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459-证治准绳·杂病-第136页

用补剂,如参术健脾汤、当归秦艽散,使正气盛则邪 气退,庶可收功。若口淡怔忡,耳鸣脚软,或微寒热,小便赤白浊,又当作虚治。宜养荣汤或四君子 汤吞八味丸,五味子、附子者,皆可用。不 可过用凉剂强通小便,恐肾水枯竭,久而面黑黄色,不可治矣。然有元气素弱,避渗利之害,过服滋 补,以致湿热愈增者,则又不可拘于久病调补之例也。发汗,桂枝加黄 汤,麻黄醇酒汤。吐,瓜蒂 散、藜芦散、二陈汤探吐。下,栀子大黄汤、大黄硝石汤、黄连散。利小便,五苓散、益元散。除湿 热,茵陈五苓散、茯苓渗湿汤。和解,小柴胡汤。搐鼻,瓜蒂散。温,茵陈附子干姜汤。补,养荣汤、
补中汤、大小建中汤、理中汤。干黄、燥也,小便自利,四肢不沉重,渴而引饮,栀子柏皮汤。湿黄、
脾也,小便不利,四肢沉重,似渴不欲饮者,大茵陈汤。大便自利而黄,有实热者,茵陈栀子黄连三 物汤。无实热者,小建中汤。往来寒热,一身尽黄者,小柴胡加栀子汤。腹痛而呕者,小柴胡汤。诸 疸,小便不利为里实,宜利小便,或下之。无汗为表实,宜发汗,或吐之,吐中有汗。诸疸,小便黄 赤色者为湿热,可服利小便清热渗湿之药。若小便色白,是无热也,不可除热。若有虚寒证者,当作虚 劳治之。故仲景云∶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若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而除 之必哕,小半夏汤主之。要当详审,勿令误也。海藏云∶内感伤寒,劳役形体,饮食失节,中州变寒病 生黄,非外感而得,只用理中、大、小建中足矣。
不必用茵陈。戴复庵云∶诸失血后,多令面黄。盖血为荣,面色红润者,血荣之也。血去则面见黄色,
譬之竹木,春夏叶绿,遇秋叶黄,润与燥之别也。宜养荣汤、枳归汤、十全大补汤。妨食者,四君子 汤加黄 、扁豆各一钱,即黄 四君子汤。加陈皮名异功散。亦有遍身黄者,但不及耳目。病疟后多 黄,盖脾受病,故色见于面。宜理脾为先,异功散加黄 、扁豆各一钱。诸病后黄者皆宜。黑疸已前 见酒疸、女劳疸二条,此证多死。宜急治,用土瓜根一斤,捣碎绞汁六合,顿服,当有黄水随小便出,
更服之。
【食劳疳黄】
(一名黄胖。夫黄胆者,暴病也。故仲景以十八日为期。食劳黄者,宿病也,至有久不 愈者,故另为此条。)大温中丸、小温中丸、暖中丸、枣矾丸。上前三方,以针砂、醋之类伐肝,以术、米之类助脾。
后一方,以矾、醋之酸泻肝,以枣肉之甘补脾。实人及田家作苦之人宜之。若虚人与豢养柔脆者,宜 佐以补剂。
目黄(经云∶目黄者曰黄胆,亦有目黄而身不黄者,故另为条。)
经云∶风气自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 ,其人肥,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烦渴引 饮)。河间青龙散主之。黄胆目黄不除,以瓜蒂散搐鼻取黄水。
【诊】
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腹胀满,面痿黄,躁不得睡,属黄家。黄胆之 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宜瘥,反剧为难治。疸病,渴者难治。不渴者,可治。脉洪大,
大便利而渴者死。脉微小,小便利,不渴者生。发于阴部,其人必呕。发于阳部,其人必振寒而发热。
凡黄家,候其寸口脉近掌无脉,口鼻并冷不可治。疸毒入腹喘满者危。凡年壮气实,脉来洪大者易愈。
年衰气虚,脉来微涩者难瘥。年过五十,因房劳饮酒,七情不遂而得,额黑呕哕,大便自利,手足寒 冷,饮食不进,肢体倦怠,服建中、理中、渗湿诸药不效者,不可为也。
<目录>第五册\杂门<篇名>嘈杂属性:嘈杂与吞酸一类,皆由肺受火伤,不能平木,木挟相火乘肺,则脾冲和之气索 矣。谷之精微不行,浊液攒聚,为痰为饮,其痰亦或从火木之成化酸,肝木摇动中土,故中土扰扰不 宁,而为嘈杂如饥状,每求食以自救,苟得少食,则嘈杂亦少止,止而复作。盖土虚不禁木所摇,故 治法必当补土伐木治痰饮。若不以补土为君,务攻其邪,久久而虚,必变为反胃,为泻、为痞满、为 眩晕等病矣。脉洪大者火多,二陈汤加姜汁炒山栀、黄连。脉滑大者痰多,二陈汤加南星、栝蒌、黄 芩、黄连、栀子。肥人嘈杂,二陈汤少加抚芎、苍术、白术、炒栀子。脉弦细身倦怠者,六君子汤加 抚芎、苍术、白术、姜汁炒栀子。有用消克药过多,饥不能食,精神渐减,四君子加白芍、陈皮、姜 汁炒黄连。心悬悬如饥,欲食之时,勿与以食,只服三圣丸佳。心下嘈杂者,导饮丸最妙。
<目录>第五册\杂门<篇名>欠嚏属性:肾主欠嚏。经云∶肾为欠为嚏是也。运气欠嚏有三∶一曰寒。经云∶太阳司天,寒气下临,心气 上从,寒清时举,鼽嚏,喜悲,数欠是也。二曰火。经云∶少阳司天之政,三之气,炎暑至,民病嚏 欠是也。三曰湿郁其火。经云∶阳明司天之政,
初之气,阴始凝,民病中热,嚏欠是也。
【欠伸】
经云∶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王注云∶气郁于胃,故欠生焉。运气欠 伸皆属风。经云∶厥阴在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