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方川乌头(炮裂,去皮脐,一两) 香墨(半挺)上件药捣,罗为末,用醋面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温二宜汤下二丸,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冷热痢不止,腹痛,心神烦闷。
犀角散方犀角(屑) 白术 黄连(去须,锉,微炒) 当归(锉,微炒) 地榆(锉。各一两) 木香(半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冷热痢,腹痛。
诃黎勒散方诃黎勒(煨,用皮) 当归(锉,微炒) 黄连(去须,锉,微炒。以上各一两) 甘草(炙微赤,锉) 木香 干姜(炮裂,锉。各半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冷热痢不止石榴皮煎方酸石榴皮(炙令焦,锉) 黄连(去须,锉,微炒) 赤石脂(各三分)上件药捣,粗罗为散,以水二升煎至五合,去滓,纳蜡一两。更煎三、五沸,不计时候,温服半合。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冷热痢,心神烦渴,腹痛,胸膈滞闷。
乌梅散方乌梅肉(微炒) 诃黎勒(煨,用皮。各五枚) 甘草(炙微赤,锉,三分)上件药细锉,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放温服之。
《圣惠》又方黄连(去须,锉,微炒,二两) 当归(锉,微炒) 乌梅肉(微炒。各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七丸。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又方:诃黎勒(煨,用皮,二两) 地榆(炙微黄,锉,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温粥饮下五丸,日三、四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博济方》治男子、女人一切酒食所伤,取积滞,行冷气。
保安丸巴豆(去皮。心后,一两,研细,纸裹去油了,入药内同研半两) 青橘(去白,切作片子,炒令转色,一两一分)黄连(去毛,锉,炒令紫色) 蓬莪术(锉了,炒令黄色) 干姜(炮裂,切细,再炒少时。各一两)上件四味同为细末,入前巴豆同研令匀,以米醋糊和为丸如麻子大,用朱砂为衣。常服白汤下二丸,大人三丸。霍乱吐泻,用煨生姜汤下五丸,小儿二丸。心气痛,醋汤下三丸。白痢,干姜汤下。赤痢,甘草汤下五丸,小儿一丸至二丸。看儿大小加减与服。如疏转多即止服。
《灵苑》治诸疾及小儿赤白痢玉液丹方白矾 黄丹 硝石(各一两) 砒霜(一分)上四味并衮研如粉,入固济瓶子内,盖口。以五斤火 令通赤为度,取出细研,以粳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每服二丸至三丸,小儿丸如麻子大,每服一丸。如泻血,用黄 汤下。血痢,用冷水下。白痢,用干姜汤下。
寸白虫,用芜荑汤下。水泻,米饮下。赤白带,茱萸汤下。心痛,用醋汤下。腰膝疼痛,用鹿角汤下。气痛,用橘皮汤下。
太医局不二丸 治大人、小儿一切泻痢,无问冷热,赤白连绵不瘥,愈而复发,腹中疼痛者,宜服之。
砒霜(研,入瓷合,以赤石脂固缝,盐泥固济,烧通赤,候冷取出,一两六钱) 白胶香(末,四钱) 巴豆(去皮、心膜,出油,七十个) 木鳖子(烧焦,十个) 黄蜡(一两三钱) 黄丹(炒,二两半) 朱砂(飞,研,半两)乳香(研,六钱半) 杏仁(去皮尖,炒,研,七十个)上合研匀,熔蜡和丸如黄米大,每钱作一百二十丸。每服一丸,小儿半丸。水泻,新汲水下。赤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汤下。赤白痢,甘草干姜汤下。并放冷服之,临卧服。忌热物一两时辰。
《谭氏殊圣》小儿水泻,赤白痢方。
罂粟壳(用白蜜于新瓦壳上焙令黄色) 肉豆蔻(用面裹,火内炮,令面黄色为度,不用面。各一两)上二味为细末。每服二钱,用米饮调下。
《婴孺》治百日儿患鱼脑杂赤白痢,腹痛多啼。
干蓝汤方干蓝(切,五合) 升麻 芍药(各四分) 盐豉(一合半) 薤白(四茎)上以水三升煮六合,分三服。
《婴孺》治小儿下痢并冷热黄 汤方黄 芎 干姜 人参 黄芩 当归 甘草(炙。各二分) 桂心(一分)上以水三升煮一升二合,为二服。纳牛黄五大豆许,末入之。
《婴孺》治小儿赤白痢,经时不已。
犀角丸方犀角(炙令焦) 赤石脂(各五分) 黄连 白头翁(各六分) 茜草 枳壳 榉皮(各三分) 女萎 黄芩 龙骨(各四分) 黄柏 甘草(炙) 干蓝(各二分)上为末,蜜丸。二、三岁服小豆大二十五丸,日再。量儿大小与服之。
《婴孺》治二百日儿赤白痢,日夜五十行,此方大良。
干姜 白术(各五分) 茯苓 甘草(炙。各四分) 附子(炮,三分)上切,以水四升煮一升,为四服。此方徐王效方也,更检痢保中。亦有芒硝半合,牡丹三两去心,上以水六升煮至三升,去滓纳芒硝为三服,此是《删繁方》。(《葛氏肘后》、《徐王效方》治热痢方同。《外台》治冷热痢亦同,却附子只用二分。)
钱乙白附子香连丸 治肠胃气虚,暴伤乳哺,冷热相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