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圣惠》治小儿脾肺风热,膈上多涎,心神昏闷,少欲乳食。
防风散方
防风 人参(各去芦头) 羚羊角(屑) 甘草(炙微赤,锉)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黄芩(
各一分) 半夏(半分,汤洗七遍,去滑)
上件药捣,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心脾壅热多涎。
牛蒡子散方
牛蒡子 栀子仁 甘草(微炙赤,锉) 川硝 郁金(各半两) 枳壳(一分,麸炒微黄,去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龙脑半钱,同研令匀。不计时候,用薄荷水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脾热,乳食不下,胸膈多涎。
半夏丸方
半夏(半分,生姜汤洗七遍,去滑) 皂角子仁(半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用生姜汁和丸如麻子大。不计时候,以温水下三丸。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又方 上取东行牛口中沫,涂于儿口内效。
《圣惠》又方 上取白羊粪少许,入水研取汁,涂儿口中效。
《圣惠》又方 上取鹿角末,炒令焦,更研令细,以清粥饮调下一字。
《圣惠》又方 上取牛 草绞取汁,少少与服之。
《博济方》治上焦风壅,化痰涎,利胸膈,逐风秘。
白龙丹
雷丸(末,二钱) 甘遂(末,三钱) 龙脑(少许) 牵牛(一两,杵取末六钱,不用再罗者) 粉霜 轻 粉(各四钱,入白面少许,三味同研令匀细,滴水和作饼子,于慢火煨令熟,放冷再研令细)
上件同为细末,研令匀,入青州枣煮熟,取肉和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七丸,温浆水下。如一切风痫惊 搐涎滞,并以浆水下七丸及至十丸。如小儿痰热及渴不止,头疼,但频少与服,自然消痰。大人风气壅盛,
上焦不利,最宜服此。更在临时酌其加减。
太医局
水银扁丸子
治小儿惊风壮热,涎盛喘粗,或发搐搦,目睛上视,及因乳哺不节,胸满呕逆,精神迷闷,
发痫螈 ,并宜服之。
水银 黑铅(同与水银结砂子) 巴豆(去皮心,酸醋煮令黄。各一两) 腻粉 干蝎(全者) 铅白霜 青 黛百草霜 牛黄(四味研。各一分) 香墨(烧淬,三钱) 黄明胶(炙令黄燥,一钱三字)
上为细末,入研药匀。以陈粟米饭为丸如绿豆大,捏扁。每一岁儿服一丸,二岁服二丸,三岁服三丸,四 岁以上服四丸,用干柿汤下,薄荷汤亦得。更量虚实加减服,利下青粘滑涎为度,乳食后服此药,不得化破。
太医局
比金丸
治小儿惊风体热,喘粗涎嗽,心忪颊赤,大小便不利,夜卧不稳方。
腻粉(研) 滑石(各十五两) 青黛(研,二两半) 天南星(炮,十二两半) 巴豆(去皮取霜,七百个)
上为细末,以面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一岁一丸,薄荷温水下。如急惊风,头热足冷,口噤面青,筋脉抽 掣,上膈顽涎,疾状甚者,加一、两丸,煎桃符汤下。疏利下蕴毒热涎,立便安愈。小儿疮疹后余毒不解,
尤宜与服,食后。
太医局
灵砂归命丹
治小儿蕴积邪热,潮热不除,颊赤口干,心膈烦躁,痰涎不利,睡卧不安。或发惊痫,涎 潮搐搦;又疗积滞不消,下利多日,腹中 痛,烦渴呕哕,服药调和不能愈者,并可服之。
上以妙香丸一丸,分作五十丸。每服二丸,金银薄荷汤下,更量岁数加减。如惊痫搐搦,龙脑腻粉蜜汤下。
欲服此药先效尤速,以冷水浸少时服之。(妙香丸方见积热门。)
《谭氏殊圣》治小儿惊悸心忪,化涎痰,利胸膈烦热,止咳嗽。
金珠丸方
天南星(炮) 白矾(焙) 半夏(汤浸七遍) 朱砂(研细。各半两) 人 参干山药(各一钱) 腻粉(二钱) 金箔(十片)
上为细末,薄荷汁同水打糊为丸如绿豆大,金箔为衣。每服一丸,食后生姜汤下,量力服。
钱乙褊银丸
治风涎膈实,上热及乳不消,腹胀喘粗等方。
巴豆(去皮心、油膜,研细) 水银(各半两) 黑铅(二钱半,同水银结砂子) 麝香(半钱,别研) 好 墨(八钱,研)
上将巴豆末并墨再研匀,和入砂子、麝香,陈米粥和丸如绿豆大,捏扁。一岁一丸,二、三岁二、三丸,
五岁以上五、六丸,煎薄荷汤放冷送下,不得化破。更量虚实增减,并食后。
钱乙三圣丸
化痰涎,宽膈,消乳癖,化惊风,食痫诸疳。小儿一岁以里,常服极妙方。
小青丸
青黛(一分) 牵牛(末,三分) 腻粉(一钱)
并研匀,面糊丸,黍米大。
小红丸
天南星(末,一两,生) 朱砂(半两,研) 巴豆(一钱,取霜)
并研匀,姜汁面糊丸,黍米大。
小黄丸
半夏(生,末,一分) 巴豆(霜,一字匕) 黄柏(末,半字匕)
并研匀,姜汁面糊丸,黍米大。
以上百日者各一丸;一 者各二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