片) 竹叶(十四片)上 煎法同前
黄连解毒汤
治大热干呕错语呻吟不得眠 黄连(二钱半) 黄芩 黄柏(各半两) 栀子(四个)水二盏半煎至一盏半去滓分二服 <目录>卷三\阳明病<篇名>自汗属性:(附盗汗 头汗 手足汗 无汗 不得汗)
卫气者护卫皮肤肥实腠理禁固津液不得妄泄邪气干之则不能卫固于外由是津液妄泄 然润 然出不因发散而 自汗出也伤风则发热自汗中 则汗出恶风而渴风湿甚者则汗多而濡是风与暑湿为邪皆令自汗惟寒邪伤荣而不伤卫是以 肤腠闭密汗不出也始虽无汗及传入里而为热则荣卫通腠理开亦令汗自出矣自汗又有表里之别虚实之异若汗出恶风及微 恶寒者皆表未解宜发散至于漏不止而恶风及发汗后恶寒者表虚也宜温之此皆邪气在表若汗出不恶风寒者此表解里病下 之则愈如阳明发热汗出此为热越及阳明发热汗多急下之者是也自汗虽常证或汗出发润如油如贯珠着身不流皆为不治必 手足俱周遍身悉润 然一时汗出热已身凉乃为佳兆
身热汗出恶寒属表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 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风则伤卫寒则伤荣卫受风邪而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