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症用甘风丹荆汤亦效。
丹皮(一两) 防风(五分) 荆芥(五分) 甘菊花(五钱) 水煎服。
人有双目不痛,瞳神日加紧小,口干舌苦,人以为心火之旺也,谁知是心包之 干燥乎。夫目之系通于五脏,不止心包之一经也。瞳神之光,心肾之光也;心肾之 光,心肾之精也。然而心之精,必得肾之精,交于心包,而后心肾之精始得上交于 目。盖心君无为,而心包有为也。所以心包属火,全恃肾水之滋益。肾不交于心包,即 心包不交于心,火无水济,则心包无非火气,干燥之极,何能内润心而外润目乎?
然则瞳神之紧小,皆心包之无水,由于肾水之干枯也。补肾以滋心包,乌可缓哉。
方用救瞳汤∶ 熟地(一两) 山茱萸(五钱) 甘菊花(三钱) 玄参(一两) 柴胡(五分) 白芍(一两)
当归(五钱) 山药(三钱) 丹皮(五钱) 水煎服。
此方乃肝肾同治之法也,心包无水,不治心包而滋肝肾者,以肝乃心包之母也。
肝取给于外家,以大益其子舍,势甚便而理甚顺,紧急之形,不化为宽大之象哉。
此症用菊女饮亦效。
女贞子(一两) 甘菊花(五钱) 麦冬(五钱) 水煎服。
人有秋后闭结不能大便,此燥伤肺金,而大肠亦燥,非大肠之火也。盖肺与大 肠相为表里,肺燥而大肠不能独润。且大肠之能开能阖者,肾气主之也。肾足而大 肠有津,肾涸而大肠无泽。是大肠之不燥,全藉乎肾水之相资也。然肾水不能自生,
肺金乃肾之母,肺润则易于生水,肺衰则难于生水,肾水无源,救肾不暇,何能顾 大肠哉。治法惟补肺肾,而大肠自润矣。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之。
熟地(一两) 山药(三钱) 山茱萸(四钱) 茯苓(三钱) 丹皮(三钱) 泽泻(三钱)
麦冬(一两) 北五味(一钱) 水煎服。连服四剂自通。
切戒用大黄、芒硝以开结也。盖此病本伤阴之症,又加劫阴之药,重伤其阴,
必成为阳结之症,使腹中作痛,百计导之而不得出,不更可危哉。何若大补其肺肾 之阴,使阴足而阳自化之为得耶。
此症用冬归汤亦效。
麦冬 当归(各二两) 水煎服。
人有夏秋之间,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人以为膀胱之热结,谁知是肺燥而膀胱 亦燥乎。夫膀胱之能通者,由于肾气之足,亦由于肺气之足也。膀胱与肾为表里,
而肺为水道之上游,二经足而水有源流,二经虚而水多阻滞。况干燥之至,既亏清 肃之行,复少化生之气,膀胱之中纯是干枯之象,从何处以导其细流哉。此小便之 不通,实无水之可化也。治法不可徒润膀胱,而亟当润肺;尤不可徒润夫肺,尤当 大补夫肾。肾水足而膀胱自然滂沛,何虞于燥结哉。方用启结生阴汤∶ 熟地(一两) 山茱萸(五钱) 车前子(三钱) 薏仁(五钱) 麦冬(五钱) 益智仁(一钱)
肉桂(一分) 沙 参(三钱) 山药(四钱) 水煎服。
此方补肾而仍补肺者,滋其生水之源也。补中而仍用通法者,水得补而无停滞 之苦,则水通而益收补之利也。加益智以防其遗,加肉桂以引其路。滂沛之水自然 直趋膀胱,燥者不燥,而闭者不闭矣。
此症用柏桂生麦汤亦效。
麦冬(一两) 黄柏(三钱) 生地(五钱) 肉桂(三分) 水煎服。
人有消渴饮水,时而渴甚,时而渴轻,人以为心肾二火之沸腾,谁知是三焦之 气燥乎。夫消症有上、中、下之分,其实皆三焦之火炽也。下焦火动,而上、中二 焦之火翕然相从,故尔渴甚。迨下焦火息,而中、上二焦之火浮游不定,故又时而 渴轻。三焦同是一火,何悉听于下焦之令?盖下焦之火,一发而不可遏,故下焦之 火,宜静而不宜动,又易动而难静也。必得肾中之水以相制,肾旺而水静,肾虚而水 动矣。天下安有肾足之人哉,肾水虚而取资于水者又多也。水亏奚能制火乎?火动 必烁干三焦之气,则三焦更燥,势必仰望于外水之相救,以迅止其大渴也。欲解三 焦之渴,舍补肾水何法哉。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之。
熟地(二两) 山茱萸(一两) 茯苓(五钱) 山药(五钱) 丹皮(一两) 泽泻(五钱) 麦冬(一两)
北五味子(二钱) 水煎服。十剂渴轻,二十剂渴解,三十剂全愈。
六味治肾,更加麦冬、五味以治肺者,非止清肺金之火也。盖补肺以助肾水之 源,肺旺而肾更有生气矣。肾水旺,足以制下焦之火,下焦之火不动,而上中二焦 之火乌能兴焰哉。
此症用二丹汤亦妙。
丹皮 丹参 玄参(各五钱) 茯苓 柏子仁(各三钱) 水煎服。
人有大病之后,小肠细小不能出溺,胀甚欲死,人以为小肠之火,谁知是小肠 之干燥哉。夫小肠之开阖,非小肠主之也。半由于膀胱,半由于肾气,故小肠之结,
全在膀胱之闭,而膀胱之闭,又成于肾气之闭也。盖肾水竭而膀胱枯,故小肠亦燥 而成结耳。治法必须大补肾中之水,而补水又必补肺金之气,以膀胱之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