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经病兼腑者有之,
脏病连经者有之,腑脏经络齐病者有之,要在临病详察也。至于真邪虚实之故,治法通塞之宜 ,苟不预为讲求,何以应斯仓卒哉。夫邪气所触者,邪风暴至,真气反陷经络腑脏,卒然不 得贯通,不相维系。《内经》所谓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是也。脏邪所发者,脏气内虚,肝风 独胜,卒然上攻九窍,旁溢四肢,如火之发,如泉之达,而不可骤止。肝象木而应风,而其 气又暴故也。又邪气所触者,风自外来,其气多实。肝病所发者,风从内出,其气多虚。病 虚者,气多脱。病实者,气多闭。脱者欲其收,不收则死;闭者欲其通,不通亦死。约言治 要,盖有八法,兹用条列于后,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又五脏中风分治之方,余见古方庞 杂失旨,不适于用,谨删正五方,并录出以备检用云。
【目录】卷一\中风统论【篇名】卒中八法属性:夫医之治病,犹将之御敌,宰之治民也。御敌有法,奇正虚实,随机应变。不知法,则 以御敌矣。治民有道,刑政教化,以时而施,不明道,则不足以临民矣。病有阴、阳、表、
里、虚、实、缓、急之殊,医有寒、温、汗、下、补、泻、轻、重之异,不知此,则不足以 临病矣。故立中风八法,以应仓卒之变。至于随证缓调,另详其法于后。盖病千变,药亦千 变,凡病皆然,不独中风。余于此首言之者,亦一隅三反之意尔。
【目录】卷一\中风统论【篇名】卒中八法属性:卒然口噤目张,两手握固,痰壅气塞,无门下药,此为闭证。闭则宜开,不开则死。搐 鼻、揩齿、探吐,皆开法也。
白矾散
(《圣济》) 治急中风,口闭涎止,欲垂死者。
白矾(二两,生) 生姜(一两,连皮捣,水二升,煎取一升二合)
上二味,合研滤,分三服,旋旋灌之,须臾吐出痰毒,眼开风退,方可服诸汤散救治。
又方
白矾(如拇指大一块为末) 巴豆(一粒,去皮膜)
上将二味,于新瓦上 令焦赤为度,炼蜜丸芡实大,每用一丸,绵裹,放患人口中近喉 处良久,吐痰立愈。一方加牙皂一钱, 研取三分,吹鼻中。
急救稀涎散
(《本事》) 治中风涎潮,口噤气闭不通。
猪牙皂角(四梗,肥实不蛀者,去黑皮) 晋矾(光明者,一两)
上为细末和匀,轻者半钱,重者一钱匕,温水调灌下,不大呕吐,但微微冷涎出一二升 ,便得醒,次缓缓调治,大服亦恐过伤人。(孙兆方。)
胜金丸
(《本事》) 治同前。
生薄荷(半两) 猪牙皂角(二两,捶碎,水一升,二味同浸杵汁,慢火熬成膏) 瓜蒂末 藜芦末(各一两) 朱砂(半两,研)
上将朱砂末一分,与二味末研匀,用膏子搜和,丸如龙眼大。以余朱砂为衣,温酒化一 丸,甚者二丸,以吐为度。得吐即省,不省者不可治。
【目录】卷一\中风统论【篇名】卒中八法属性:猝然之候,但见目合、口开、遗尿、自汗者,无论有邪无邪,总属脱症。脱则宜固,急 在元气也。元气固,然后可以图邪气。
参附汤
人参 制附子 用人参须倍于附子,或等分,不拘五钱或一两,酌宜用之,姜水煎服。有痰加竹沥。
【目录】卷一\中风统论【篇名】卒中八法属性:昔人谓南方无真中风病,多是痰火气虚所致,是以近世罕有议解散者。然其间贼风邪气 间有之。设遇此等,岂清热、益气、理痰所能愈哉。续命诸方,所以不可竟废也。俟大邪既
小续命汤
(《千金》) 河间云∶中风面加五色,有表症,脉浮而恶寒,拘急不仁 ,此中风也。宜以加减续命,随症治之。(《古今录验》)。
麻黄 桂枝 杏仁 芍药 甘草 人参 川芎 防己 黄芩(各一两)
附子(半两,制) 防风(一两半)
上为粗末,每服五七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食前。
加减法∶无汗恶寒,加麻黄、防风、杏仁。有汗恶风,加桂枝、芍药、杏仁。无汗身热 ,不恶风,加葛根二两,桂枝、黄芩各根据本方加一倍。有汗身热,不恶寒,加石膏、知母各二两 ,甘草一两。无汗身寒,加附子半两,干姜二两,甘草三两。有汗无热,加桂枝、附子、甘 草,各根据本方加一倍。肢节挛痛,或木不仁,加羌活四两,连翘六两。凡中风不审六经之加 减,虽治之,不能去其病也。
戴氏加减法∶多怒加羚羊角。热而渴去附子,加秦艽。恍惚错语加茯神、远志。不得睡 加枣仁。不能言加竹沥。神虚无力去麻黄,加人参。
又云歧子加减(见《准绳类方》。)
三化汤
(洁古) 河间云∶中风外有六经之形证,先以加减续命汤,随症汗之。内 有便溺之阻隔,复以三化汤下之。
浓朴 枳实 大黄 羌活(各等分)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三两,水三升,煎至一升半,终日服之,以微利为度。
经云∶脾胃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又曰∶土太过则敦阜。阜,高也;敦,浓也。既浓 而又高,则令除去。此真膏粱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