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犀角消毒丸\x 治积热及痘疹后,余毒生疮。
生地黄 防风 当归 犀角屑(镑) 荆芥穗(各一两) 牛蒡子(杵炒) 赤芍药 连翘 桔梗(各七 钱 上为末,炼蜜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薄荷汤化下。
按∶前二方善损中气,伤阴血。若大人形病俱实,脾胃健旺者,庶可用之,恐芽儿脏腑脆嫩 不能胜此。经云∶气主嘘之,血主濡之。气者胃中冲和之元气。若胃气一伤,不能嘘濡消散 ,脓已成者不能腐溃;脓已溃者不能生肌收敛。因而难治,甚致不起,不可不慎也!
\x八味茯苓补心汤\x 治心气不足,血气不和,而患疮症。(愚制)
茯苓(五分) 酸枣仁(炒。各二钱) 五味子(炒) 当归(各一钱) 人参(一钱五分) 白术(炒,
一钱) 菖蒲(五分) 远志(去心,六分) 甘草(炒,五分)
上作二三服,水煎。
\x柴胡栀子散\x(方见胁痈)
\x托里散\x(方见热毒)
<目录>卷十一<篇名>热毒疮疡属性:热毒疮疡,因食膏粱浓味,或乳母七情郁火所致。若肿骨作痛,气血凝滞也,用仙方活命饮 。口渴便秘,热毒内蕴也,用四顺清凉饮,佐以如圣饼。肿硬色赤,热毒凝聚也,用活命饮 ,佐以隔蒜灸。肿 不消,欲作脓也,用托里消毒散。不成脓,或成脓不溃,气血虚也,用 八珍汤。溃而肉赤不敛,脾血虚也,用四物、参、术。肉白而不敛,脾气弱也,用四君、芎 、归。食少体倦而不敛,脾气虚也,用六君、当归、升麻。凡药对症,无有不愈,设或妄行 攻毒,元气亏损,则变恶症而难治矣。大抵疮疡属腑者易治;元气无亏者不治自愈。属脏者 难治,元气亏损者则变为恶症,误行克伐,元气亏损,尤难疗理,故切不可用峻厉之剂。观 东垣、丹溪云∶但见肿痛,参之脉症虚弱,便与滋补,血气无亏,可保终吉。若用驱逐败毒 ,不免有虚虚之祸矣。
一小儿患之,肿 ,敷服败毒之药,肿益甚,更作呕,视其寅关脉青赤,此肝经风热之毒,
中气复伤而然也,用五味异功散加柴胡、升麻,再用补中益气汤加白芷、桔梗而愈。
一女子十岁余,耳下连项赤肿,寒热头痛,恪敷铁箍散,此少阳胆经火症内作,非铁箍散所 能愈,余用栀子清肝散而愈。
一小儿所患同前,右关脉数,按之则弦,作呕懒食,此肝木克脾土所致,用小柴胡汤去黄芩 加茯苓、芍药而愈。
一小儿患之,余谓禀肝脾气滞,不信,用铁箍散、犀角丸,而呕吐少食,手足并冷,此脾胃 复伤也,子用五味异功散加木香;母用加味逍遥散、加味归脾汤而消。
一小儿缺盆患之,内外敷服败毒之药,发热肿痛,按之则软,此脓内溃也,喜其右腮白,左 腮黄,乃脾胃相生,其病易愈,遂针出脓,用托里散而愈。
一小儿头面患之,服清胃之药,肿痛益甚,余谓毒瓦斯炽盛,而瘀血不散也,用仙方活命饮,
二剂而愈。后因伤食,朝寒暮热,头面仍患之,服降火之剂,口舌赤肿,手足并冷,余谓胃 气复伤而虚寒也,用五味异功散而愈。
一小儿头患疖甚多,寒热作痛,时季夏,乃形病俱实,先用人参败毒散加黄连、香薷一剂,
其痛顿止;次用仙方活命饮末三服,大者出脓,小者自消。后食浓味复发,用清胃散、活命 饮各一服而愈。
一小儿素食炙 ,不时患之,此膏粱积热所致,用清胃、泻黄二散将愈。又停食,服巴豆之 药,口舌赤烂,头面生疮,此胃气复伤而内热也,用人参安胃散而愈。
一小儿不时患之,兼颊侧结核,此肝疳之症,先用龙胆泻肝汤二剂,以治肝火;又用四味肥 儿丸、五味异功散加升麻、柴胡,消疳健脾而愈。
一小儿素有肝脾之症,患疖甚多,用仙方活命饮二剂,肿痛顿退,又用四味肥儿丸、五味异 功散加柴胡、升麻而愈。其时同患此症,用犀角丸、化毒丹,伤其脾胃者,俱致不起。
一小儿头面患之,肿痛 作,属胃经热毒,先用仙方活命饮末,次用清胃散而痊。后口舌生 疮,别搽末药,腹痛重坠,作呕不食,手足指冷,余谓脾胃虚寒,用异功散加升麻而痊。
一小儿十二岁,胸前患此,肿 作痛,外敷铁箍散,内服犀角丸,腹中寒痛,验之脓已成,
先用五味异功散,再用托里消毒散,脓自出,却用托里散而愈。
一小儿臂患毒,漫肿微痛,敷铁箍散,时欲呕吐,胸腹痞满,手足并冷,此脾气虚寒也,症 属半阴半阳,铁箍散乃纯阳之药,非其所宜,遂敷冲和膏,服六君、干姜而消。盖小儿元气 ,易实易虚,用寒药敷贴,逼毒入脏,而不能救者多矣。
\x仙方活命饮\x 金银花 陈皮(各三钱) 皂角刺(炒) 穿山甲(蛤粉同炒) 防风 没药 白芷 乳香 当归(各一钱)
贝母 天花粉 甘草节(各七分)
上每服五钱,酒煎服,婴儿每服一两,子母同服,为末酒调服亦可。毒在表者加麻黄散下毒 ,在内者加大黄下之,当临症制宜。此解毒回生起死之良剂。
\x托里消毒散\x 治胃经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