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7-幼幼新书宋刘昉-第450页

枚) 雄黄(半两,细研,水飞)上件同研细。每用少许,以雄鸡血调涂患处。
卷第三十五
野火丹第十九《巢氏病源》小儿野火丹候:丹发赤斑斑如梅子,遍背腹,谓之野火丹也。
《千金》治小儿野火丹病,遍身皆赤者方。
上用油涂之。(《婴孺》云:生麻油涂。)《圣惠》治小儿野火丹方。
雄黄 戎盐(各半两)上件药细研为散,以鸡子白调,数数涂之,以瘥为度。
《圣惠》又方灶中黄土(一两) 青竹叶(二两,烧灰)上件药细研为散,以鸡子白和涂之。
《圣惠》又方白僵蚕(二七枚) 慎火草(一两)上件药捣令烂,涂之。
卷第三十五
骨火丹第二十《巢氏病源》小儿骨火丹候:丹发初在臂起,正赤若黑,谓之骨火丹也。
《千金》治小儿骨火丹,其疮见骨方。
上捣大小蒜,浓封之,着足踝者是。
《婴孺》治小儿骨火丹刺肿上入二分。
上以黄末、牛胆汁和,涂之。
卷第三十五
家火丹第二十一《巢氏病源》小儿家火丹候:丹初发着两腋下,两膀上,名之家火丹也。
《婴孺》治家火丹发如大指,日长一寸,偏旁两颊方。
梓木白皮(二两) 蓼叶(三两)上烧灰,鸡子白和如泥,敷丹上,日四、五上。(《圣惠》方同,但二味等分。)《婴孺》治家火丹攻喉,入腹大便不利方。
硝石 凝水石(各二两)上研入铜器中熬令干,取研。服方寸匕,未瘥加之。
《婴孺》又方乌头(一分) 赤石脂(三分)上为末,鸡子白和,涂丹上,日进三服,神良。
卷第三十五
火丹第二十二(丹火附)《巢氏病源》小儿火丹候:火丹之状往往如伤寒赤着身,而日渐大者,谓之火丹候。
《巢氏病源》小儿丹火候:丹火之状,发赤如火之烧,须臾 浆起是也。
《婴孺》云:火丹者,往来如伤寒赤着身体,不从伤火而得名。赤如日出时,以从其处,又名日丹。宜同用《千金》漏芦汤。治小儿热毒痈疽,赤白朱丹疮疖。(漏芦汤方见痈门。)《千金》治小儿火丹赤如朱,走皮中方。
上以醋和豉研,敷之。
《千金》又方上鲤鱼血敷之,良。
《千金》又方上捣荏子敷之,良《千金》又方上猪屎水和,绞取汁,服少许良。
《仙人水鉴》治火丹疮方。
荞面 黄连(各少许)上同研令细,涂之立瘥。切不得入油及盐。
《广利方》:小儿火丹,热如火绕腰即损。
上杵马齿菜敷之,日二。
《婴孺》治小儿火丹走皮中赤者方。
上栀子末以醋和,敷之。
《婴孺》又方上鲤鱼杵烂,或片拓之。
《婴孺》治小儿天火丹者,凡小儿肉中有赤如丹色,大者如手极,遍身赤痒而微淫者方。
上小豆二升为末,鸡子白和,封之。遍身者合涂之令遍。
《婴孺》治小儿火丹方。
上取不犯水羊脂向火上炙,敷丹上,以白粉粉之,大良,无忌。
卷第三十五
萤火丹第二十三《巢氏病源》小儿萤火丹候:丹发如灼,在胁下正赤,初从额起而长上痛,是萤火丹也。(《颅囟经》乃云从耳起。)《颅囟经》治萤火丹。
上用慎火草捣汁,和酒调涂之。(《圣惠》以醋调涂。)《圣惠》治小儿萤火丹方。
赤小豆(一合) 硝石(半两) 寒水石(一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冷水调下半钱,日三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婴孺》一料用硝石三钱一字。)《圣惠》又方灶中黄土(一合) 生油(二合)上件药研,和如泥,时用涂之,以瘥为度。若痛上阴,不治即杀人。
《婴孺》泽兰汤 治萤火丹走瘾疹入腹杀人方。
泽兰 芎(各三分) 附子(炮) 莽草 本 细辛 茵芋(各二分)上以水三升煮一升半为四服,此汤外并用粉粉病上。
卷第三十五
朱田火丹第二十四《巢氏病源》小儿朱田火丹候:丹先发背起遍身,一日一夜而成疮,谓之朱田火丹也。
《颅囟经》朱田火丹赤豆色,遍身上起。
上用慎火草捣汁,和酒调涂之。
《千金》治小儿朱田火丹,病一日一夜即成疮。先从背起,渐至遍身如枣大,正赤色者方。
上浓煮棘根汁洗之。已成疮者赤小豆末敷之,未成疮者鸡子白和小豆末敷之。凡方中用鸡子者,皆取先破者用之,未破者无力。
《圣惠》治小儿朱田火丹方。
上以蓝靛涂之。
《圣惠》又方上以鸡子白涂之。
卷第三十五
胡吹灶丹第二十五《颅囟经》胡吹灶丹从阴囊上起。
上以水茄窠下泥和苦酒涂之。
卷第三十五
胡漏灶丹第二十六《颅囟经》胡漏灶丹从脐中起。
上用屋漏水调灶中土涂之。
卷第三十五
土灶丹第二十七《颅囟经》土灶丹从阴踝起。
上用屋四角茅草、灶横麻及鸡子白调,涂之。
卷第三十五
天灶火丹第二十八《巢氏病源》小儿天灶火丹候:丹发两 里尻间,正赤流阴头,赤肿血出,谓之天灶火丹也。
《千金》治小儿天灶火丹,病从脾间起,小儿未满百日,犯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