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进此还真散。若吃前 方药,寒热未退,赤痢未消减,更不宜进此药。但天地变化,其候非常,痢疾证候多端,
此不得不尽其仔细。
诃子(五枚,用面裹火煨熟,不要生,亦不要焦,去面不用,就热咬破诃子,擎去核不用,只用皮,焙干)
上捣罗为细末,每服二钱匕,以米汤一盏半,同药煎取一盏,空心和滓吃,若吐出 一两口涎更佳。如此吃经数盏,大腑渐安,出后减少,修合第三方药吃,以牢固大肠。若 吃前方药,壮热未退,血痢未减,不可进此药。
治疫毒痢吃前面两方药,病势已减,所下之痢,止余些小,或下清粪,或如鸭粪,或 如茶汤,或如烛油,或只余些小红色,宜吃此方,以牢固大肠,还复真气,舶上硫黄丸。
舶上硫黄(二两,去砂石,细研为末) 薏苡仁(二两,炒,杵为末)
上二味相和令匀,滴熟水和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汤下。
黄 散
治热痢下赤黄脓,腹疼心烦。
黄 (锉) 龙骨 当归(各七钱半) 生干地黄(五钱) 黄连(去须,微炒,一两) 黄柏 黄芩 犀角屑 地榆(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粥饮调下。
秘传斗门散
治八种毒痢,脏腑撮痛,脓血赤白,或下瘀血,或成片子,或五色相杂,
日夜频并。兼治禁口恶痢,里急后重,渴不止,全不进食,他药不能治者,立见神效。
黑豆(炒,去皮,十二两) 干姜(炮,四两) 罂粟壳(蜜炒,半斤) 地榆(炒) 甘草(炙。各六两) 白 芍药(三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
栝蒌根汤
治下痢冷热相冲,气不和顺,本因下虚,津液耗少,口干咽燥,常思饮水,
毒瓦斯更增,烦躁转甚,宜服此药救之。
栝蒌根 白茯苓 甘草(炙。各半两) 麦门冬(去心,二钱半)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枣二枚擘破,煎至七分,去滓服,不拘时。
陈米汤
治吐痢后大渴,饮水不止。
上用陈仓米二合,水淘净,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温服,晚食前再煎服。
治痢后渴 上用糯米二合,以水一盏半同煮,研绞汁,空心顿服之。
泽漆汤
治痢后肿满,气急喘嗽,小便如血。
泽漆叶(微炒,五两) 桑根白皮(炙黄)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熟。各三两) 陈皮(去白) 白术 (炒)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各一两) 人参(一两半)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三片,煎取八分,去滓温服,候半时辰再服。取下 黄水数升,或小便利为度。
茯苓汤
治痢后遍身浮肿。
赤茯苓(去黑皮) 泽漆叶(微炒) 白术(微炒。各一两) 桑根白皮(炙黄) 黄芩 射干 防己 泽泻(各三两)
上 咀,每服五钱匕,先以水三盏,煮大豆一合,取二盏,去滓内药,煎取一盏,分 为二服,未瘥,频服两料。
上二方,须以《济生》肾气丸佐之,后方虚者禁用。
<目录>第六册<篇名>大小便不通属性:二陈汤(痰饮。) 凉膈散(发热。) 通圣散(眩晕。) 浓朴大黄汤(见痞。)
甘遂散
上以甘遂二两,赤皮者,为末,炼蜜二合和匀,每一两重分作四服,日进一服,蜜 水下,未知,日二服,渐加之。
又方 葵子末三合,青竹叶一把,水一升,煮五沸,顿服。
又方 葵子末三合,水一升,煮去滓,分作二服,入猪脂二两,空心服。
三白散
治阴囊肿胀,大小便不通。
白牵牛(二两) 桑白皮 白术 木通(去节) 陈皮(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姜汤调下,空心服,未觉再进。
<目录>第六册<篇名>大便不通属性:
麻仁丸
(《和济》) 治肠胃热燥,大便秘结。
浓朴(去皮,姜制炒) 芍药 枳实(麸炒。各半斤) 大黄(蒸,焙,一斤) 麻仁(别研,五两) 杏仁 (去皮尖,炒,五两半)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临卧用温水下。大便通利则止。
《宝鉴》麻仁丸
顺三焦,和五脏,润肠胃,除风气。治冷热壅结,津液耗少,令人 大便秘难,或闭塞不通。若年高气弱及有风人大便秘涩,尤宜服之。
枳壳(去瓤,麸炒) 白槟榔(煨半生) 菟丝子(酒浸,别末) 山药 防风(去杈枝) 山茱萸 肉 桂(去粗皮) 车前子(各一两半) 木香 羌活(各一两) 郁李仁(去皮,另研) 大黄(半蒸半生) 麻仁 (另捣研。各四两)
上为细末,入别研药和匀,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温汤下,临卧服。
七宣丸
(《和剂》) 疗风气结聚,宿食不消,兼砂石皮毛在腹中,及积年腰脚疼痛,冷如 水石,香港脚冲心烦愦,头旋暗倒,肩背沉重,必腹胀满,胸膈痞塞。及风毒连头面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