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去节,一两) 桂枝 炙甘草(各半两) 陈皮 半夏(各七钱) 杏仁(五十个,去 皮尖,微妙另研)
上细锉,每三钱,紫苏七叶,生姜四片,煎服。
\x三拗汤\x 麻黄 杏仁 甘草(炙,各等分)
上 咀,每服三钱,生姜三片,煎服微汗愈。深师有细辛。《外台》加桂枝,名小投杯 汤。《和剂》加苏子、茯苓、桑皮,名华盖散。
\x《圣济》饴糖煎\x 饴糖 干姜(炒,一两半) 豉(炒,二两)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上分二剂,煎去滓,入饴糖,干姜末服。
按∶咳嗽经年不愈,余无他症,服药无效者,得三拗汤恒愈。多用清凉,屡发屡甚,别 无热 症者,得饴糖煎遂瘥。不可不知也。《局方》于麻黄、杏仁、甘草中,加阿胶、贝母、桑叶 、知母、款冬、半夏,盖杂清润于辛温之内,凡阴虚邪伏者,服之最宜,名款冬花散。
<目录>卷七\咳嗽统论<篇名>热嗽属性:热嗽有久暴之异,暴者时热伤肺也,肺象金而恶热,得之则脉数,气促,口渴,胸膈不 利,
咽喉肿痛。子和云∶热乘肺者,急喘而嗽,面赤潮热,手足寒,乳子每多有之。久者风寒不 解,久而化火,肺受火邪,气从火化,有升无降,其候咳唾痰浊,烦热口渴,或吐脓血,甚 者身热不已,则成肺劳。
\x六味竹叶石膏汤\x 石膏( ) 淡竹叶 桔梗 薄荷叶 木通 甘草(各一钱)
水煎服 \x又治热嗽,诸药不效者方\x 人参 石膏 甘草 半夏 麦冬 知母 五味 杏仁 枇杷叶 水煎服。
按∶五味子治嗽,新病惟热伤肺者宜之。若风寒所客,则敛而不去矣。久病气耗者,非 五味子不能收之,然热痰不除,则留固弥坚矣。
\x紫菀丸\x 《衍义》云∶一妇人患肺热久嗽,身如炙,肌瘦,将成肺劳,以枇杷叶 、木 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大黄减半,各如常制治讫,同为末,炼蜜丸如樱 桃大,食后夜卧,各含化一丸,未终剂而愈。此泻肺中积热之剂。
\x人参清肺汤\x(《和剂》) 治肺痿,吐血,年久劳嗽,喘急坐卧不安。
人参 炙甘草 阿胶(炒) 杏仁(去皮尖) 桑皮 知母 粟壳(去蒂盖,蜜炙) 乌梅(
去核) 地骨皮(各等分)
每服三钱,水盅半,姜一片,枣一枚,食后温服。
按∶此方治劳嗽最宜,盖以温补虚损之阴,以酸收散亡之阳也。
\x元霜膏\x 治虚劳热嗽,咯血唾血神效。
乌梅汁 梨汁 柿霜 白沙糖 白蜜 萝卜汁(各四两) 生姜汁(一两) 赤茯苓末(八 两,用乳汁浸晒九次) 款冬花 紫菀(并末,各二两)
上共入砂锅成熬成膏,丸如弹子大,每一丸,临卧含化咽下。
\x定肺丸\x 款冬花 紫菀 知母 贝母 人参 炙甘草 桑白皮 马兜铃 御米壳 五味子 麦冬 百部 乌梅肉(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丸樱桃大,噙化下一丸。
\x《直指》人参紫菀散\x 治虚劳咳嗽。
人参 五味子 紫菀茸 陈皮 贝母 紫苏叶 桑白皮(炒,各一两) 白茯苓(二两)
杏仁 甘草(炙,各七钱五分) 川芎 半夏曲 阿胶(蛤粉炒,五钱)
上 咀,每服一两,水二盅,姜七片,乌梅一个,煎一盅温服。
<目录>卷七\咳嗽统论<篇名>郁热嗽属性:郁热者,由肺先有热,而寒复客之,热为寒郁,肺不得通,则喘咳暴作。其候恶寒,时 有热,口 中干,咽中痛,或失音不出是也。宜辛以散寒,凉以除热,或只用辛散,使寒去则热自解。
若遽以苦寒折之,邪气被抑,遗祸不少。
\x《本事》利膈汤\x 鸡苏叶 荆芥 桔梗 牛蒡子 甘草 僵蚕 元参(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沸汤点服,日三。
方古庵云∶肺主皮毛。人无病之时,营卫周流,内气自皮肤腠理普达于外,一或风寒外 束,
则内气不得外达,便从中起,所以火升痰上,故咳嗽。宜用辛温或辛凉之剂,以发散风寒,
则邪退正复嗽止也。
<目录>卷七\咳嗽统论<篇名>饮气嗽属性:饮气嗽者,其症喘咳上气,胸膈注闷,难于偃卧。许仁则云∶由所饮之物,停澄在胸,
水气 上冲入肺,便成咳嗽,此而不治,则为水气。《医余》亦云∶此症宜利水道,化痰下气,不 尔则成水。
\x深师白前汤\x 白前(二两) 半夏 紫菀(各三两) 大戟(七合)
水一斗,渍一宿,煮取三升,作分数服。
\x芫花散\x 芫花 干姜 白蜜(等分)
上用前二味为末,内蜜中搅令相和,微火煎如糜,服如枣核一枚,日三夜一。《备急方 》用枳壳二两炒,水煮去滓,内白糖一斤,服如枣大。
\x葶苈大枣泻肺汤\x 葶苈(不拘多少,炒金黄)
上件细研,丸如弹子大,水三盏,枣十枚,煎一盏,去枣入药,煎七分,食后服。
孙兆治一人吐痰,顷间已升余,咳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