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不治。黑腐不脱者。不治。臭气异常者。不治。服药不效者。不治。
卷上 附走马牙疳证
芦荟消疳饮
芦荟(五分生) 牛蒡子(五分炒研) 元参(五分) 桔梗(六分) 川黄连(八分) 薄荷(六分) 栀仁(五分) 生甘草(四分) 升麻(二分) 石膏(三钱) 羚羊角(一钱另磨) 银柴胡(五分)
加淡竹叶五片为引。水二钟煎至六分。食远服症重者分两加一倍。
卷上 附走马牙疳证
人参茯苓粥
人参(一钱) 白云苓(六钱)
共研末同粳米一茶钟熬成粥先以盐汤将口漱净。再食粥。
卷上 附走马牙疳证
清疳解毒汤
人中黄(五分) 川黄连(六分) 元参(六分) 牛蒡子(一钱) 北柴胡(五分) 防风(五分) 生石膏(二钱) 犀角(一钱另磨并服) 知母(八分) 生甘草(三分) 连翘(八分去心) 荆芥(八分) 淡竹叶(一钱) 加灯心五十寸。水二钟。煎服。若呕吐。加芦根五钱。
卷上 附走马牙疳证
神功丹
专治一切牙疳。有神效。
人中白(二两) 黄柏(六钱) 青黛(六钱水飞) 薄荷叶(六钱) 儿茶(一两) 冰片(六分)
为极细末日用七八次。涎外流不止者。吉。若无涎则毒瓦斯内攻。即属不治之症。
每以韭菜根煎水。频漱。
炼人中白法
取多年溺壶内底上所起者为最其次即妇人溺桶内所起者。亦可。无论多寡。总取大块。放瓷盆内。置屋上。任其霜压雨淋风吹日炽。如此一二年。或多年更妙。取下放新瓦上。以炭火炼红烟尽为度。再研细收贮候用。愈陈愈妙。
卷上 附走马牙疳证
人中白散
(一名异功散)
白霜梅(二钱) 人中白(五钱火 ) 枯白矾(二钱) 大梅片(二分) 共研细末。先用韭根萝茶煎浓汁。
乘热以鸡翎蘸洗患处。去净腐肉见鲜血。再敷此药。若烂至咽喉者。以芦筒吹之。
卷上 附走马牙疳证
戌骨丹
治走马牙疳。并痘后牙疳取白色狗屎。于长流水中淘出白骨。漂极净。瓦上炙黄。研极细。入麝香少许。擦疳上数次愈。
卷上 附走马牙疳证
芦荟散
芦荟(二钱) 黄柏(五钱) 白人言(五分,用红枣五枚去核每枣纳人人言一分火烧存性) 共研细末。先用米泔水漱净疳毒。再敷齿患处效。
卷上 附走马牙疳证
独胜丹
治一切牙疳穿腮破唇实有奇效。
取白茄蒂。不拘多少。阴干。瓦上炙燥。为细末。加冰片少许。收固每吹患处。即愈。
卷上 附走马牙疳证
紫花散
治小儿口疳神验。
甘蔗皮烧灰研末。加冰片一字。掺之。
卷上 附走马牙疳证
赤霜散
专治走马牙疳。延烂穿腮不堪。危险之症。
用红枣一枚去核。入红砒如黄豆大一粒。扎好放瓦上炙至枣上起白烟。俟烟尽取下盖熄候冷。加冰片一字。研极细。吹患处。效速如神。若久烂之孔。亦能生肌捷速也。
卷上 附走马牙疳证
圣功丹
治一切牙疳。有奇效。
硼砂(五分) 蒲黄(一分) 人中白(二分) 马勃(一分) 儿茶(一分) 甘草节(八厘) 僵蚕(五厘) 冰片(五厘) 麝香(四厘)上为细末。收固。水漱口净吹之。数次即愈。此方出于岫云山人。而其功效过于神功丹。人中白散诸方。若疳重加青黛黄柏等分。
卷上 附走马牙疳证
保元丹
凡牙疳久不愈者。吹之。无不神验。
取稻草不拘多少密扎成把。候冬至日放露天粪缸内至春分取起。于长流水中洗净污秽。置屋上。任日炽雨淋雪压。愈陈愈妙。再将草烧成黑灰。研末。每两加冰片三分和乳极细。吹患处。立效。枢扶氏曰。以上牙疳诸方乃广搜各名家要义。及友人秘授者。皆经应验之方也后之治者。认症勿差。用药勿错。安有不效。至于临症变通。又存乎其人耳。
卷上
梅涧医语
(论喉间发白症)
喉间发白之症。予经历十余俱已收功。此症属少阴一经。热邪伏其间。盗其肺金之母气。故喉间起白。缘少阴之脉循喉咙系舌本。治法必以紫正地黄汤为主,方除紫荆皮茜草二味。此二药开结破肝血之燥热。今喉间之白。因邪伏于少阴肾经蓄久而发。肝失水养。非喉本症。风热结于血分可比。故此二药最不相宜用之。复伤其阴。而白反弥漫不解。只用紫正汤。微加细辛清解少阴之邪。初服一二剂。其白不增不减。略转微黄色。十有九治。若服药后。
白反蔓延呛喉。是邪伏肾经。肾阴已伤。元气无从送邪。即不治矣。此症服药。大便解出结粪。地道通。而肺气行。
邪从大便出。其白即转黄色。七日后愈矣。可知邪伏少阴。盗其母气。非臆度也。
卷上
又论喉间发白治法及所忌诸药
喉间起白如腐一症。其害甚速。乾隆四十年前无是症即有亦少。自二十年来患此者甚多。惟小儿尤甚。且多传染。一经误治。遂至不救。虽属疫气为患。究医者之过也。按白腐一证。即所谓白缠喉是也。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