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后服。
贝母散
治暴发咳嗽,多日不愈。
贝母 杏仁(去皮尖) 桑白皮(各二钱) 五味子 知母 甘草(各一钱) 款冬花(一钱半)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煎至一盅,食后服。
治嗽得效方 治诸嗽久不瘥。
人参 款冬花 白矾(枯) 佛耳草 甘草(各二钱)
上锉碎,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枣一枚,乌梅半个,煎至七分,食后服。
治嗽补虚方 牛骨(一副,取髓) 白沙蜜(八两) 杏仁(四两,汤去皮尖,另研如泥) 干山药(刮去 皮,四两,研为细末) 胡桃肉(四两,去皮,另研如泥)
上将牛骨髓、沙蜜,砂锅内煎熬沸,以绢帛滤去滓,盛在瓷瓶内,将山药、杏仁、胡 桃三味亦入瓶内,以纸密封瓶口,重汤内煮一日一夜取出,每日早晨用白汤化一匙服。
雌黄丸
治暴嗽,久嗽,劳嗽。
上以金粟丸叶子雌黄一两,研细,用纸筋泥固济小盒子一个,令干,勿令泥浓,将 药入盒子内,水调赤石脂封盒子口,更以泥封之,候干,坐盒子于地上,上面以未入窑 瓦坯子拥盒子,令作一尖子,上用炭十斤簇定,顶上着火,一熨斗笼起,令火从上渐炽,
候火销三分去一,看瓦坯通红,则去火候冷,开盒子取药,当如镜面光明红色,入乳钵内 细研,汤浸蒸饼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三丸、五丸,食后用甘草汤下,服后睡良久,妙。
紫金散
治一切痰嗽,日夜不得眠卧。
天南星(去皮脐) 白矾 甘草(以上各半两) 乌梅(取肉,二两)
上为粗散,用慢火于银石器内炒令紫色,放冷,研为细末。每服二钱,临卧时身体都 入铺卧内,用齑汁七分,温汤三分,暖令稍热,调前药末服之。咽下便仰卧低枕,想药 入于肺中,须臾得睡,其嗽立止。
治久咳嗽上气,心胸烦热,唾脓血。
紫苏子(微炒) 鹿角胶(捣碎,炒) 杏仁(汤泡,去皮尖双仁,炒微黄,以上各三两) 生姜汁(一合)
白蜜(一中盏) 生地黄汁(一合)
上前三味,都捣令熟,入姜汁,地黄汁,蜜相和,以慢火熬成膏,于不津器中密封之。
每服半匙许,用温粥饮调下,日三四服。
苏子煎
治上气咳嗽。
紫苏子 生姜汁 生地黄汁 白蜜 杏仁(各一升)
上捣苏子,以地黄汁、姜汁浇之,以绢绞取汁,更捣以汁浇之,绞令味尽,去滓,熬 令杏仁微黄黑如脂,又以汁浇之,绢绞往来六七度,令味尽去滓,纳蜜合和,置铜器中,
于汤上煎之,令如饴。每服方寸匕,日三夜一。一方,无地黄汁。
救急疗上气咳,肺气胸痛。《病源》∶咳嗽上气者,肺气有余也。肺感于寒,则成咳 嗽。肺主气,气有余则喘咳上气。此为邪搏于气,气壅滞不得宣通,是为有余,故咳嗽 而上气也。其状,喘咳上气,及多涕唾,面目浮肿,则气逆也。
杏仁(三大升,去皮尖及双仁者,研如泥) 白蜜(一大升) 牛酥(二大升)
上将杏仁于瓷盆中,用水研取汁五升,净磨铜铛,勿令脂腻,先倾三升汁于铛中,刻 木记其深浅,又倾汁二升,以缓火煎,减至于所记处,即内蜜、酥等,煎还至木记处,药 乃成,贮于不津瓷器中。每日三度,以暖酒服一大匙,不能饮酒,和粥服亦得。服至一 七日唾色变白,二七日唾稀,三七日咳断。此方非独治咳,兼补虚损,去风冷,悦肌肤白 如瓠。妇人服之尤佳。
百合汤
治肺气壅滞,咳嗽喘闷,膈脘不利,气痞多渴,腰膝浮肿,小便淋涩。
百合 赤茯苓 陈皮(汤浸,去白) 紫苏茎叶 人参 大腹皮 猪苓(去黑皮) 桑根白皮 枳壳(麸炒) 麦门冬(去心) 甘草(炙。各一两) 马兜铃(七枚,和皮)
上粗捣筛,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一枣大,同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葶苈散
治咳嗽面目浮肿,不得安卧,涕唾稠粘。
甜葶苈(隔纸炒) 郁李仁(汤去皮,炒) 桑白皮(各一两) 紫菀(去苗土) 旋复花 槟榔 木 通(各半两) 大腹皮(七钱半)
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天门冬丸
治肺脏壅热,咳嗽痰唾稠粘。
天门冬(去心,一两半,焙) 百合 前胡 贝母(煨) 半夏(汤洗去滑) 桔梗 桑白皮 防 己紫菀 赤茯苓 生干地黄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研如膏,以上各七钱半)
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时,生姜汤送下,日三服。
前胡散
治咳嗽,涕唾稠粘,心胸不利,时有烦热。
前胡 桑白皮 贝母(煨。各一两) 麦门冬(一两半、去心) 甘草(炙,二钱半) 杏仁(半两,汤 浸,去皮尖双仁,炒)
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无时。
〔久嗽〕
丹溪∶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