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青矾一钱,纸包煨热,去枣不用,但以青 矾二分调水,以笔涂数次即消。
<目录>卷三\身体诸病门<篇名>附例属性:小儿舌肿,但以梅花冰片点之,或用蓖麻油蘸纸作燃,烧烟熏之,随即消缩。
小儿舌中出血不止,但用乌贼骨、蒲黄各等分。为细末,敷舌上愈。
小儿舌头溃烂,饮食难进,先用吴茱萸研末,好醋调敷两脚心,对时一换。再用人中白、儿茶、青黛、硼 砂、薄荷、玄明 粉、马庇勃、冰片,共研极细,掺之立效。
小儿舌硬生衣,但用真犀牛黄、朱砂、元精石,共研细末,频涂舌尖即愈。
小儿舌生红泡,此证与咽喉不同,但用蛇床子一两,罐内烧烟,吸入喉中自消。
<目录>卷三\身体诸病门<篇名>牙疳属性:小儿牙龈初作臭气,次则齿牙黑,甚则龈肉烂而出血,名曰牙疳。此由肾热,其气直奔上焦,故以走马为 喻。古法主内服沆瀣丹(方见上),外敷如圣散(如人中白、铜绿、麝香,共为细末),先以蜡树叶浸米泔水洗 净后搽此药。
〔真按〕小儿多因热病之后,或痘疹之后,火毒流于胃经,致有此患,势甚危急,甚则落牙、穿腮、透鼻,
一二日即能致命,故名走马,言其骤也,此症有五不治∶(一)舌根烂不能食者不治;(二)黑腐如筋者不治;
(三)白色肉浮者为胃烂不治,(四)牙落穿腮、鼻臭不堪闻者不治,(五)山根上发红点者不治。
须趁其初起时,急用生大黄三钱,丁香十粒,绿豆三钱,共研末,热醋调敷两足心。再用 赤透绿矾、 人中 白、雄黄精、真麝香、顶上梅花冰片,共研极细末。先用银针挑刮去腐肉紫血,然后以药末敷之,吐出毒血,方 能愈也。
再此症如兼两腿形如云片,或红或青,大小不一,痛而肿硬,步履艰难者,其腿上肿处,须用磁锋刺破出血,
随之以牛肉片贴之,日换数次,甚有效验。
<目录>卷三\身体诸病门<篇名>牙痛属性:小儿牙痛,不外风火虫三项。又有虚火实火之分∶虚火其痛甚缓。日轻夜重;实火痛不可忍。风痛者痛而且 肿,甚至头面皆 痛,呵风亦痛。虫痛者,发时必在一处,叫号不已。古方有分别上下左右,按经施治之法,不甚见功,盖因未详 辨风火虫及虚实不同之故耳。再举古方之多见效者,风火牙痛,以生地捣烂,加入潮脑少许,不可过多,捶匀贴 患处,吐出涎水即愈。虫牙痛者,以韭子煎浓汤漱之,或用五倍子煎浓汁,含漱数次即愈。
〔真按〕小儿牙痛,含漱之药每多不便,但用细辛头末七分,片脑二厘,麝香二厘,牙硝一分,硼砂六厘,
白矾四厘,研极细末,无论风火虫,擦患处即愈。但须斟酌虚实,内服汤剂,以杜后患。
<目录>卷三\身体诸病门<篇名>附例属性:小儿上下牙床肿者,此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实热也。但用连翘、薄荷、淡竹、知母、石膏、生甘草煎汤,
频频含咽即消。
小儿牙龈肿者,因肾脏积热附龈而肿痛,但用生黄柏研末,敷牙龈上有效。
小儿梦中切牙,风热也。由手足阳明二经积热生风,故令相击而有声也。其必在梦中者,风属阳,动则风行 于阳,静则风归于里也。此症惟痘疹见之为危候,余则无大害。但用蝉蜕、陈皮、竹茹、甘草等分,煎服有效。
小儿牙缝出血,乃阴虚热极所致,名曰牙衄,又名牙宣。但用黄豆渣(即豆腐店中取过黄豆浆之渣)敷之立 止,如神,若血出不止,速煎六味地黄汤去萸肉,服之立愈。
<目录>卷三\身体诸病门<篇名>咽喉肿痛属性:小儿咽喉肿痛,无非胸中郁积热毒及风痰壅滞,而发于咽喉。古法轻则用甘桔汤。即桔梗、甘草二味。重则 化毒汤主之(如桔梗、薄荷、荆芥穗、炙甘草、芒硝、山豆根、牙硝、硼 砂、朱砂、雄黄),水煎服。仍以此药研末吹喉中。
〔真按〕咽为胃管,主纳水谷而居后。喉为肺管,主司呼吸而居前。无论风痰热毒,症之或轻或重,窃谓 古法服药吹药,均宜古而不宜今,但用薄荷尖、浙贝母、连翘壳、淡竹叶、生甘草,水煎服。外用霜白梅,烧存 性,硼砂、顶上梅花冰片,吹之,较为平稳。
再儿在三岁以内,不便吹药,单用燕子泥研过筛,要极细,以冷开水调敷喉外肿处。即外面不肿,亦照喉内 肿痛之处,于喉外遍敷之,可以化毒清热。且牙关紧闭者,敷之即开,可以进药。如无燕子泥,改用烧纸数张,
以烧酒浸湿贴喉外,随干随换,此以热导热之意也,幸勿轻视。
<目录>卷三\身体诸病门<篇名>附例属性:小儿锁喉风,但用鲜芙蓉叶捣烂,作二小饼,一贴囟门,一贴肚脐即愈。
小儿单双喉蛾,生于咽喉关上者轻,生于关下者重。此症喉闭片时,即不可救。急看小儿两手虎口,如有水 泡,即用银针挑穿,喉蛾即破,忌见灯火。一面用老蒜捣融,如蚕豆大,敷经渠穴(穴在大指下手腕处寸脉后),
即烂,男左女右。右用蚬壳盖上扎住,用别物盖亦可,片时起一水泡,再用银针挑破,将水揩净,以去毒瓦斯,立 刻安痊。若再服善后养正汤剂,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