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寒热二 因。若是上焦热。而为吹嘘奔迫之利。则当于上部见沉数之脉。若是中下寒。而为分理不清之利。则当于中 下二部见沉迟沉弦之脉。今三部脉皆平。则下利之非寒热可知。加以按之而心下坚。其因胃有积滞。而胃 气不行。以致无分别水谷之权明矣。故宜以大承下之。使胃气流行。而下利者。必自止也。
\x四十一条\x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条、从脉迟而滑看出。脉字、当指右关阳明而言。盖谓病下利而右关脉迟。犹似胃寒而失分理阴阳之应。
然胃寒而利。则津伤气泄。而脉迟见涩者。常也。乃迟而兼见滑。夫滑、为宿食凝聚之诊。滑从迟见。谓非凝聚 而致气机不流行之故乎。故知其胃实也。胃实不去。则化机不醇。而利岂能愈哉。是宜主大承以通其塞矣。
此与上条两急字。恐缓则津液竭尽。而不任下。多致亡阴而死也。
\x四十二条\x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此即上条之初候。而抽言之也。盖谓下利。脉当涩。而反见滑。便知当有所去。即宜以大承愈之。否则。坐失机 会。使滑久而胃气阻滞。致成上条迟滑之脉矣。
\x四十三条\x 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五行各有休囚官旺。而代谢因之。年月日时者。天地流转之五行。五脏六腑者。人身内具之五行。其生扶克 制。内外尝相应者。感通之道也。下利之病。乘时而发于脏腑。病尽固瘥。病不尽。而得运气之子气以制其鬼。
亦能瘥也。若遇所病之期。复见所病之症。则知其非新病。而为未尽之旧病。得流行之鬼气而复发也。是宜 以大承涤荡之。而毋使滋蔓矣。
\x四十四条\x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注见伤寒厥阴。
\x四十五条\x 下利。便脓血。桃花汤主之。
\x桃花汤方\x 赤石脂(一斤半锉半筛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七合。内赤石脂方寸匕。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注详伤寒少阴。方论并见。
\x四十六条\x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x白头翁汤方\x 白头翁 黄连 黄柏 秦皮(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
注详伤寒厥阴。方论并见。
\x四十七条\x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桅子豉汤主之。
\x栀子豉汤方\x 栀子(十四枚)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则止。(此四字系 后人所添。详别见。)
文见伤寒厥阴。有注。
\x四十八条\x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x通脉四逆汤方\x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甘草(一两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下利而至清谷。则里寒已甚。阴寒格阳。故外热。微阳自遁。故汗出。里寒而阳气外泄。故其气不相接而厥也。
是宜以大热之姜附为主。而佐以守中之甘草。使先温其里。则表阳从类而内附。故热汗可除。悍气得温而 外通。故厥亦可愈也。究之胃阳复而变化自神。脾气暖而水谷自别。则下利清谷。当与诸症同解矣。名之曰 通脉四逆者。以脉气行于中焦之精悍。里寒外厥者。其脉必伏。或沉迟。温中而精悍自起。则气行而脉通故 也。文见伤寒厥阴。另有注。
\x四十九条\x 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
\x紫参汤方\x 紫参(半斤) 甘草(三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
下利肺痛。其因有二。以利则下虚。而膈间之气。有下趋之势。肺为气之总司。而作悬痛者一也。又利则虚热 上浮。而肺管如作胀痛者。二也。紫参味苦气寒。性畅功补。用为主病之君。盖以味苦气寒者。坚其悬痛。而以 性畅功补者。除其胀痛耳。然后佐以甘浮之甘草。是欲其托之在上。而直行肺中者可见矣。
\x五十条\x 气利。诃黎勒散主之。
\x诃黎勒散方\x 诃黎勒(十枚煨)
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
注见前三十四条下。
<目录><篇名>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治第十八属性:诸脉浮数。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疮者。怆也。伤也。风寒暑湿等之外因。客于经络。而其气血不和。有凄怆之象。因而 烂伤损者是也。痈者。壅 也。拥也。或七情之内火。或六淫之外邪。流于隧道。郁于经穴。以致气血不通。而壅塞拥起之象。故名痈。是疮 小痈大。疮浅痈深。且疮之所见。不拘十二经络。及任督两脉。痈即发于脏者。亦必移热于腑。而见三阳及任 督诸部者。以疮毒小而浅。故浮散而见各经之表。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