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7-幼幼新书宋刘昉-第312页

,咬指甲。或下部生疮及大小便不通。宜服此药疗之方。
芦荟 夜明砂(炒) 蛇蜕皮(灰) 黄牛角(屑。各一分) 蟾酥(少许)上为末,更入麝香少许,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用米饮下。服药间仍先用桃柳汤洗浴孩儿了,将青皂衣盖之。更用药一丸至二丸,安在孩儿脐中。便着醋面糊与青皂帛贴之,候虫出为度。如无虫,但汗出为妙。服药三日后,宜减一丸。
第四候:皮虚皱,面无颜色,身上燥痒,心烦,宜用药疗之。
治小儿五疳,面色黄瘦,身体壮热,吃乳食不能消化;眼目涩痛及胸膈痰涎,爱食酸咸,常多泻痢。宜服此方。
胡黄连 母丁香 黄连(微炒,去毛) 芦荟 熊胆(研。各半两) 麝香(一分,细研)蟾头(一枚,涂酥炙焦黄)上为末,用牛胆和丸绿豆大。如患心脏疳,煎芜荑甘草汤下三丸。食疳泻血或赤白痢,新汲水下三丸。吐逆不止及水泻,生姜汤下。眼疳,羊子肝血与酒和,看多少,微煎,下三丸。
第五候:毛发稀疏,鼻生疮,是肺疳。
治小儿一切疳,肌肤消瘦,泻痢不止,口鼻生疮,水谷不化方。
虾蟆(灰) 白矾 乌贼鱼骨(炙) 密陀僧(各一分) 麝香(半分)上为末,炼蜜丸如豆大。温水下三丸。(《圣惠》方同,但麝香用半两。)第六候:头生疮,毛发稀焦,是肝疳。方:肉豆蔻 蟾灰(全者。各一个) 桔梗(炮) 茯苓(煨) 大黄(煨。各一两) 脑麝(各一钱)上为末,软饭丸麻子大。粟米饮下三丸,只可两服。
治小儿头项细,心腹胀满,皮肤干皱,毛发焦黄,鼻下赤烂,口舌生疮,泻痢不止,日渐羸瘦方。
大蟾(一个,去四足,劈开腹,去肛肠;入胡黄连一两,和在内,线缝合。以湿纸三重裹,用泥固济四面,令干。微火出阴气。更用炭三斤烧令通赤即住。候冷,净去泥土,细研如粉) 麝香 熊胆 芦荟(各半两)上一处细研如泥,面糊丸如麻子大。米饮下三丸,乳汁亦得。三岁以上加丸。
第七候:牙变黄赤不定,是肾疳。宜服此药。
治小儿肾疳,并疝气偏坠寒热方。
没药(炮) 甘草(各一分) 硫黄 木香(炮) 胡黄连(各一分)上为末,用蒸枣肉丸如麻子大。苁蓉汤下三丸,可两服。
治小儿五疳瘦羸。
定命牛黄丸方牛黄 朱砂 雄黄 麝香 丁香 脑子(各一钱) 瓜蒂(三个) 蟾酥(半分)上为末,用温水浸,蟾酥和丸如 米大。每服先用温水化两丸,滴入两鼻中,令嚏三五声。再以温水下三五丸,日可三服,神妙。《圣惠》亦有此方,但瓜蒂用三十枚、丁香一分,余药皆同。
第八候:头发焦干,鼻下疮生,是肺疳。
理小儿五疳、八痢,腹胀羸瘦,头发焦干,口鼻生疮方。
黄连 白芜荑(与黄连同炒焦) 夜明砂(用水淘五次,焙。各一两)上为末, 猪胆汁和丸如绿豆大。三丸至五丸,不计时候,麦门冬熟水下。久患疳气,服药无效,或腹胀气促不能饮食,米欲下,取出疳虫即瘥。
第九候:咬指甲,毛发作穗,四肢沉重,是心疳。
治五疳、八痢,心藏热方。
芦荟(半两,研) 轻粉 青黛 香墨 飞罗面(各一钱) 使君子(一个) 蜗牛(五个,和肉炒焦,细研) 麝香(半钱)上为末,研细,滴水为丸芥子大。生地黄汁化下一丸至二丸,薄荷汤亦得。
治小儿疳渴,常服五疳不生方。
大虾蟆(两个,长流水内刮去肚肠之法,酒三升,瓶内煮令烂,去骨,研如粉) 黄连(四两,别为末) 麝香(一钱) 朱砂(一钱半)上先将虾蟆膏与黄连末同研,后更与麝香、朱砂等研匀,作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陈米饮下。如患疳,用黄蜡茶调下。如难丸,入些酒面糊不妨。
第十候:肚上筋生,齿龈虫食脾,骨槽疳。
治小儿脾疳手足浮肿方。
桑白皮(炮) 汉防己 人参 茯苓 胡黄连 麝香(各一分)上为末,炼蜜丸如麻子大。食前,米饮下五丸。与第一候第一方同。
治小儿疳蚀动唇齿及疮生方。
蟾头(一个大者。烧灰) 麝香(半钱)上研匀如粉,掺于疮上,立效。
治小儿一切疳毒有疮方。
苦楝皮(五斤,锉) 七姑叶(半两,锉) 甘草 白矾(各二两) 葱白(十茎)上粗捣令匀,用水五斗煮五、七沸,旋旋添洗疮处。如久患,两服立效。
第十一候:吐逆腹胀是胃疳,又名奶疳。
治小儿因吃着患热病,奶次腹痛;并及惊风、毒奶,便乃下痢吐逆。又名奶疳。
桃仁(去皮尖,炒) 胡黄连(各半两) 沉香 朱砂(别研。各一分) 金箔(五片)上为末,软饭丸麻子大。米饮下五丸,奶汁下亦得。
治小儿胃疳及进食方。
胡黄连 芦荟(各一分) 肉豆蔻(一个) 槟榔 干蟾(炙。各半个) 夜明砂(半分,炒) 朱砂 麝香(各半钱)上为末,炼蜜丸如绿豆大。一岁一丸,米饮及乳汁下亦得。如是疳盛,次加二丸至三丸,取下虫屎为验。
五日一服。
第十二候:齿龈臭烂,面无颜色,心不思食,是脾疳。又名口疳。
治小儿唇口及齿根宣露,牙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