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6-幼幼新书-第267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医局
生犀散
治小儿骨蒸肌瘦,颊赤口干,日晡潮热,夜有盗汗,五心烦躁,四肢困倦,饮食虽多,不生肌 肉。及大病瘥后,余毒不解;或伤寒病后,食羊肉体热不除,并宜服之。

羚羊角(镑) 地骨皮(去土) 秦艽(去苗并土) 麦门冬(去心) 枳壳(麸炒,去瓤) 大黄(蒸,切、
焙) 柴胡(去苗) 茯苓(去皮) 赤芍药 桑白皮(锉) 黄 (锉) 人参(去芦头) 鳖甲(汤煮去裙 ,涂醋炙黄)
上各等分,捣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青蒿少许,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食后。儿小即分为二服。
《聚宝方》
龙虎煎
治瘫痪风,并童男童女骨蒸劳气。

倒垂杨柳枝(筋粗者,东南上采,细锉匀) 槐角(不种者) 桑枝(如柳枝。三味各秤一斤。十月尽,
十二月上旬采) 天仙藤(半斤,细锉)
上四味合用。十岁以下童男小便二斗以来,同浸一宿;于净锅内入河水一斗,同小便熬,不得水耗,旋添 河水熬至晚倾出净,布袋内捩汁。再用文武火熬,柳篦子不住手搅,候熬至半,去了焰火,却便炭火直熬成 膏,净瓷罐盛、封闭。所有捩出者滓别收,要合金枝丸(方在后)。
《聚宝》又方
金枝丸
川乌头(炮裂,去皮脐) 仙灵脾(细锉) 防风 牛膝(各去芦头) 晚蚕沙(微炒) 桑黄(锉) 桃 胶乌蛇(酒浸一宿,炙熟和骨用) 桃仁 (各一两。其桃仁用茱萸二两炒熟,和茱萸倾在瓦罐子,浓纸封口一昼夜。去茱萸,只用桃仁) 前药滓 干 黑桑椹(二两,不犯盐者)

上十一味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用前药一起匕尖,温酒化之,吞下丸子二十丸,每日空心,日午、
临卧服之。
《聚宝方》
国老散
治骨蒸日久,去三焦壅滞虚热,不思饮食。大人、小儿并可服之。

甘草(炙) 银州柴胡(去苗) 秦艽(去土) 大乌梅(取肉焙。各二两)
上四味为末,每日食后热汤点服。忌炙爆物。
《聚宝方》
人参柴胡汤
解小儿肌体蒸热,长肌进饮食。

人参 柴胡(去苗) 白茯苓 川芎(各一两) 知母 川升麻 本(去土) 甘草(炙) 天门冬(
去心。各半两) 独活 柏子仁(各一分。研)
上十一味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半盏,生姜、青 各少许,同煎至三分,去滓,食后温服。五岁以上、十 五岁以下入醋炙鳖甲半两,同为末,加二钱,水一盏,煎六分。
《惠眼观证》
柴胡丸
治疳劳,骨蒸发热,及上焦渴甚方。

柴胡 茯苓(各一两) 木香 桂心(一分) 枳壳(麸炒,去瓤) 大黄(微炙。各一分)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此○大,每服七丸,熟水吞下。作散子亦得。
《刘氏家传》治童男蒸热。
八仙饮子方
人参 地骨皮 茯苓 牛膝(酒浸) 菊花(各一两) 麦门冬(三两,去心) 甘草(炙) 远志(去心。各半 两)

上件 咀,衮匀。每服五钱匕,水两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不计时候,日进二服。
《张氏家传》治小儿骨蒸体热,成劳倦。
地黄散方
熟地黄(去土,洗) 当归 地骨皮(各洗) 枳壳(去瓤,麸炒) 柴胡 秦艽(各去芦) 知母 鳖 甲(去黑皮尽,醋炙黄。各等分)

上件为末。每服一钱半,水一盏、乌梅半个,煎七分,和梅热服。
《庄氏家传》治小儿骨蒸劳热,肌肤羸瘦,可思饮食,夜多盗汗及诸疳热。
青蒿丸方
人参 茯苓 鳖甲(浸、去裙,醋炙) 柴胡 秦艽(各去苗) 绵黄 (各一两)

上取青蒿洗过,研滤自然汁一升,银石器内熬取三合,入蜜四两同再熬得所,捣、罗药末入,同忤一千下,
绿豆大丸之。米饮或麦门冬熟水下十丸,空心、米饮、日午。
《庄氏家传》治小儿骨蒸,及一切疳。
煮鸡丸方
黄脚雌鸡(一只,去毛并肚肠) 柴胡 黄连(各四两)

上二味为粗末,用夹生绢袋盛,内鸡肚中缝合,煮令极烂漉出,去骨取药,相和焙干,捣为末。用酒面糊 丸如绿豆大,随儿大小自二十丸加减,熟水下,不拘时候。
《庄氏家传》治骨蒸唇红,颊赤气粗,口干,遍身壮热;或多虚汗,大肠秘涩,小便赤黄,饮食全少。
猪肚丸
(出《博济方》)

鳖甲(醋炙黄) 柴胡(银州者) 木香 青蒿 生干地黄(各一两) 黄连(去须。二两) 青橘皮(去 白,半两)
上七味,为细末。用嫩小猪肚一枚,净洗去脂,入药末在内,系定,蒸令极软如泥,研为丸如绿豆大。每 服十五丸,温水下。食前、日午、临卧,日三服。忌湿面、毒物。
《庄氏家传》
胡连丸
治骨蒸潮热,羸瘦,生肌消疳黄等方。

胡黄连 黄连(大者,去须,秤) 柴胡(去苗,秤。各一两) 乌犀(磨) 赤茯苓 使君子(去皮,
秤) 黄芩(细者) 鳖甲(炙令黄。各半两)
上为细末,猪胆面糊丸如绿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