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煞药者,以意增之。若肿,和鸡子敷上,日三。老小以意,亦可多合用之,深师同。
《圣惠》治小儿中风,筋脉拘急、项强、腰背硬、手足搐搦,发歇不定。
羚羊角散方羚羊角(屑) 防风(去芦头) 麻黄(去根节) 黄芩 桂心 细辛 甘草(炙微赤,锉。以上各半两) 羌活(三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更煎一两沸。温服。量儿大小加减,频服,汗出效。
《圣惠》治小儿中急风,口眼俱搐,腰背强直,手足拘急。
牛黄散方牛黄(三分,细研) 天南星(一分,生使) 麝香(细研) 腻粉(研入。各一钱) 桑螵蛸(三分,微炒) 干蝎(半生用,半微炒) 白花蛇(腰已前者,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各一两半)上件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每服以温酒调下一字。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中风,四肢拘急、心神闷乱、腰背强硬。
天南星丸方天南星(炮裂) 腻粉(研入) 牛黄 麝香(并研细。各一分) 白附子(炮裂) 半夏(汤洗七次,去滑) 麻黄(去根节) 槐子(炒) 防风(去芦头) 朱砂(细研,水飞过) 犀角屑(各半两) 五灵脂 干蝎(微炒。各一两) 金银箔(各三十片)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都研令匀;用醋一大盏,入药末一半,以慢火熬成膏,次入余药末,和丸如绿豆大。一岁一丸,二岁二丸,三、五岁至三丸。以温酒下,日三、四服。
《圣惠》治小儿中风,口眼偏斜,筋脉拘急及胎中疾病。
朱砂丸方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 干蝎(微炒) 牛黄 麝香(各细研) 天麻 白附子(炮裂) 白僵蚕(微炒)干姜(炮裂,锉,各一分)上件药捣,罗为散,入研了药令匀,用软粳米饭和丸如黍子大。每服以乳汁化下三丸,日三服。更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中风,手足搐搦及惊风。
牛黄丸方牛黄(细研) 干蝎(微炒) 防风(去芦头) 麝香 铅霜(各细研) 南星(炮裂。各一分) 犀角屑 天麻天竺黄(细研) 白附子(炮) 乌蛇肉(炙令黄) 朱砂(细研,水飞过。各半两) 腻粉(一钱)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用温薄荷酒研下三丸,更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中风,口眼牵急。
朱砂丸方朱砂(细研,水飞过) (去足,微炒) 白僵蚕(微炒) 天南星(炮裂。各半两)上件药捣,罗为末,以面糊和丸如绿豆大。每一岁一丸,以薄荷汤下。
《圣惠》治小儿中破伤风。
没心草散方没心草(半两) 白附子(一分,炮裂)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薄荷酒调下一字,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汗出中风,身体拘急,壮热苦啼。
丹参散方丹参(半两) 鼠粪(三、七枚,微炒)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浆水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中风,吐涎。
郁金散方郁金(末,半两) 腻粉(一钱) 巴豆(十二颗,以小便浸一宿,去皮出油,研如膏)上件药都研令匀。每服,以橘皮汤调下一字,吐涎出即效。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太医局和师牛黄丸 治大人小儿卒暴中风,眩晕倒仆,精神昏塞,不省人事,牙关紧急,目睛直视,胸膈、喉中痰涎壅塞,及诸痫潮发,手足螈 ,口眼相引,项背项直,并皆治之。
牛黄 麝香 轻粉 粉霜(并细研。各半两) 金箔(为衣) 银箔(研。各一百片) 雄黄 辰砂 石碌(并研,水飞) 蛇黄 磁石 石燕子(并火烧,醋淬九次,细研。各一两)上件都研匀细,用酒煮面糊和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煎薄荷酒磨下。老人可服半丸,小儿十岁以下分为四服,蜜水磨下。四岁以下分为五服,未满一岁可分七服。如牙关紧急,以物斡开灌之。
谭氏方 治小儿国中风,瘫缓一日内。
胆矾细研如面。每使一字许,用温醋汤下。立吐出涎,渐轻。
谭氏方 治小儿中风,牙关不开。
天南星一个煨熟,纸裹封角未要透气,于细处剪鸡头大一窍子,透气于鼻孔中,牙关立开。
《养生必用》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 不知痛处,拘急不得转侧,妇人产后去血,老人、小儿并可服。(风痱身无痛处,四肢不收,言不变、智不乱,有知可治。)麻黄(去节,三两) 桂(去尽皮) 当归(切) 人参(去芦) 石膏 干姜 甘草(炙。各二两) 芎 白芍药(各一两) 杏仁(去皮尖,麸炒黄,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取七厘清汁温服,日三,忌如常,春中覆取微汗。
《婴孺》治少小风邪,言语错乱、不知人。
鸱头酒方鸱头(一个) 秦艽 丹参 石南草 独活 防己 细辛(以上各四分) 芍药(八分)上切,入绢袋,清酒五升浸之,随时日数服半合,日三服。
《婴孺》治小儿卒肩息,上气不得安,恶风入肺。
麻黄汤方麻黄(四两,去节) 桂心(五分) 五味子(半升) 甘草(一两,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