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58-证治准绳·幼科-第328页

二钱半)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七片,乌梅一个,煎六分,去滓热服。兼治冷 饮伤脾,发为疟疾,或中脘虚寒,呕逆恶心。寒疟加桂。
又方 陈皮(汤浸,去白,三钱半) 甘草(炙) 浓朴(姜制) 半夏(泡。各三钱) 人参 草果(各二钱) 白茯 苓(四钱) 藿香(洗,七钱) 青皮(去穣) 三棱(煨) 蓬术(煨) 大腹皮(各一钱半) 苍术 乌梅(各五 钱)
上锉散。每服三钱,姜枣水煎。
四兽饮
治阴阳相胜,结聚涎饮为疟,兼治瘴疟。
半夏 茯苓 人参 白术 草果 橘红(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用乌梅、姜枣,湿纸裹,煨香熟,焙干入药。每服二钱,水煎服。
<目录>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疟<篇名>鬼疟属性:
鬼哭散
止疟疾。
常山 大腹皮 白茯苓 鳖甲(醋炙) 甘草(炙。各等分)
上,除甘草、鳖甲炙外,三味不得见火。用桃柳枝各七寸同煎。临发略吐涎不 妨,只用常山、白茯苓、甘草亦效。
<目录>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疟<篇名>瘴疟属性:《千金》
大五补汤
治大人小儿时行后、变成瘴疟。
桂心(一两二钱半) 远志 桔梗 川芎(各二两) 茯苓 芍药 人参 白术 熟地黄 当归 黄 甘草(各 三两) 竹叶(五两) 半夏 麦门冬(去心,各一斤) 生枸杞根 生姜(各一斤) 大枣(二十枚)
上十八味,以水三斗煮竹叶、枸杞、取二斗,内诸药,煮取六升,分六服,一 日一夜令尽之,小儿量大小加减,以一合至二合,渐服至一升止。
《圣惠》
犀角散
治小儿热瘴气为疟。
犀角屑 甘草(炙微赤,锉) 川大黄(锉碎,微炒) 知母(各半两) 鳖甲(一两,涂醋,炙黄,去裙 ) 柴 胡常山(各七钱半)
上捣,罗为粗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
<目录>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疟<篇名>截疟属性:
三圣丸
治诸疟,不拘远近。
穿山甲(汤浸透,取甲,碎锉,同热灰铛内慢火焙令焦黄色) 鸡骨常山 鸡心槟榔(二味各一两,薄锉,晒干)
上件,再晒,为末,水煮糯米粉,为糊丸绿豆大,就带润以红丹为衣,阴干。
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未发前隔晚用酒空心投一服,重者二服。经久不瘥,下祛疟丹。
二仙饮
治同前。
青蒿(去梗,五月五日采,晒干,用二两) 桂枝(去粗皮,半两,二味俱锉,焙,为细末)
上每服一钱,寒热未发前用凉酒调服,或先隔晚以酒调下。加香薷叶(二两)、好茶 芽(半两) 合研成末,又名斩邪饮,治证同法,疗暑疟尤胜,服法同前服。
祛疟丹
治疟经久不瘥。
常山(细锉二两) 乌梅(和核一两,薄锉) 红丹(好者,半两)
上,除乌梅屋瓦别焙,常山或晒或焙,仍同乌梅、红丹研为细末,糯米粉煮糊 丸麻仁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未发前凉酒空心送下,或隔晚酒下。重者二服,
轻则一服。忌鸡、面、羊、生冷冻饮料食、毒物。
<目录>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疟<篇名>疟癖属性:
鳖甲饮子
治疟久不愈,腹中结为 瘕,名曰疟母。
鳖甲(醋炙) 白术 黄芩 草果 槟榔 芎 橘红 甘草 浓朴 白芍药(各等分)
上为 咀。水一钟,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经效》
疟丹
治疟母结癖,寒热无已。
真阿魏 雄黄(各二钱半) 朱砂(一钱半)
上,沸汤泡阿魏研散,雄、朱和之,稀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一丸,人参汤候 空冷心服。瘴疟,桃枝汤冷服,临发磨一丸敷鼻头口畔。
疟母丸
鳖甲(醋炙,二两) 三棱 莪术(各醋浸透,煨。各一两)
上为细末,神曲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白汤下,量儿大小加减。癖消一半,即止。
消癖丸
芫花(陈久者良,好醋煮十数沸,去醋,以水浸一宿,晒干) 朱砂(另研水飞。各等分)
上为末,蜜丸。二百日儿黍米大二丸,日二服,不知,稍加之。
<目录>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疟<篇名>疟后浮肿属性:
大腹皮汤
治小儿疟疾,用药太早退热,变作浮肿,外肾肿大,饮食不进。
大腹皮 槟榔 三棱 蓬莪术(各五钱) 苍术 枳壳(各二两) 甘草(三钱)
上锉散。每服三钱,生姜皮、萝卜子、椒目同煎。
青皮汤
治小儿疟后浮肿,兼寒热不退,饮食不进。
白术 茯苓 浓朴 青皮 陈皮 半夏 大腹皮 槟榔 三棱 蓬莪术 木通 甘草(各等分)
上 咀,每服三钱,姜水煎。
按∶上诸方皆克泄元气之药,若病久脾虚而作肿者,当以钱氏异功散为 主,少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