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7-幼幼新书宋刘昉-第80页

结砂子) 川巴豆(去皮、心,醋煮令黄色,研,一两) 黄明胶(一片,慢火炙令黄) 百草霜(二两,研) 香墨(一寸,研) 腻粉(研) 干蝎(全整者) 铅白霜(研) 青黛(研) 牛黄(研。各一分)上件十一味,除合研药外,细杵,罗为末,再一处细研千百下,用粟米饭为丸如绿豆大,捻褊。每服五、七丸。干柿汤下,薄荷汤亦得。更酌儿大小、肥瘦、虚实加减与服之。唯利下青粘滑涎为效。
王氏《博济方》治小儿急慢惊风,搐搦不定,中焦壅热,化痰理惊。
镇心丸金银箔(各三十片) 牛黄(研) 龙脑(研) 龙齿(各一钱) 茯苓(去皮) 人参 防葵 铁粉(研) 朱砂(研。各半两) 雄黄(研) 犀角(屑) 大黄(蒸。各一分)上件一十三味都研匀细,以炼蜜为丸如小鸡头大。每服看儿大小,薄荷汤化下。如大人心神不定及多怔忪,亦宜服之。
《太医局方》定命丹 治小儿急慢惊风,天 ,撮口,潮发搐搦,奶痫壮热,昏塞不省。
蟾酥(一钱,干者,酒浸一宿) 干蝎(微炒,七枚) 天南星(炮为末,一分) 麝香(研,一字) 白附子(炮为末,半分,刘氏、张氏方并用一分) 青黛(研,半钱)上件细研,令匀,以粟米饭和丸如绿豆大,别以青黛为衣。每服一丸,荆芥薄荷汤化下,后困睡无疑。但有患者,先化半丸,滴入鼻中,嚏喷者必瘥。
《太医局方》大天南星丸 治小儿急慢惊风,涎潮发搐,目睛上视,口眼相引,牙关紧急,背脊强直,精神昏塞,连日不省。
天南星(牛胆制者,半两) 滴乳香(研) 龙脑(研) 牛黄(研。各半钱) 朱砂(研极细,一钱) 麝香(研,一钱半) 天麻(去芦头) 人参(去芦头) 防风(去芦头。各一分) 干蝎(一十四个,以上杵,米汤浸闷,去腹内土,微炒)上件研杵,令匀,炼蜜和丸如大鸡头大。每服一丸,荆芥薄荷汤化下。量儿大小以意加减,不计时候服。
《谭氏殊圣》治小儿急慢惊风,牙关紧急,眼睛上视,胃中胀,时发气,众药不可治。
夺命散干蝎(一个,足、尾、头、甲全用,少皆不妨)上用大薄荷叶包定,上用麻绵缚之,用炭火炙薄荷连蝎香熟,为末,入麝香一字,再合研为末。每服一字,腊茶清调下。如病大吃半钱,更看儿女岁数多少加减。《经验方》不用麝香,用汤调下。《庄氏家传》方不用麝香,入生龙脑少许。如儿虚减脑子,去茶清,用薄荷汤下。《赵氏家传》方用竹沥水下。《元和纪用经》名至圣散,治小儿阴阳痫,手足抽掣,病后虚风百种惊生恶证悉主之。仍用紧小干蝎四十九枚,每一蝎以四叶薄荷包合,绵线系之,火炙焦,去绵,末之。金银汤调三豆许大,三岁倍之,量大小加至半匕。以麝香、牛黄少许调服益佳。又以四味饮、黑散、紫丸、五加皮治不能行,蜀脂饮,麝香丸并此至圣散七方谓之育婴七宝。紫阳道士一名保子七圣至宝方,转为一书者,此方是也。
《谭氏殊圣》治小儿急慢惊风。
麝朱散麝香(一字) 朱砂(二钱,细研) 赤头蜈蚣(一条) 蝎梢(七个) 棘冈子(七个,须是棘枝上者,炒,焙干,用肉不用壳)上为末。每服半钱,煎金银薄荷汤下。如常服一字。
《谭氏殊圣》治小儿急慢惊风。
真金箔 银箔(各十片) 辰砂(半两) 麝香(半钱) 白僵蚕(三十个,炒) 赤石脂(醋煮) 防风 远志(去心。各一两)上件四味捣,罗为细末,次入先四味,一处细研,拌和令匀,炼蜜和丸如鸡头子大,朱砂为衣。用蠹竹水吞下,每服一丸。忌死物之肉。
《谭氏殊圣》治小儿急慢惊风。
朱砂(一钱) 金头蜈蚣(不以多少) 全蝎(不拘多少)上件三味为末。每服半字,鼻内 之。
白丁香(一钱) 腻粉(一字,用生姜自然汁和作饼子,慢火炙熟)每五岁以下至三岁,重者,气实用一字以上。三岁以下一字以下。以上各作一帖,临时旋合和。(一帖入后药一钱或半钱。)木鳖子仁(三钱) 密陀僧(二钱) 水磨雄黄(一钱)上三味同为细末。五岁以下至三岁一钱,三岁以下半钱以来。蜜水、米泔调下,临卧服。
《茅先生方》治小儿急慢惊风。
夺命散(大人急中用此妙。)铜青 朱砂(各二钱) 腻粉(半钱) 蝎尾(一十四个,去刺) 麝香(少许)上件为末。每服一字半钱,用薄荷腊茶清调下。此药治天吊、脐风、客忤、卒死、撮口、鹅口、木舌、喉痹、胙腮、风壅并皆要此药吐下风涎,然后根据形证调理。
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婴孩、小儿急慢惊风,手足搐搦、目瞪、口眼相引。
睡红散方乌蛇(项下七寸用酒浸一宿,去皮、骨,炙黄色,秤一钱) 青黛(二钱) 蝎梢(十个,炒) 牛黄 硼砂 脑子水银砂子 真珠(末。各半钱) 麝香(一字) 金银箔(各一十片) 乌蛇尾(酒浸一宿,去皮、骨,炙黄色)蛇黄(入火内烧令红,于米醋浸入, ,如此三度) 京墨(烧烟尽) 天南星(末,用生姜汁浸) 半夏(末、用生姜汁浸一宿。各秤一钱)上牛黄、麝香、硼砂、脑子、金银箔先研极匀,次入水银砂子再研,将余药捣,罗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