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桶上要干,不令虫走出,却将蟾蜍扑死,投蛆中食一昼夜,以布袋盛置浸急水 中,一宿取出,瓦上焙为末,入麝一字,粳米饭揉丸,麻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
\x六味肥儿丸\x 消疳、化虫、退热。若脾疳,饮食少思,肌肉消瘦,肚大颈细,发稀成穗,项间结核,发热作 渴,精神怠倦,大便酸臭,嗜食泥土,或口鼻头疮,肚腹青筋,啮下痢便白,宜用此丸。即四味肥儿丸,加干蟾一两、
芜荑五钱。
\x四味肥儿丸\x(方见热毒瘰 )
\x地黄丸\x(方见作渴不止)
<目录>卷十一<篇名>热毒口疮属性:经云∶手少阴之经通于舌,足太阴之经通于口。因心脾二经有热,则口舌生疮也。当察面图部位,分经络虚实而药 之。若元气无亏,暴病口生白屑,或重舌者,用乱发缠指,醮井水揩之,或刺出毒血,敷以柳花散。敷之上以肿胀或有 泡者, 令刺破,敷前散,或以青黛搽之,刺后又生,又刺。若唇吻热烈者,用当归膏调柳花散敷之。若元气 亏损,或服寒凉之药,或兼作呕少食者,此虚热也,用五味异功散加升麻、柴胡。若泄泻作渴者,脾胃虚弱也,用 七味白术散。若腹痛恶寒者,脾胃虚寒也,用六君、姜、桂。若因母食酒面 煎者,用清胃散。若因母饮食劳役者,用补中益气汤。肝脾血气者,用加味逍遥散。郁怒内热者,用加味归脾汤,子 母服。若泥用降火,必变慢脾风矣,仍参吐舌弄舌治之。凡针重舌,以线针直刺,不可横挑,恐伤舌络,致言语不清 也。
一小儿口舌生疮,手热饮冷。属胃经实热,用柳花散、加味解毒散而愈。后因伤食吐血,不时弄舌,属脾经虚热,
用四君子汤而痊。
一小儿口舌生疮,延及头面胸背,脓水淋漓,此胎毒也,内用牛黄解毒丸,外以当归膏调黄柏末,涂之而愈。
一小儿发热饮冷,口患疮,额鼻黄赤,吐舌流涎,余用导赤、泻黄二散而愈。后复作,自服清热化毒之药,益甚,
更加弄舌,余用五味异功散加钩藤钩及六君子汤而愈。盖吐舌为脾之实热也,弄舌为脾之虚热也。治者审之!
一小儿患前症,久不愈,恪服清凉之剂,痰喘不已,口开流涎,手足 冷。又欲治痰,余谓∶经云,脾主涎,肺主 气。此因脾土虚寒,不能生肺金而然,非痰火为患也。先用温中丸二服,痰喘顿止,又用五味异功散而痊。
一小儿口内生疮,用寒凉之剂,更发热饮汤不绝,此中气虚寒,隔阳于外,非实热也。用补中益气汤加炮姜,一剂 而愈。
陈湖陆钦若,子患前症,敷服寒剂,手足 冷,口唇时动,余曰∶此中气虚寒,而变慢脾风也。后果殁。
\x东垣清胃散\x 治胃经有热,牙齿作痛,或饮冷作渴,口舌生疮,或唇口肿痛, 连头面,或重舌马牙,吐舌流 涎。若因服克伐之剂,脾胃虚热,口舌生疮,或弄舌流涎,或呕吐困睡,大便不实者,用五味异功散。
升麻(五分) 生地黄(四分) 黄连 牡丹皮(各三分) 当归稍(四分)
上水煎服,婴儿母亦服。
\x清热消毒散\x 治实热,口舌生疮,及一切疮疡肿痛,形病俱实者。
黄连(炒) 山栀(炒) 连翘 当归(各五分) 川芎 芍药(炒) 生地黄(各六分) 金银花(一钱) 甘 草(二分)
上水煎服,婴儿母同服。
\x四君子汤\x 治脾气虚热,口舌生疮。或但胃气复伤,饮食少思,或食而难化。若作呕泄泻,尤宜用之。如兼痰 嗽气逆,肢体倦怠,面目浮肿,宜用六君子汤。
\x六君子汤\x 治脾胃气虚,吐泻不食,肌肉消瘦。或肺虚痰嗽,喘促恶寒。或惊搐口直口噤诸症。(二方见腹痈)
\x五味异功散\x 治脾胃虚热,口舌生疮。或因误服克伐之剂,脾胃复伤,而口舌生疮。或弄舌流涎,吐泻不止,
饮食少思。或惊搐痰嗽,睡而露睛,手足 冷。若母有病,致儿患者,子母并服。(方见用败毒之剂)
\x人参理中汤\x 人参 白术(炒) 干姜(泡) 甘草(炙。各等分)
上每服一二钱,水煎蜜丸,即人参理中丸,加附子,即人参理中汤。
\x四物汤\x 治疮疡血虚,发热烦躁。或晡热作渴,头目不清。若因脾虚不能生血者,用四君子汤。(方见腹痈)
\x柳叶散\x 治热毒口疮。
黄柏(炒) 蒲黄 青黛(真正者) 人中白( ,各等分)
上为末,敷之。
\x加味解毒散\x \x牛黄解毒丸\x(二方见胎毒疮疥)
<目录>卷十二<篇名>疔疮属性:诸疮惟疔毒为甚,而杀人亦速。古云∶疔有十三种,种各不同,内三十六疔,满其数即不可救。亦有不满其数而死 者,乃毒瓦斯走散故也。若痘毒染人,发于头面或遍身者,又非此类。在小儿多因乳母食有毒之物,或儿卒中饮食之毒,
或感四时不正之气,皆能致之。其疮多生头面、四肢,形色不一,或如小疮,或如水泡,或痛或痒,或麻木不仁,外症 寒热,呕吐恶心,肢体拘急。大要当分邪之在表在里,急用隔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