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各一钱) 五味子 百合(炒。各一钱五分) 葶苈(炒,五分)
上,每服三五钱,水煎服。
<目录>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
<篇名>喘属性:诸喘皆属于火,肺者藏之长也,为心华盖,心火炎上,则肺焦叶举,气逆不利而喘也,有因风寒而喘者,有 因伤食而喘者,惟疮疹之喘,独属于火,若加泄利腹胀烦躁,则不可治。如初发热便喘者,前胡枳壳汤主之,
大便秘者可用,服此不止,以葶苈丸治之。如喘而大便自利者,黄芩汤(痘腹痛)加五味子、人参主之。痘出 后喘急痰盛,宜杏甘汤、人参清膈散(咳嗽)。痘疮已出未靥之间喘渴,白术散(渴)甚者木香散(审系虚寒之证,方 可用之)。如疮正盛,忽然喘急者,此恶候也,当详审之,如因伤食,谷气蒸而为热,上秉于肺作喘者,宜利之,
丁香脾积丸(伤食)主之,食去热除,喘自定也。如因感冒风寒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如泄泻内虚腹胀而喘者,陈氏木 香 散(泻)主之,利止喘定者生,滑利不禁,喘满增盛者,此气脱候也。收靥后,腹胀喘渴,大 便利,小便涩,葶苈木香散。喘而嗽,五味子汤。喘渴,靥后余毒不除,大便坚 实,前胡枳壳散。
钱氏法,喘而腹满,大小便涩者利小便,不瘥者,宣风散(痘发热)下之。海藏法,疮疹肺不利,紫草甘草枳壳 汤。陈氏法,痘出之间或气促者,木香散主之。薛氏法,脾肺虚弱,白术散(渴)。脾肺虚寒,木香散(痘泻)。热 毒内蕴,紫草甘草枳壳汤。风邪外感,参苏饮(初热)。内外壅滞,人参清膈散(痘嗽)。大便自利,小便涩滞,葶 苈木香散。大便坚实,前胡枳壳散。
杏甘汤
治疮痘烦喘渴躁。
麻黄 桑白皮 杏仁 甘草 上等分,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食后服。
麻黄汤
麻黄 杏仁 甘草(各等分) 石膏(倍用)
上锉细。加腊茶叶一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服,无时。一方,无石膏,有桑白皮。
前胡枳壳汤
治痰实壮热,胸中壅闷,卧则喘急。
前胡 枳壳 赤茯苓 甘草(炙,各五钱) 大黄(量儿加减)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六分,旋服。
葶苈丸
甜葶苈 黑牵牛(炒) 杏仁(另研) 汉防己(各一两)
上为末,入杏膏,取蒸陈枣肉和捣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淡生姜汤下。
葶苈木香散
治大便自利,小便涩滞,喘嗽,腹胀不能食,宜多服为妙。
猪苓 泽泻 茯苓 白术 官桂 葶苈 木通 木香 甘草(各半钱) 滑石(二钱)
上锉散。水一盏,煎半盏,空肚温服。忌油腻。分为二服。
紫草甘草枳壳汤
紫草 甘草 枳壳(各等分)
上,每服一二钱,水煎。
葛根黄芩汤
治喘有汗,发热咳嗽。
干葛 黄芩(各二钱) 黄连 芍药 石膏(各一钱) 五味子(十一粒) 甘草(五分)
水煎服。
五味子汤
治喘促而厥。
五味子(一钱半) 人参(一钱) 麦门冬 杏仁(各二钱)
上,姜三片,枣三枚,水煎服。
六味凉血消毒散
犀角(如无,用升麻) 牡丹皮 当归 生地黄 赤芍药 生甘草(各等分)
上,每服三五钱,水煎。
<目录>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
<篇名>涕唾稠粘属性:〔薛〕陈文宿先生云∶疮痘涕唾稠粘,身热鼻干,大便如常,小便黄赤,用人参清膈散。如痰实壮热,胸中 烦闷,大便坚实,卧则喘急,用前胡枳壳散。窃谓前证若肺胃实热,气郁痰滞,或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烦渴 饮冷,宜用人参清膈散表散外邪,疏通内热,使邪不壅滞。若毒蕴脏腑,大便秘结,用前胡枳壳散疏导其里,
调和荣卫,使邪自解散。若痰嗽涕唾,鼻塞不利,宜用惺惺散或参苏饮发散外邪,
庶元气不伤,痘疮轻而易愈。
人参清膈散
(痘咳嗽)
前胡枳壳汤
(痘喘)
惺惺散 参苏饮
(俱痘初热)
<目录>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
<篇名>失音属性:(参形气条看)
海藏云∶痘疹初出后,声音洪亮,形病而气不病也。痘疹未发,声音不出,形不病而气病也。疮疹既发,声音 不出,形气俱病也。气病宜补肺散加黄 。形气俱病宜用八风汤或凉膈散去硝黄主之。小儿禀赋素弱者,宜预服十奇散。
补肺散
阿胶(一钱半,炒成珠) 牛蒡子(炒,三分) 马兜铃(半钱) 甘草(二分半) 杏仁(三粒,去皮尖)
糯米(一钱,炒) 加生黄 (五分)
上为末,分二服。水一小盏,煎六分,食后,时时与之。
八风散
(即八风汤)
藿香(半两,去土) 白芷 前胡(去芦。各一两) 黄 甘草(炙) 人参(各二两) 羌活 防风(各三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用薄荷少许,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