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者于新瓦上慢慢磨去白,令薄,后用水净洗,沥干切细,用麦麸拌和,入铫子内炒。火须文武火,候香熟黄色,于地上摊出火毒,筛去麸,碾为细末,入好麝香少许,以薄纸裹于男子怀中,贴一复时,童男尤佳。每服二钱至三钱,无灰酒调下。就患处一壁卧,令睡良久,再一服。候燥痒生瘾疹便散破者,便合极患者,不过三服。
卷第四
乳儿法第四《颅囟经》:孩子或夏中热时,因乳母沐浴多使冷水,奶得冷气,血脉皆伏,见孩子气未定便与奶,使孩子多胃毒及赤白两般恶痢,此乃是奶母之过也。凡浴后可令定息良久,候气定熟揉与之,即令无患。
《千金》论:凡乳儿不欲太饱,饱则呕吐,每候儿吐者,乳太饱也。以空乳乳之即消,日四乳儿。若脐未愈,乳儿太饱,令风中脐也。夏不去热乳,令儿呕逆。冬不去寒乳,令儿咳痢。母新房以乳儿,令儿羸瘦,交胫不能行。母有热以乳儿,(《千金翼》云:母患热以乳儿。)令变黄不能食。母怒以乳儿,令喜惊发气疝,又令上气癫狂。母新吐下以乳儿,令虚羸。母醉以乳儿,令身热腹满。凡乳母乳儿,当先极 ,散其热气,勿令汁奔出令儿噎,辄夺其乳,令得息息,已复乳之。如是十返五返,视儿饥饱节度,知一日中几乳而足以为常,又常捉去宿乳。儿若卧,乳母当以臂枕之,令乳与儿头平乃乳之,令儿不噎。母欲寐则夺其乳,恐填口鼻,又不知饥饱也。
《圣惠》论:凡为乳母,皆有节度。如不禁忌,即令孩子百病并生。如是自晓摄调,可致孩子无疾长寿。是以春夏切不得冲热哺孩子,必发热疳并呕逆。秋冬勿以冷乳哺孩子,必令腹胀羸瘦。乳母嗔怒次不得哺孩子,必患狂邪。乳母醉后,不得哺孩子,必患惊痫、天 、急风等病。如母有娠,不得哺孩子,必患胎黄及脊疳。
乳母有疾,不得哺孩子,必患癫痫风病。乳母吐后,不得哺孩子,必令呕逆羸瘦。乳母伤饱,不得哺孩子,必致多热喘急。(诸书并取此三书以为说,别无异论。)《婴孺》云:凡儿生一日至七日,取乳一合,分作三服。二十日至三十日,以三合为三服。生八日至十五日,取一合半为三服。生三十日至四十日,以至五合为三服。生十六日至二十日,取二合为三服。四十日以上,方法准此为率,节级加减。
《婴童宝鉴》云:凡乳母饮酒淫餐,勿饲儿乳,令发霍不治。
钱乙乌药散 治乳母冷热不和,及心腹时痛,或水泻、或乳不好。
天台乌药 香附子(破,用白者) 高良姜 赤芍药(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大钱,水一盏,同煎六分温服。如心腹疼痛,入酒煎。水泻,米饮调下,无时。
《庄氏家传》治乳母体热,令小儿黄瘦。
姜黄散方姜黄 人参(去芦头) 陈橘皮上件等分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日只一服。
卷第四
乳母杂忌慎法第五《圣济经》慈幼篇乳哺襁褓章曰:人之初生,胃气未固,肤革未成,乳饮易伤,风邪易入。乳哺欲其有节,襁褓欲其有宜,则达其饥饱,察其强弱,适其 薄,循其寒燠者,盖有道矣。是以论乳者,夏不欲热,热则致呕逆。冬不欲寒,寒则致咳痢。母不欲怒,怒则令上气癫狂。母不欲醉,醉则令身热腹满。母方吐下而乳,则致虚羸。母有积热而乳,则变黄不能食。新房而乳,则瘦悴交胫不能行。论襁褓者,衣欲旧帛,绵欲故絮,非惟恶于新燠也,亦资父母之余气,以致养焉。重衣温浓,帏帐周密,则减损之。苟为不然,伤皮肤,害血脉,疮疡发黄,是生多疾,皆不可不察也。然论乳者,又有用哺之法,盖哺所以赖谷气也。始生三日用饮,过三日用哺,哺之多少,量日以为则,如是则五脏得所养而胃气壮矣。论襁褓者,又有去寒就温之法,方大和无风之时,携持保抱嬉戏日中,如是则血凝气刚,骨骼成就。观夫阴地草木,以其不历风日,故盛夏柔脆,未秋摇落而鲜克有立,况于人乎!圣人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矧婴儿者,其肉脆,其血少,其气弱,乳哺襁褓,庸可忽诸。
《颅囟经》:师巫烧钱,乳母须预祝之。勿令着水喷儿,皆令惊热入心,转成患害,切细慎之。
《葛氏肘后》:小儿新生十岁,衣被不可露,慎之慎之。大方具说其事,畏鸟获,鸟取儿。
《圣惠》论:乳母忌食诸豆及酱、热面、韭、蒜、萝卜等。可与宿煮羊肉、鹿肉、野鸡,雁、鸭、鲫鱼、葱、薤、蔓菁、莴苣、菠 、青麦、 达、冬瓜等食。若儿患疳,即不得食羊肉及鱼,又不得油腻手 裹及抱儿,又不得以火灸襁褓,热时便与儿者,令孩子染热病,始终须慎。大底冬中切宜戒之。若天大寒,以火灸衣被,且抛向地上良久,热 之冷热得所,即与孩子 之无妨。如乳母有夫,不能谨卓者,切须防备。傥新有过犯,气息未定,便即乳儿者,必能杀儿。未盈月内,所驱使人,亦不得令有所犯到于儿前,恶气触儿,儿若得疾,必难救疗也。
卷第四
哺儿法第六《葛氏肘后》:小儿新生三日,应开腹助谷神。碎米浓作汁,饮如乳酪,与儿大豆许数令咽之,频与三豆许,三、七日可与哺,慎不得取。次与杂药红雪少少得也。(《千金》亦有此说。又云:止日三与之,满七日,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