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58-证治准绳·幼科-第107页

细杵,余九味、焙干为末,同入乳 钵内,再杵匀。每服半钱或一钱,温薄荷汤无时调服。或麦门冬汤。
地黄膏
治口内舌上生疮作痛,饮食难进,昼夜烦啼。
山栀仁 绿豆粉(各一两半) 粉草(六钱)
上,或晒或焙,为末,用生地黄烂杵取汁一两半,好蜜一两半,以薄瓦器盛,
在铜铫中水煮成膏,稠糊相似,候冷,亭分入前药末,同在乳钵内再杵匀,丸芡 实大。每以一丸至二丸,麦门冬熟水无时化服。儿大者每用一丸,纳口内含化,
或以新汲水调点舌上。
回阳散
(吐泻)
黑锡丹
(大科头痛)
参苓白术散
(不能食)
调元散
(解颅)
〔薛〕诸疳口疮,因乳哺失节,或母食膏粱积热,或乳母七情郁火所致。其证,
口舌齿龈如生疮状,若发热作渴饮冷,额间色赤,左寸脉洪数者,此属心经,先用 导赤散清心火,次用地黄丸滋肾水。若寒热作渴,左颊青赤,左关脉弦洪者,属肝 经,先用柴胡栀子散清肝火,次用六味地黄丸生肝血。若两腮黄赤,牙龈腐烂,大 便酸臭,右关脉洪数,按之则缓者,属脾经,用四味肥儿丸治脾火,以五味异功散 补脾气。若发热咳嗽,右腮色赤,右寸脉洪数,按之涩者,属肺经,先用清肺饮治 肺火,用五味异功散补脾胃。若发热作渴,两颏黧色,左尺脉数者,属肾经不足,
先用六味地黄丸以生肾水,次用补中益气汤以生肺气。又有走马疳者,因病后脾胃 气血伤损,虚火上炎,或痘疹余毒上攻,其患甚速,急用铜碌散、大芜荑汤,轻则 牙龈腐烂,唇吻腮肿,重则牙龈蚀露,颊腮透烂。若饮食不入,喘促痰甚,此脾胃 虚而肺气败也。颊腮赤腐,不知痛者,此胃气虚甚而肉死也。并不治。
经云∶手少阴之经通于舌,足太阴之经通于口,因心脾二经有热,则口舌生疮 也。当察面图部位,分经络虚实而药之。若元气无亏,暴病口生白屑或重舌者,用 乱发缠指,蘸井花水揩之,或刺出毒血,以柳花散敷之,上若肿胀或有泡 者,并令刺破,敷前散,或以青黛搽之,刺后又生,又刺。若唇吻坼裂者,用当归 膏调柳花散敷之。若元气亏损,或服寒凉之药,或兼作呕少食者,此虚热也,用五 味异功散加升麻、柴胡。若泄泻作渴者,脾胃虚弱也,用七味白术散。若腹痛恶寒 者,脾胃虚寒也,用六君、姜、桂。若因母食酒面煎爆者,用清胃散。若因母饮食 劳役者,用补中益气汤。肝脾血虚者,用加味逍遥散。郁怒内热者,用加味归脾汤,
母子并服。若泥用降火,必变慢脾风矣,仍参吐舌弄舌治之。凡针重舌,以线针直 刺,不可横挑,恐伤舌络,致言语不清也。
〔东垣〕
清胃散
治胃经有热,齿牙作痛,或饮冷作渴,口舌生疮,或唇口肿痛,
连头面,或重舌马牙,吐舌流涎。若因服克伐之剂,脾胃虚热,口舌生疮,或弄 舌流涎,或呕吐困睡、大便不实者,用五味异功散。
升麻(五分) 生地黄(四分) 黄连 牡丹皮(各三分) 当归稍(四分)
上,水煎服,婴儿母亦服。
清热消毒散
治实热口舌生疮,及一切疮疡肿痛,形病俱实者。
黄连(炒) 山栀(炒) 连翘 当归(各五分) 川芎 芍药(炒) 生地黄(各六分)
金银花(一钱) 甘草(二分)
上,水煎服,婴儿母同服。
四君子汤
治脾气虚热,口舌生疮,或但胃气复伤,饮食少思,或食而难化,若作 呕泄泻,尤宜用之。如兼痰嗽气逆,肢体倦怠,面目浮肿,宜用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
治脾胃气虚,吐泻不食,肌肉消瘦,或肺虚痰嗽,喘促恶寒,或惊搐口 直口噤诸证。(二立见不能食)
五味异功散
治脾胃虚热,口舌生疮,或因误服克伐之剂,脾胃复伤而口舌生疮,
或弄舌流涎,吐泻不止,饮食少思,或惊搐痰嗽,睡而露睛,手足并冷。若母有 病致儿患者,子母并服。
柳叶散
治热毒口疮。
黄柏(炒) 蒲黄 青黛(真正者) 人中白( 。各等分)
上为末。敷之。
〔简〕
如圣散
治小儿口疮,不能吃乳者。江子一粒或二粒,研烂不去油,入朱砂、
黄丹、敷纸绢上,少许剃开小儿囟门,贴在囟上,如四边起粟米泡,便用温水洗 去药,恐成疮,更用菖蒲水洗,其效如神。
〔世〕
南星膏
治口疮小儿难用药。以大天南星去皮,取中心龙眼大为末,却用酸醋 涂脚心,甚妙。
〔千〕治小儿口疮饮乳不得。以白矾如鸡子大,置醋中,涂儿足底,二七次即愈。
〔无〕
牡蛎散
治小儿口疮。
牡蛎( 通红,取出、候冷,研细,纸裹,入土中七日、出毒,三钱) 甘草(炙,为末,一钱)
上,和匀。时时挑少许掺口中,或吐,皆无害。
〔田〕口疮治法,乳母同儿宜服洗心散、泻心汤,后用黄柏末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