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新加汤(又名桂枝芍药半夏生姜汤)
桂枝汤内加人参一两,芍药、生姜各三钱。加水四升。
巴戟丸(《发明》) 治肝肾俱虚,收敛精气,补真戢阳,充悦肌肤,进美饮食。
白术 五味子 川巴戟(去心) 茴香(炒) 熟地黄 肉苁蓉(酒浸) 人参 覆盆子 菟丝子(酒浸) 牡蛎 益智仁 骨碎补(洗,去毛) 白龙骨(各等分)
上十三味,为末,蜜丸桐子大,焙干。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饮下,日三服。此药补精气,止汗。
神珠丹(一名离珠丹) 治下焦元气虚弱,小腹疼痛,皮肤燥涩,小便自利,足 寒而逆。
杜仲(炒去丝) 萆 巴戟(各二两) 龙骨(一两) 破故纸(三两,炒) 诃子(五个) 胡桃仁(一百二十个) 砂仁(半两) 朱砂(一钱,另研)
上九味,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温酒或盐汤送下。(气不化,小便不利,湿肌润滑。热蒸阴少,气不化,气走小便自利,皮肤燥涩,为迫津液不能停,离珠丹主之。
弦数者,阳陷于内,从外而之内也。弦则带数,甲终于甲也。紧则带洪,壬终于丙也。若弦虚则无火,细则有水,此二脉从内之外也,不宜离珠丹。)
胡椒理中丸(见痰饮。)
铁刷汤 治积寒痰饮,呕吐不止,胸膈不快,不下饮食。
半夏(四钱,汤泡) 草豆蔻 丁香 干姜(炮) 诃子皮(各三钱) 生姜(一两)
上六味, 咀,水五盏,煎至二盏半,去滓,分三服无时。大吐不止,加附子(三钱),生姜(半两)。
桂附丸(《宝鉴》) 疗风邪冷气入乘心络,脏腑暴感风寒,上乘于心,令人卒然心痛,或引背膂,乍间乍甚,经久不瘥。
川乌(炮,去皮脐) 黑附(炮,去皮脐,各三两) 干姜(炮) 赤石脂 川椒(去目,微炒) 桂(去粗皮。各二两)
上六味,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觉至痛处即止;若不止,加至五十丸,以知为度。若早服无所觉,至午时再服二十丸。若久心痛服尽一料,终身不发。
大建中汤 治内虚里急少气,手足厥冷,小腹挛急,或腹满弦急,不能食,起即微汗,阴缩,或腹中寒痛,不堪劳,唇口干,精自出,或手足乍寒乍热而烦冤酸疼,不能久立,多梦寐。
黄 当归 桂心 芍药(各二钱) 人参 甘草(各一钱) 半夏(泡,焙) 黑附子(炮,去皮。
各二钱半)
上八味,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二气丹 助阳退阴,正气和中。治内虚里寒,冷气攻击,心胁腹满刺痛,泄痢无度,呕吐不止,自汗时出,小便不禁,阳气渐微,手足厥冷。及伤寒阴证,霍乱转筋,久下冷痢,少气羸困,一切虚寒痼冷。
硫黄(细研) 肉桂(去粗皮。各二钱半。) 干姜(炮) 朱砂(别研为衣。各二钱) 黑附子(大者一枚,去皮脐,炮制,半两)
上为细末,研匀,面糊为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煎艾盐汤下。
附子理中丸 治脾胃冷弱,心腹 疼,呕吐泻痢,霍乱转筋,体冷微汗,手足厥冷,心下逆冷满闷,腹中雷鸣,饮食不进,及一切沉寒痼冷,并皆治之。
人参(去芦) 附子(炮,去皮脐) 干姜(炮) 甘草(炙) 白术(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和丸,每一两作十丸。每服一丸,以水一盏化破,煎至七分,稍热服,食前。
八味丸 还少丹 天真丹 双和汤(俱见虚劳。) 定志丸(见惊。)
益黄散(钱氏)
陈皮(一两) 青皮 诃子肉 甘草(各半两) 丁香(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或三钱,水煎服。(海藏云:此剂泻脾以燥湿。)
小青龙汤(见咳嗽。) 四逆汤(见厥。)
大已寒丸(《和剂》) 治脏腑虚寒,心腹 痛,泄泻肠鸣,自利自汗,米谷不化,手足厥冷。
荜茇 肉桂(各四两) 干姜(炮) 良姜(各六两)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汤下,食前服。
第一册
往来寒热
小柴胡汤(仲景) 治伤寒四五日,往来寒热,胸满心烦喜呕,风温身热,少阳发热。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 生姜(各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加味小柴胡汤 即前方加山栀、牡丹皮。
柴胡四物汤(《保命》) 治日久虚劳,微有寒热,脉沉而数。
川芎 当归 芍药 熟地黄(各一钱半) 柴胡(八钱) 人参 黄芩 甘草 半夏(各三钱)
上为末,水煎服。
解风汤(《宣明》) 治中风寒热,头目昏眩,肢体疼痛,手足麻痹,上膈壅滞。
人参 川芎 独活 甘草 麻黄(去节,汤洗,焙。各一两) 细辛(半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五片,薄荷叶少许,同煎至八分,不拘时服。
防风汤 治中风寒热。
防风 甘草 黄芩 桂枝 当归 白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