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7-幼幼新书宋刘昉-第91页

霜 水磨雄黄(细研) 干蝎(取末) 朱砂(细研,水飞。各一分)上件都研为细末,取鹅梨汁和如绿豆大。每服二粒至三粒,麝香汤化下。
张涣银箔丹方 治急惊伏热潮发者。
银箔(十片,别研) 续随子(去皮) 青黛 芦荟(四味各别研) 胡黄连(末。各一分) 麝香(末,一钱)上件同研匀细,以糯米饭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一粒至二粒,煎薄荷汤下。量儿大小加减。
张涣虎睛丹方 治急惊心膈挟痰者。
虎睛(一对,酒浸一宿,微炙为末) 干蝎 粉霜(细研) 青黛(研) 续随子(研) 真珠(末,研。各一分)麝香(一钱,研)上件都拌匀,研细,以软粳米饭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五粒至七粒,薄荷汤下。更量大小加减。
张涣追风丹方 治急惊,潮发至痫者。
干姜(微炮) 白僵蚕(微炒黄。各半两) 白附子 天南星(炮裂。各一分) 大川乌头(一枚,炮裂,去皮、脐)上件捣,罗为细末,煮槐胶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温酒下。量儿大小加减。
《四十八候》牛黄丸 治急惊,风热,夜啼。
朱砂(二钱) 乳香 酸枣仁(各一钱) 雄黄(二钱,醋煮)上为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粒,金银薄荷汤下。
《石壁经》三十六种治急惊风。
钩藤散方钩藤 天竺黄 犀角屑 蝉蜕 甘遂(煨) 甘草(炙黄)上各等分为末。每服半钱,金银薄荷汤调下,日进四服。
《石壁经》三十六种治急惊又方。
钩藤 胡黄连 硝石(别研,半钱) 甘草(炙,一分)上为末。每服半钱,麦门冬熟水下。
《惠眼观证》睡惊膏 大治急惊,凡中惊后涎盛,亦宜服之。
赤脚蜈蚣(一条) 轻粉(四匣子) 巴豆(七粒,不出油) 汞(用四个枣结,二钱) 白附子(尖,四十个)蝎梢(十四个) 青黛(抄二钱) 麝香(少许,研)上为末,于汞枣肉内都研匀。每服一皂大,薄荷汤磨下。如小儿近七岁,气盛涎多,须加倍服之。
《刘氏家传》一星散 治急惊,如伤风亦可服。
天南星(一个,炮,水浸一宿) 干蝎(生,二七个,全) 川乌尖(炮后取二七个) 朱砂(一钱)上为末。急惊不问大小,金银薄荷汤下半钱,见吐为验,如胃脘无涎,只见汗出为验,后用熟水洗奶与吃,后吃和气药。
木香(生) 人参(各一钱) 丁香(七粒) 甘草(少许,炙)上末之,饭饮调下半钱。
《刘氏家传》小儿急惊,手足抽缩,眼倒,奶不下。
定命散郁金(二个大者,生,为末) 蝎梢(七个) 干全蝎(一个) 腻粉(炒,一大钱) 朱砂(一钱半) 麝(少许) 巴豆(七粒,去皮、心、脐,不去油,细研)上为末。急惊、痫疾,未满岁只一字,金银薄荷汤下,冷水调亦得。如初生至三、五月,皆可一字以下。
服药后良久,有吐涎下来,与拭却口内涎。暖处盖卧,汗出为度,不得当风吹着,良久,泻一、两次即安。
《孔氏家传》治小儿急惊风,只用银液丹下之,立效。
黑铅(半斤,炼十遍,秤取三两,再于铫子内熔成汁,以水银三两投入汁中,结成砂子,分为块,以母草十两,水煮半日,候冷,取出,入乳钵内,研细为度)上色铁粉(五两,于乳钵内研,以浆水飞过,候干,秤取三两) 朱砂(半两,研) 腻粉(二两) 天南星(三两,为末)上件细研令匀,以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两丸,如有患,不计时候,薄荷蜜汤下,日可三服。大人丸如桐子,姜汤亦得。赤白痢,二宜汤下;小便不通,灯心汤下;霍乱,木瓜汤下。
《孔氏家传》治阳证惊风。
牛黄丸牛黄 片白龙脑 熊胆(各半钱) 水磨雄黄(半钱) 骐 蝎 朱砂 木香(各一钱) 真蟾酥 麝香(各一字)上一处研为细末,不入瓮,新粟米饭为丸小豆大。常服三丸,急病五丸,男左女右,鼻中灌为效。若五、七岁,五、七丸灌鼻内;一、二岁至三、四岁,三、四丸灌。先以新汲水量多少化磨破丸为汁,方灌鼻内。
《王氏手集》治小儿急惊风方。
猪粪上掘地坑深尺余,以猪粪搅和水,澄清,取一茶脚许,以麝香服之,立醒。慢惊不可用。
《赵氏家传》治小儿急惊。
龙齿膏龙齿(半两,水研,飞过) 干山药 川甜硝 人参 寒水石(炭火烧,水飞) 甘草(炙。各一两) 朱砂(二钱) 脑麝(各一钱)上件为细末。熟蜜和为三剂,三岁儿可服鸡头大,用薄荷汤化下。
《吉氏家传》治小儿急惊。
镇心散白附子 朱砂(研。各一钱) 全蝎 僵蚕(各七个) 琥珀(半钱,研) 天南星(一个,水醋同煮令熟烂,焙,一字)上细末,入脑、麝少许。每服半钱,薄荷水调下。
长沙医者李刚中传治小儿因热急搐方。
蛇黄(半两,火 末,入好醋中淬一十四遍,候冷,为细末) 雄猪粪(南方取者,火 ,候冷,杵,半两) 夜明砂(秤二钱半,细研)上四味合一处,细研极匀,净器收。周岁以下并用半平钱;两月婴儿一字;周岁已上一平钱,并用麝香汤放温,调灌下。少定,末退,再进一服,立效。
长沙医