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风从外入。挟寒作势。此 为大风。证见四肢烦重。岂非四肢为诸阳之本。为邪所痹。而阳气不运乎。然但见于四 肢。不犹愈体重不胜乎。证又见心中恶寒不足。岂非渐欲凌心乎。然燥热犹未乘心。不 犹愈于不识人乎。故侯氏黑散用参苓归芎。补其气血为君。菊花白术牡蛎。养肝脾肾为 臣。而加防风桂枝。以行痹着之气。细辛干姜。以驱内伏之寒。兼 桔梗黄芩。以开提肺热为佐。矾石所至。除湿解毒。收涩心气。酒力营运周身为使。庶 旧风尽出。新风不受。且必为散。酒服至六十日止。又常冷食。使药积腹中不下。盖邪 渐侵心。不恶热而恶寒。其由阴寒可知。若胸中之阳不治。风必不出。(太阳之气。行于 胸中。徐氏此注。精细之至。)故先以药填塞胸中之空窍。壮其中气。而邪不内入。势 必外消。此即内经所谓塞其空窍。是为良工之理。若专治其表里。风邪非不外出。而重 门洞开。出而复入。势将莫御耳。
男(元犀)按、徐氏煞此九个字。真阅历有得之言。不可顺口读去。
喻嘉言云、方中取用矾石以固涩诸药。使之积留不散。以渐填空窍。必服之日久。
风自以渐而息。所以初服二十日。不得不用温酒调下。以开其痹着。以后则禁诸热食。
惟宜冷食。如此再四十日。则药积腹中不下。而空窍塞矣。空窍填则旧风尽出。新风不 受矣。盖矾惟得冷即止。得热即行。故嘱云热食即下矣。冷食有能助药力。抑何用意之 微耶。
愚按、风家挟寒。虽未变热。而风为阳邪。其变甚速。观此方除热之品。与祛寒之 品并用。可见也。高明如尤在泾。尚有疑义。甚矣读书之难也。余每用此方。病家惑于 人言而不敢服。辄致重证莫救。不得已遵喻嘉言法。用驱风至宝膏。或借用后卷妇人门 竹叶汤。一日两服多效。然亦有不得不用此散者。亦必预制以送。不明告其方。以杜庸 俗人之论说也。
(又有中风而偏于风者。亦辨其脉于寸口。)寸口脉迟而缓。迟(者。行之不及。
不及)则为寒。缓(者。至而无力。无力)则为虚。营(行脉中。沉而见)缓则为亡 血。卫(行脉 外。浮而见)缓则为中风。(然营卫俱在肤表与肌腠。尚未中经也。若)邪气中经。
(营卫气弱。津血凝滞。)则身痒而瘾疹。(若)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邪混胸 中。阻遏正气。为)胸满而短气。
此为中风之偏于风者。而详其证之递深也。风为阳邪。其脉主缓。师未出方。徐忠 可云、此节下即以风引汤次之。疑系此证之方。余甚服其识。然与驱风至宝膏互服亦妙。
此节以迟脉 出缓脉。言迟则为寒者。以扇动之气虽寒。而自人受之。则为阳邪。
故分疏营卫二句。单承缓而不言迟。则可知其所独重矣。
\x风引汤\x 除热瘫痫。(此方主清热以除其风)
大黄 干姜(愚按应减半用) 龙骨(各四两) 桂枝 甘草 牡蛎(各二两愚按 此品应加倍) 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各六两)
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治 大人风引。小儿惊痫螈 。日数发。医所不疗。除热方。巢氏云、香港脚宜风引汤。
徐忠可云、风邪内迸。则火热内生。五脏亢甚。迸归入心。故以桂甘龙牡。通阳气 安心肾。为君。然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同居。火发必风生。风生必挟木势侮其脾土。
故脾气不行。聚液成痰。流注四末。因成瘫痪。故用大黄以荡涤风火湿热之邪。为臣。
随用干姜之止而不行者以补之。为反佐。又取滑石石膏。清金以伐其木。赤白石脂。
浓土以除其湿。寒水石以助肾水之阴。紫石英以补心神之虚。为使。故大人小 儿风引惊痫。皆主之。何后世以为石药过多而不用。反用脑麝以散真气。花蛇以增恶毒耶。
愚按、用前方而尚恐其不及者。宜黄连阿胶汤。从少阴之本以救之。余热不除。虚 羸少气。近于痿证者。以竹叶石膏汤清补之。二方如神。
按喻嘉言云、本文有正气引邪。 僻不遂等语。故立方即以风引名之。
(更有)防己地黄汤。治(风迸入心。风乘火势。火藉风威。其)病如狂状。妄行。
独语不休。(热迸于内。而外反)无热。(浮为风之本脉。而风火交煽。)其脉(益 )浮。此亦风迸入心之治法也。徐灵胎云、此方他药轻而生地独重。乃治血中之风也。
此等法最宜细玩。愚按、金匮书寥寥数语。读者疑其未备。然而所包者广也。中风以少 阴为主。此节言风迸手少阴之证。出其方治。曰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者。盖以手 少阴心火也。阳邪迸之。则风乘火势。火借风威。其见证无非动象。曰无热者。热归于 内。外反无热。即伤寒论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外无大热之例也。曰其脉浮者。风火属阳之 本象也。然有正面。即有对面。手足少阴。可一而二之。实二而一之者也。考之唐宋后 各家之论中风。曰昏迷不醒等证。其不为狂状可知也。曰猝倒口噤等证。其不为妄行独 语可知也。曰面如 朱。可知寒盛于下。格阳于上。不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