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7-幼幼新书宋刘昉-第298页

五丸,清米饮下。食后、临卧,日进三、二服。
张涣参黄丹 治惊疳挟热,夜卧惊悸方。
人参 胡黄连 天竺黄(半两,研) 干蝎(二十一个,微炒) 天浆子(二、七个,干者,微炒)以上为细末。次入:青黛 朱砂(各一分) 龙脑(一钱,并细研)上件一处拌匀,炼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人参汤下。量儿大小加减。
张涣又方天竺黄丹天竺黄(一两,细研) 晚蚕蛾 白僵蚕(各微炒) 川黄连(各半两)以上捣,罗为细末。次用:朱砂 青黛 麝香(各细研)上件拌匀,粳米饭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七粒至十粒,煎人参汤下。量儿大小加减。
《万全方》治小儿心疳,体热黄瘦。
真珠散真珠(末) 麦门冬(去心。各半两) 金银箔(各研,五十片) 天竺黄 牛黄 麝香(各细研) 胡黄连 甘草(炙) 羚羊角(屑) 川大黄(炒) 当归(微炒) 朱砂 雄黄(研) 茯神 犀角(屑。各三分)上捣,罗为散。每服以茵陈汤调半钱。量儿大小服之。
《万全方》治小儿心疳肚热,及睡中多汗,神思烦躁,多惊。
铁粉丸铁粉(研,三分) 麝香(一钱,研) 牛黄(半分,研入) 朱砂 天竺黄 青黛蛇黄 熊胆(各研) 人参 茯苓 使君子 黄连(并为末。各一分)上件药都研令匀,以粟米饭和丸如麻子大。一、二岁每服三丸,以粥饮下;至三、四岁每服五丸,日二服。
《庄氏家传》治小儿惊疳。常服诸疾不生,皮肉光润。
保生丸方干虾蟆头(一个大者,温水洗七遍,晒干,涂酥,炙令黄熟) 宣连 胡黄连 人参 使君子(各半两)先以五味一处捣,罗为末。
香墨(二两,细研) 朱砂 芦荟(各细研,半两) 好麝香(一分,细研)上九味再一处同研匀细,用 猪胆汁浸,蒸饼心为丸如黄米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清粥饮下,日三、二服,煎竹叶甘草汤下亦得。
《庄氏家传》治小儿惊疳。
龙脑丸方脑麝 牛黄 芦荟 雄黄 熊胆 青黛(各研) 宣连 朱砂(水飞。各一分) 胡黄连 没石子(各半两)上件药为末,再研,炼宣州苦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至七丸,薄荷汤或米饮、新水下亦得。
《吉氏家传》治惊风疳方。
麝香(半字) 辰砂(一字) 真阿魏(半钱)上阿魏先研,次二味同细研,入少汤,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丸,金银薄荷汤下,须臾吐泻妙。
《朱氏家传》治小儿肚大项小,即是惊疳方。
钩藤 甘草(各二分) 人参 栝蒌(各一分)上件为末。以水一茶碗,入药二钱,煎取一大合,去滓重煎,温服。
长沙医者郑愈传治惊疳,冷泻,霍乱、吐泻痢。调中平气。
人参 藿香 黄橘皮(各二钱) 木香 丁香 胡椒(各二、七粒) 茯苓 良姜(各一钱半) 甘草(三钱,炙) 诃子(二个,取肉)上件为末。每服一字或半钱,薄荷汤下。吐泻,粥饮下。
卷第二十三
食疳第七(亦名脾疳)《圣惠》:夫小儿食疳者,由脾胃不调,乳食过度,伤于脏腑之所致也。是以小儿百日之内,肠胃尚微,哺乳犹少。三岁之外,气血渐盛,乳食则多。其乳母须在调适寒温,知其饮节,减省五味,令气血和平,则孩孺无病也。若饮食不节,生冷过多,积滞不消,在于肠胃,致成食疳也。其状面色痿黄,肌体羸瘦,腹大脚细,毛发干焦,鼻口常干,好吃泥土,脑中大热,肚上青筋,口舌生疮,水谷不化,下痢无度,渐渐困羸者,是其候也。
《圣惠》治小儿疳气。长肌肤,益颜色,化宿食。治腹胀,利气调中,能破积聚。
槟榔丸方槟榔 朱砂 代赭 麝香(各细研) 乳香(研入) 五灵脂 肉豆蔻(去壳) 木香 阿魏(面裹煨,面热为度。各一分) 蟾头(一枚,炙黄焦) 巴豆(七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上件药捣,罗为末,同研令匀,以面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温生姜汤下二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食疳,腹中多痛,大肠或痢,鼻痒干瘦,时有体热。
木香丸方木香 胡黄连 蟾头(炙令焦黄) 麝香 芦荟 青黛 雄黄(各细研) 香墨 熊胆(各一分) 使君子(半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食疳,水谷不消,心腹胀满,好吃泥土,肌体瘦弱。
诃梨勒丸方诃梨勒皮(三分) 肉豆蔻(一枚,去壳) 青黛 麝香 芦荟 朱砂(各细研) 熊胆(研入。各一分)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用酒煮粳米饭和丸,如黍粒大。每服以粥饮下三丸,日二服。量儿大小增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食疳,腹胀体瘦,宿食不消,多啼壮热。
代赭丸方代赭 朱砂(各细研) 赤石脂(各一分) 巴豆(十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杏仁(二、七枚,铜针穿,灯上燎作声为度,别研)上件药并须新好,入乳钵同研令匀,用饮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以粥饮下一丸,乳汁亦得。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食疳,心腹虚胀、妨闷,或时热渴。
大黄丸方川大黄(锉,微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